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工部 编辑:陈舒婷 来源:学工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4-12-04
作者:学工部 编辑:陈舒婷 来源:学工部 发表时间:2024-12-04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浙江省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经组织推荐、专家审议,由我校报送的十二个项目分别入选。
1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小落叶中的大思政”秋叶艺术实践育人品牌项目
项目以“小落叶”为载体、“大思政”为目标,巧妙地将思政教育无痕融入学科构建,自内而外,将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智之美化为青春之美,探索出学生主体、学校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常态化、定制化、智慧化模式,并通过创新性规划“艺术节+”模式的在地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进入社会美育大场景。举办18年来全网阅读量逾20亿,是社会美誉度极高的实践育人品牌IP,典型示范意义突出。
2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
云霄之上
电影讲述在1935年红军挺进师第一次反围剿时期,红军挺进师支队长洪启辰在部队被敌军冲散后,为完成上级指示的任务,集结失散队员,最终多位支队成员以牺牲自我的代价完成革命任务的感人故事。影片主创团队皆为我校师生组成,以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己任,深度解读“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十二字精神内涵,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及电影语言,将革命先烈不畏艰难、勇于挺进的英雄事迹展现在大银幕上,在新时代助推宣传“革命精神”。
影片入围世界诸多重要电影节展,获得高度好评,并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三大奖项。
3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
打造特色美术馆群落,构建全方位育人大平台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是“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由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组成。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社会美育高地和公共文化服务高地,是“双一流”学科的重要展示平台,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美育的重要阵地,担当着核心价值观的视觉传播、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三馆基于各自不同的定位及藏品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并通过线上线下展览相结合,打造沉浸式育人课堂,依托驻馆研究机构生产优质育人内容。
4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数字文物开发:
皮影文物数字化与当代青年文化共创
皮影数字化开发是响应党和政府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该项目依托1馆+2剧场+2数据库+N学院的平台,结合多项省部级学术研究成果,充分展开皮影戏剧、游戏、IP开发等青年文化共创手段,推动高校校藏文物活化利用。课题提出青年人才皮影文化共创,把握青年文化的脉搏,通过共创实践,以潮文化、技术文化的感召力进一步促进青年从“被化育”为主动融合,创建传统文化共创育人的新模式。
5
2025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艺心相伴——高校心理育人“多元协同成长模型” 建构与实践
本项目的案例以“心困+学困”生为例,全貌呈现“多元协同成长模型”的理论方法、建构样式和运行机制,从“全情掌握—协同支持—个性干预—激励发展—跟踪反馈”五个维度,搭建全员育人矩阵、闭环全链信息反馈、释放全过程帮扶效能,并有效运用“萨提亚冰山理论”赋能育人实践,充分帮助双困生重构积极自信的内心环境,提升心理复原力及抗压力,提高学业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为高校提供了一套体系完整、理论科学、行之有效的心理育人范式。
6
2025年度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
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的“大地之歌”
中国美术学院坚持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区位优势和艺术院校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专业优势,全面落实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战略,开创以研、创、展、训、管五位一体为特色,以研究智库化、创作项目化、成果可视化、案例课程化为实践路径,开展全方位美育实践,将新时代以来美丽中国建设的实例、实效,融入干部培训的实景案例、青年学习的鲜活教材、开放共享的美育大课,书写了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大地之歌。
7
2025年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笔墨丹青,铸就中国魂” ——打造传统书画艺术赋能思政育人新体系
本案例以传统活化为特色深耕美育一线,以全国首个中国传统书画传承基地为依托,坚持十年自研教材,以“文化溯源+品格塑基”为理念,通过建设传统书画特色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育人路径,打造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引领、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为目标的艺术智库共享社群,构建起“艺术思政强贯通、资源平台互共享、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8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
徐增鎏
徐增鎏老师现任中国美院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副教授,负责共青团工作,专注艺术管理与思政工作融合,积极探索文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特色工作模式18年,并形成充满活力的工作团队和实践品牌。获评省志愿服务专家人才、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出版理论专著2部,研究报告获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2次。他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教育重要论述为引领,持续深化文艺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凝聚青年骨干队伍。
9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艺启航”思政教育创新工作
“艺绘心,思铸魂”,“艺启航”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室,以关注大学生艺术作品里的思想、心理状态为切入点,研究探索艺术形式的思想引领与表达,通过深化美育实践的创作深度,拓展主题作品评比、展示、交流等的广度,创新思想教育的载体,探索符合新“读图”时代青年心理需求与特点的思想教育平台。工作室致力于思想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创新,策划、承担了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浙江省纪委省监委、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国美术学院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良渚杯”大学生廉洁文化艺术大赛。
10
2025年度浙江省红色文化弘扬基地:
国美党建文化长廊
“国美党建文化长廊”位于学校象山校区综合教学楼回廊,是一条蜿蜒百余米的红色长廊,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辉煌历程,也烛照着建校近百年坚定不移跟党走,艺笔绘红心的坚定赤诚之路。长廊分为两部分,立体呈现了学校党建史,并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核心,涵容了历代师生校友重大主题性艺术创作集成。“国美党建文化长廊”打造了集创作、展览、教学、宣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思政育人载体,也是铸炼独具国美特色“三全育人”大思政体系的有益探索。
11
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以乡土为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与活化研学基地
非遗传承与活化研学基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与“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精神,以推进非遗全民普及与培养新青年非遗传承人为总体目标,依托整合校内外优质专家学者团队与非遗教育资源,引导各地高校学生线上线下参与非遗教育培训。以“非遗工作坊”为核心,探索以“四个面向,三个课堂”的全体全时全域育人网络,形成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与活态传承的特色美育研修链。
12
2025年度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
“乐DONG游艺”工作室
“乐DONG游艺”工作室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依托动画与游戏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乐为目标,以动为载体,以艺为涵养之境,集“乐享、乐学、乐活、乐群”为一体的心理育人体系。工作室结合学院专业特色,通过举办“DONG”系列品牌活动,打造集学习研究、兴趣发展、仪式教育、交往休闲、活动健身等功能的学生社区等举措,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营造积极环境、培养积极情绪、发掘积极特质,助力学生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