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政教辅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是集展示陈列、收藏研究、学术传播、公共教育诸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重点美术馆。主要工作职责是:

1.负责组织制定美术馆发展规划,主责美术馆各类管理制度建设。

2.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学术资源、空间等有力支撑。

3.根据本馆的性质与定位,有计划地进行作品和藏品的征集,并对藏品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

4.以本馆藏品为基础,举办体现我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传播艺术知识,为社会提供艺术品传播的平台。5.依托馆藏资源,开展艺术作品和展览的专业研究,并为有关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实物为主的资料和信息。

5.为校内外学生和专家学者提供实物考察的机会,为公众提供接受艺术教育和艺术熏陶的场所。

6.进行美术馆相关文化产品的创作、营销,提供多元化服务、

7.归口管理校史等场馆管理和学校历史资料收集、研究等工作。

8.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加强与全国美术馆和名家馆的馆际沟通合作。

9.负责美术馆业务工作规范,做好消防、安全和卫生等各项日常工作。

10.完成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完成各类专项工作。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致力于打造社会美育高地和公共文化服务高地,实现“双高并进”;既要发展传统,又要发掘当下,目标“双管齐下”;既要放眼国际,又要立足本土,追求“双轮驱动”。它是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美术学院特色视觉艺术学科群教学研创成果的展示平台,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美育的重要阵地,担当着核心价值观的视觉传播、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包括美术馆(当代艺术)、设计馆(包豪斯及欧洲现代设计)、民艺馆(民族民间艺术)三个分馆,中外兼具、传统现代并重。三馆合体与网上美术馆共同组成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的整体格局。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概况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成立于2003年,是在1928年创院时期展览馆的基础上重建而成。美术馆地处交通便利的杭州南山路,毗邻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美术馆以艺术史的视觉呈现、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为手段,探讨当代艺术的时代使命、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服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一座集展示陈列、收藏研究、学术传播、公共教育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同时也为大学的全方位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平台。设有办公室、展览部、典藏部、研究部、教育推广部等行政管理部门。美术馆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展线1300余米,拥有6个临时展厅、1个常设展厅,展厅实现恒温恒湿。开馆10余年来,成功策划举办过各类、各种规模展览500余个,其中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展览几十个,并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展览系列,现在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

  重要展览

  开馆以来,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展览如“国美之路——大型学术系列展”、“八五·85——献给中国美术学院85周年”、“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质物素心——施慧艺术展”、“传神得意——浙派人物画50年回顾展”、“林风眠师生作品展”。并形成了“大师与庙堂·藏品展系列”、“1:1计划系列”和“青年扶持计划系列”等自主品牌的展览。美术馆立足本土发展的同时放眼国际,与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著名艺术家个人进行交流,引进国外展览,如“法国版画400年——法国卢浮宫馆藏版画展”、“罗曼·西格纳——影像,1975-1989和现在”等。

  公共教育

  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知识生产的现场。美术馆组织了多场配合学院大型活动的公共教育活动,例如配合毕业展的“美术馆之夜”音乐节、配合学院85周年校庆的“八五·85纪录片放映会”、国际书法展“书非书”展览导读;为学院美术馆独立自主的品牌展览策划了“1:1计划”讲座、“大师与庙堂——倪贻德诗文朗诵会”、“林风眠生平”等公教活动;配合学院美术馆不同展览策划了不同类型的公共教育活动,例如典藏展大师与庙堂公共教育活动、独立动画放映活动、版画工作坊、摄影工作坊等;通过讲座活动、讲解、讨论等形式开展的公共教育项目“面对面”等。

  出版

  美术馆作为知识生产的现场,注重学术研究。定期出版《国美之路》大型系列画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年鉴》,并配合展览出版《藏品与校史》、《倪贻德艺术研究展文献集》、《艺术与时代——莫朴的绘画》、《八五·85》、《传神得意——浙派人物画开创与发展50年》等20余部文集、画册。

  馆内收藏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足之本,美术馆现有藏品近3000件。收藏种类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书画、中国陶瓷器、青铜器、雕刻、工艺品、民间美术作品、画像石及摩崖石刻拓片等多个美术门类。凭借着中国美院在中国现当代美术教育史上的中国画重镇地位,藏品中的近现代中国画名家大师的作品的收藏比较系统,包括如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陆俨少的作品皆在收藏之列。另外著名画家如油画家颜文樑、倪贻德,版画家力群、彦涵、吴凡等人的作品,也有丰富的收藏。由于中国美院曾拥有和培养大量著名美术家,对于他们作品的收藏,成为美术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们大都热情支持母校的藏品建设,纷纷无偿捐赠自己的代表作,这也是中国美院美术馆藏品的特色。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邮编:310002

  联系方式

  电话:

  0571-87164633(办公室)

  国美美术馆·设计馆 概况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馆是对“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的临时展陈,这批藏品涵盖了20世纪之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与德国现代设计教育、荷兰风格派与荷兰设计、国际主义风格设计、二战后设计、当代设计及其他各类设计收藏,共计7010件。这是中国继引进西方技术之后,开始引进创造的源头和思想。这是中国面对世界开展西方近现代设计收藏和研究的最成功的举措,同时也是中国美院一直以来“立足本土,面向国际”双轮驱动学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使命是通过对设计遗产的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中国的艺术和设计教育和产业提供近距离观察世界现代设计的实物现场。展现设计背后所蕴含的生存状态,发现生活的内在价值。同时结合浙江制造业大省的产业发展需要和中国创意的研发需要,做好系列藏品的的展示、教育与应用,并筹建现代设计文献室。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馆已经开展了为期5年的研究工作计划,且与德国魏玛、德绍包豪斯基金会及包豪斯研究组织、德国设计史学会等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设计馆目前已经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象山校区兴建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的新型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其中展示占地6300平方米,库房及技术用房4500平方米,教学与交流用房4000米,配套设施等2000平方米。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一个设计遗产和当代设计展示兼具的博物馆。不仅拥有“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在未来,还将更多地征集中外设计作品,逐步形成现代设计系统收藏。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199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先生担任建筑设计师,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博物馆将通过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和产业结合的方式,策划并举行中外当代设计优秀作品展览,成为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研发基地和重要学术机构,为中国创意产业提供平台和思想引擎,激活今日中国乃至东方的创造力。

