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徐新红:在写生中探索笔墨语言

作者:孙乐怡   编辑:潘姝羽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4-08

作者:孙乐怡   编辑:潘姝羽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时间:2021-04-08

       徐新红,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何加林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水墨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

       作品获“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奖”“第四届浙江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丹心丹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浙江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泠书画院成立40周年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等,出版著作2019中宣部主题出版物《画说初心―井冈山上》《山水画写生与图式的笔墨关系》等,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两端三位一体”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月8日—12日,“游观至境——徐新红山水写生作品展”在杭州恒庐美术馆开展。

       展览展出画家徐新红近些年创作的写生作品,以水墨、色墨结合为主,展现了她的学习之路与心路。其作品融汇了“文”与“野”,有种刚性、朴厚和力量感。厚重的笔墨、纵横的开合,在“规范”中透出一股旺盛的生命力。在未来的山水画创作中,如何使笔墨语言与图式完美结合?徐新红表示,“在‘真山水’与‘表现方式’这两者中间找到契合点,是我未来一直要探索的命题。”

       徐新红自述:辛丑二月,应朋友们之邀,于是有了这个展览。通过这些年的积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是对自己的回顾与自省。感念师恩,让我能在山水的天地中遨游。

       在这几十年中,画山水对于我来说像是一种习惯,“游观”,犹如我学习山水的思维状态。“游观至境”是山水画写生因素产生的基础,我喜欢从写生中吸收养分,沉浸于对景写生的现场感中,寻找真切打动我的某种“幻象”。我试图在写生中捕捉到一丝“真实感”,又与生活中真实物象形态不同,那份真诚、唯一的感受持续地通过图像符号而幻化。同时,我亦期望不被某些自然可视的外象所拘,通过图式体现精神,笔下的语言显现为“质”的变化。

隋代古刹

       【学术简评】

       徐新红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学院里的工作已足够她无暇顾及其他,即便如此,她已然会在每个星期里画出大量的山水作品。她是那种性格内向、品质朴实的人,故而,其作品中那种朴厚的东西始终挥之不去。也许是其刻苦的精神和淳朴的气质,她在一开始就注定会在传统女性画家中成为另类。她善于用笔,其笔路以王蒙解索皴居多,后吸收董、巨、郭熙之法,于画面结构有所突破,尤其是在画巨幅山水画时,往往开合大气,丘壑跌宕,笔线纵横,这种近似宋人气象的山水特质,在女画家中实不多见。

       徐新红早期作品主要以写生为主。在写生中,她主要还是把从老师们那里学到的笔墨反映到写生中去,画中用笔雄健,用墨浓郁,画中结构严密,已具大气,只是手法略显单一,缺少更多传统的笔墨内容。为了不使自己过早结壳,她选择了以巨然、郭熙、黄公望为学习重点,反复临摹这些山水巨匠的作品,丰富了自己的笔墨,并在画面结构中打破了原有的惯性,溶进了许多从写生与临习中提炼出来的笔墨语言,由单一逐步走向多元,这在她近来创作的太行山、龙井茶山、南雁山、齐云山等作品中尤显突出。创作之余,她还阅读了大量的理论著作,撰写了数以万字的论文与心得,作为一个青年女画家,在具备了扎实的传统笔墨和深入生活的实践积累之后,我相信,徐新红今后的道路会越走越远。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葛岭晨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