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4-11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 发表时间:2025-04-11
4月11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傅巧玲一行赴湖州南浔区千金镇千金学校,出席由中共湖州市南浔区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联合主办,南浔区千金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民艺赋能创新 城乡教育共建”首批学校启动仪式暨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沈春晓,南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海峰,中国美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翟海峰、傅巧玲分别讲话,省级文化特派员、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副馆长金晓依进行项目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傅巧玲讲话
傅巧玲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向湖州南浔区镇各级领导表达了感谢。她以“黑神话:悟空”游戏与展览的爆火为牵引,指出创新与美育的本质在于“求异”,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公共话语,不仅对教育传播的新媒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艺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引发了更多思考。傅巧玲指出,乡村作为中国最具“地方性”的原乡,拥有无限的创新空间,但传统民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我校文化特派员金晓依深入南浔乡村,建立以地方性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民艺从文化记忆转化为创新资源,促进兼具文化自觉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的培养,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生。她表示,浙江当代的城乡是文化共同体,中国美术学院有能力、意愿亦有责任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美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文化特派员的工作,为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城乡教育共建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美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向南浔区千金镇授牌“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实践基地”
中国美院宣传部副部长方舟代表学校向“民艺赋能创新 城乡教育共建”首批学校捐赠民艺画册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副馆长金晓依作项目介绍
金晓依阐述了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就下一阶段的课程企划做介绍。她指出,乡村教育应结合乡村本土文化,实现创新教育,乡村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通过城乡共创机制,将城市资源与乡村本土资源相结合,探索协同创新。课程将深度挖掘南浔地区的民艺资源,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搭建乡村文化转译的桥梁。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授课团队代表、南浔区各镇街宣传委员、“民艺赋能创新 城乡教育共建”首批参与十所南浔学校的校长及各级派驻南浔区文化特派员参加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