  重要展览

  设计馆已经完成5个展览,分别是:“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汇报展、“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中国设计大展之包豪斯进中国”、“结构物:以包豪斯为核心的特色教育与变革”。

  其中2013年12月7日,“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由中国美术学院与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协办,这是包豪斯及欧洲现代设计收藏落户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的一次专题合作,展示了德国制造经验对中国设计的启示。恰逢深圳市创意12月之际,展览为深圳设计之都注入新的内涵。并举办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分为“德国设计与中国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遗产”。

  2014年9月,“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由内容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承办。展览围绕包豪斯理想在艺术、设计、教育、生产和生活五方面的“启蒙”来展开,揭示了包豪斯作为设计启蒙的策略,为中国设计及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寻找可供借鉴的方法。展览期间有30万人次前来参观。同期举办“包豪斯遗泽与中国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现代设计与中国融合发展的话题,从包豪斯与中国设计的国内外前沿最新研究出发,掀起设计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的双重探讨。

  公共教育

  设计馆自2011年开放至今,一直重视教育的工作。已经展开了现场讲解、设计体验、国际研讨会、公开讲座等活动,同时,针对设计类学生,定期展开联合课程。使设计馆真正成为公众拓宽眼界的空间、课堂教学的延伸场所,满足社会公众对设计文化的需求。学术会议

  2011年10月11日~14日,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包豪斯与东方——中国制造与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BAUHAUS & ORIENT 2011)。会议主题包括:1、包豪斯与设计文化;2、包豪斯教育模式与东方设计教育;3、设计实践的当代要素;4、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2)两个联合课程

  2014年03月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展开“西方设计史”课程,为期两周,课程通过结合相关藏品讲述西方设计史通史,学生以思维导图、现场汇报、手绘作业等形式进行作业汇报,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014年05月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环艺系展开“叙事空间与舞台设计”联合课程,为期一个多月。课程从讲述包豪斯剧场的空间思想和实验开始,带领学生进入到空间的叙事性和舞台设计实践,并最终由学生制作出舞台并上演剧目,课程成果的演出将作为设计馆的戏剧工作坊活动之一。

  出版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与山东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设计与世界设计研究大系丛书”,分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藏系列”及“包豪斯与中国设计研究系列”,拟出版18本,现已出版5本。分别是《包豪斯藏品精选集》、《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与中国》、《遗产与更新:中国设计教育反思》、《包豪斯:作为启蒙的设计》。除此之外,还印制了“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的汇报展”场刊、出版了《包豪斯与东方》论文集,审订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包豪斯》。

  馆内收藏

  设计馆目前拥有“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涵盖了20世纪之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制造联盟、包豪斯与德国现代设计教育、荷兰风格派与荷兰设计、国际主义风格设计、二战后设计、当代设计及其他各类设计收藏,共计7010件。同时还收藏了美国电影海报662张以及意大利著名服装品牌Massimo Osti、Boneville、Stone Island共计39800件男装藏品。在未来,设计馆还将更多地征集中外设计作品,逐步形成现代设计系统收藏。

  地理位置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6号楼1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象山路352号)

  邮编:310024

  每周二、四、六开放(节假日除外)

  国美美术馆·民艺馆概况

  木作、髹饰、陶瓷、编织、印染、皮影等诸多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涵容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智慧,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代表了东方物质文明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民艺馆以中国传统物质文化、设计思想为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致力于中国手工艺文化的承继、活化和再生,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建东方设计学体系和文化生产系统,以此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传播中国美学价值和文化精神。

  民艺馆的前身是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馆。成立于2003年10月,馆址在南山路210号,建成后除“小皮影大艺术”的固定展陈外,还引进社会皮影专业表演团体,每周六天面向公众演出。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动工兴建“民艺馆”。它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学、传习于一体,面向校内外、国内外开展研究,展示传统生活之美,为现代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活化提供知识源泉。民艺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内,该建筑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Kengo Kuma)设计。民艺馆总用地面积为122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36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1667平方米、附属收藏面积800平方米、传习中心180平方米,另外还设有能容纳200人的学术报告厅和大小会议室。

  公共教育

  手工艺教育和推广是民艺馆的重要日常工作。通过技艺传习所、工作坊与公众进行互动,服务学校传统工艺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也为公众免费提供观摩和体验。针对普通大众,我们也会定时推出皮影戏现场表演、皮影制作、亲子体验、专家讲座等活动。

  馆内收藏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目前拥有以中国各地不同风格皮影艺术以及江南民间坐具、窗格与生活器具为主的,兼顾民族服饰、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等品类约4万8千余件收藏,计划陆续推出研究性的专题展览。同时,还将制定《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作品捐赠和收藏制度》,通过社会募集,逐步丰富馆藏。

  地理位置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象山路352号)

  邮编:310024

  联系方式:

  电话:0571-87200155

  电子邮箱:folkcrafts-museum@caa.edu.cn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红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张春艳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聘任): 连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网站:http://caam.caa.edu.cn/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博物馆:http://www.cidesignmuse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