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中国画必须走现代的路”,是他的执着与叮咛

作者:范昕   编辑:姜秦淮   来源:文汇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2-04

作者:范昕   编辑:姜秦淮   来源:文汇报    发表时间:2019-12-04

“中国画必须走现代的路”,是他的执着与叮咛

著名国画家、上海美术馆原馆长方增先昨晚在沪辞世,享年88岁

 

国画《粒粒皆辛苦》。

 

国画《说红书》。

 

方增先肖像照。

 

国画《母亲》。

 
       ■本报首席记者 范昕
      
       著名国画家、上海美术馆原馆长方增先昨晚于上海辞世,享年88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领路人!”得知这个消息,曾受教于方增先的国画家陈家泠感叹。“方增先是中国画人物画承前启后的重要坐标,他的画影响了一代人。”曾与方增先共事多年的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告诉记者。
      
       多位与方增先有过交往的艺术家都透露,方增先生前话不多,他沉默而执着地前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美术创作以及美术发展中。这种苦行僧般的精神着实令人感佩。诚如方增先生前尤其喜欢的那句吴昌硕诗句“一语不答重行行”,在艺术这条路上,他甘做一个行行复行行的跋涉者。
      
       “中国画必须走现代的路,因为全世界往前走,中国画也要往前走,往前走就是现代画。”2017年6月,方增先以事先录制好演讲视频的方式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美讲堂”开讲时这样叮咛,那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融贯中西绘画体系,有力推动现代写实人物画的发展
      
       在国画人物画领域,方增先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国画人物画的时代革新大潮,为现代写实人物画作出了不凡贡献。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艳阳天》《孔乙己》,方增先的人物画融贯中西两种不同体系的技巧,并找到两者的连接点,实现了将西方写实造型原理与中国水墨写意技法融汇于一体的超越。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积墨人物画法再度把国画人物画推向一个气象浑成的博大境界,以《帐篷里的笑声》《母亲》等画作再一次打动世人的心。
      
       陈家泠告诉记者:“人物画在中国绘画传统中相对薄弱。古代的人物画大多描绘的是帝王将相,技法上运用长线条,造型相对概念化,这样的方式却难以表达工人、农民、解放军等现代人物。而方增先对于人物画的贡献,在于他吸取西方科学的造型、解剖学理念,将其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用以反映现实生活,从而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方增先是学者型画家。他用花鸟画的笔墨解决了人物画结构的问题,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张力与内涵。这是一种学术上的探索,解决了前人没解决的东西,很了不起。”施大畏坦言,方增先的这种艺术实践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我还记得当年我和张培成、韩硕等人学画,人手一本方增先的《怎样画水墨人物画》,我们逐页逐页地临摹。”
      
       “近年来先生身体欠佳,不能握笔,却停不下来,还拿着紫砂泥做了一批小动物雕塑作品,并尝试把积墨法运用在动物的皮肤和毛发表现上。”《泼墨真情画人生:方增先》一书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透露,这些雕塑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有着丰富的细节表现,光雕塑一个蟾蜍背上的疙瘩,方增先都反复琢磨布置,耗时整整一个月。

      
       强调传统,却是当年最前卫的上海双年展发起人
      
       不仅是卓越的艺术家,方增先还是一位对国内艺术发展具有前瞻性和相当影响力的人物。
      
       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美术的活跃和发展,方增先做过的很多推动性工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他一直强调传统,却是当年最前卫的上海双年展发起人。”胡建君说。早在1996年,时任上海美术馆馆长的方增先就发起上海双年展。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背后正是他超前、开放的眼光。施大畏至今犹记得方增先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代艺术我不懂,但我们需要认真地了解它。就像逛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看到喜欢的可以买,看到不喜欢的也不要拒绝!”方增先也曾坦言:“上海是个大都市,画家和观众的接触面都很广,不管什么流派都有人喜欢、欣赏,美术作品的风格古典的、民间的、外国的都有人要,这与上海的文化有关。各人可以兼容并蓄、各自发展。这种方式对当前艺术的发展更适合。”
      
       而针对国画领域面临的某些尴尬处境,方增先也敢于铿锵发声,给出逆耳忠言。
      
       例如,早在十年前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审中,方增先就曾直言画家不应该是“描匠”,批评不少年轻人的国画作品不见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刻意的“描”和“抠”:“运用毛笔、宣纸、水墨、写意等传统元素的画作很少,大部分人物画,轮廓是准的,线画得比较细,但不用宣纸,而用处理过的纸,在上面反复磨、不断改,明显是慢慢描出来的。中国画传统的线、点、皴、擦、染等技法荡然无存。”
      
       对于年轻人,他也曾不止一次这样提醒:“搞艺术要全心全意,要沉得住,它好比是马拉松赛跑。画的每一笔都要有分量,有来历,不然会像豆腐渣建筑,基础不牢是要坍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