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祥劼、李海艳 编辑:陈舒婷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4-11-11
作者:孔祥劼、李海艳 编辑:陈舒婷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4-11-11
讲座现场
2024年11月11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朝闻讲堂”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聂锦芳教授担任主讲,讲座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翟志强主持。
聂锦芳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并不拒斥情感和爱——文学作品对马克思思想建构的影响及其意义》为题,从浩瀚的历史文献整理出发,将文学艺术作为探讨马克思思想的起源。通过梳理马克思对情感看法的变化历程,探寻变化历程背后有关人的自由的哲学思考,以此来理解文学艺术如何促使马克思超越个人视界、世俗考量和功利算计,上升为一种人生哲学的态度和选择,描摹出一个充满艺术人文气息的马克思形象。
讲座伊始,聂锦芳教授介绍了他利用文献资料研究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以及基于文本的研究方法对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意义价值。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整体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已经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局面。利用马克思手稿等一手资料,重新阅读和理解马克思,是所有研究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北京大学聂锦芳 教授
一、“特里尔传统”与人文经典的熏陶
聂锦芳教授指出,前苏联和西方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解并不一致,前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涉及社会历史领域,而不讨论情感和爱等私人领域,其实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马克思成长生活于西方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传统中,其中文学艺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从马克思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来看,他出生于德国最古老的城市特里尔,这座城市具有强大的保持传统的能力,其所蕴含的宗教氛围和人文环境影响了马克思的成长。在特里尔中学学习时,马克思一直沉浸在欧洲人文经典的熏陶之中,他学习了拉丁语、法语、希腊语、德语多种语言,塑造了马克思的人文主义思维。
二、马克思的文学创作中对情感和爱的思考
在大学期间,马克思写作了大量诗歌、剧本和小说。这些作品展示出真挚而感人的情感,也体现出马克思观照人性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聂锦芳教授以马克思写给燕妮的诗歌为例,分析马克思对情感和爱的理解变化过程。马克思经历了男女之间纯粹真挚的情感,逐渐体会到情感的复杂性,最终将情感和爱上升为一种宗教意识和终极关怀。除了诗歌创作外,马克思有一部未完成的小说,通过奇幻的方式揭露出生活的复杂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创作思维颇具20世纪现代派文风。
三、“原子论”和“物质利益”问题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塑造
聂锦芳教授从文学作品转向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源和形成。马克思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初步思考,标志着其哲学思想的起源和自我意识的形成。马克思通过自然哲学中的原子论思想,引申出对自由和自我意识的讨论:原子在不断的运动中演绎出世界,原子的偏斜运动体现出对命运的斗争和对抗,其哲学意义在于自我意识的凸显。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关于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促使他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讨论了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林木盗窃法等等,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以及在这背后蕴含的最深沉的爱。因此,在马克思转向了复杂的哲学问题与社会现实研究后,他并没有抛弃以往在文学中关注的问题,而是把对情感和爱的论述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中。
四、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中的情感与爱
聂锦芳教授分析了马克思如何通过资本批判来透视情感与爱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资本社会的运行规则和关键环节,揭示了资本压制下人的生活的困难,包括人的情感和爱的现实表征和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不仅论述了资本运动的社会机制,还表达了他对这种社会结构中人的命运的极度关注。
在讲座的尾声,聂锦芳教授再次强调理解马克思必须回到西方传统,因为马克思在受到大量关注的同时,他的思想也遭受了很多误解。例如,马克思没有拒绝过情感和爱,而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政治权力和资本纠缠的过程中,呼唤情感和爱对人具有的价值。聂锦芳教授最后指出,在当前21世纪的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靠思想和情感的力量,而阅读经典文献是切入马克思思想的最关键路径。
翟志强老师交流总结
在最后的总结和交流阶段,主持人翟志强老师指出,聂教授将文学置于马克思理论建构的整体框架中,阐发了他对马克思关于情感和爱的独特理解,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认知。聂教授的讲座内容体现出他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基础以及系统的文献学解读方法,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研究方法值得所有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