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

首页获奖

获奖

国际金奖从图像到材料——传统意象在当代建筑中的可持续性表达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7-19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    发表时间:2025-07-19

近日,APR(建筑新闻网)公布了年度全球未来设计奖获奖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卓旻教授所创作的敦煌精品酒店设计《经变·莫高九里云沙酒店》获酒店类概念设计金奖。这是该项目继年初入围意大利建筑类专业杂志《plan》举办的2024年度建筑奖项并获得唯一的酒店类荣誉提名奖之后又一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 

在敦煌这一东西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建筑不仅要和当地的沙漠地貌取得和谐,更重要的是让人能领略千年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和美学传承。

莫高窟壁画:舍身饲虎本生(上)和鹿王本生(下)中的敦煌山体的描绘

沙漠内庭 

酒店的功能空间围绕内庭院展开,这是在酷热的沙漠地区千百年来抵御酷热和沙暴的最为行之有效的空间类型。下沉的沙漠庭院,一弯月牙泉,倒映着周围一圈土红、朱砂、石青乃至不锈钢材料的九个山包,浓缩的自然风光和洞窟中佛经故事的壁画图像在这里糅合成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梦境。

酒店一层平面

酒店外立面

酒店大堂柱廊 

当地材料和特有的地区建造工艺在这个项目中被重新挖掘和使用。外墙面层借鉴敦煌壁画的地仗做法结合矿物质涂料,以抵御风沙的侵蚀。大堂的通高柱廊则采用该地区特有的麻绳捆扎的木结构形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对于远方的旅人而言,这里不仅是一个丝路驿站,更是一个沙漠里的敦煌文化的绿洲。

传统在当代建筑中的再现不能脱离建造的可持续性,卓旻老师近年来对竹子这一传统工艺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也有着持续的研究,尤其在前两年屡获国际奖项的《竹影鱼棚》这一作品中对竹结构形式的创新表达作了深入探索。

湖州长兴银杏谷打算利用那里的溪流开展漂流活动,发展地方经济,希望建造一个具有一定地标性质的游客中心来吸引游客。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发祥地,对待环境的态度是设计的关键问题。《竹影鱼棚》这一项目采用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来编织一个巨大的竹棚,因为这一带盛产竹子,当地的村民对于竹编织工艺也不陌生。自然的材料和在地的人工是建筑可持续营造的重要手段。 

《竹影鱼棚》——银杏谷游客中心

竹编工艺传统上用于器具,传统竹器所呈现的各种织理模式在空间化情景下的转译,不是简单的放大,其空间结构形式应该是适宜并体现竹材力学性能的。这个巨大的三维曲面的竹棚外皮有点类似膜结构。尽管竹子很轻,而且具有极好的受弯性能的力学特性,要将竹条定位并编织成这么大尺度的一张“竹膜”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被称为“竹弓”的倾斜的竖向竹桁架通过参数化软件的计算,每隔两米设置作为骨架,来支撑和调整竹条网的曲面形状。施工前进行了1:1的建造实验以确保结构的可行性,以及让习惯于传统竹篮竹篓编织的竹编工人理解在建筑上的竹材编织方式并避免在未来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浪费。

《竹影鱼棚》模型

1:1建造实验

《竹影鱼棚》顶部桁架 

竹棚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共存关系。被抽象为鱼一样的竹棚形体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管道,形成了极好的通风效应,整个空间完全省却了空调系统。透过竹条的缝隙,阳光在地面形成横斜清浅的竹影,鸟儿们也能自由的进出,这里也是它们的家园。

该项目曾入选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荣获2023美国Architizer建筑奖可持续建筑类别运动和休闲建筑最佳人气奖,2023LICC伦敦国际创意大赛建筑类专业组终选大奖。

从这两个项目当中,我们都能看到传统在当代建筑的重塑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管是传统图像,还是传统匠艺,都需要倾注当代的活力,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性既是生态的,更是文化的,是当代建筑领域的核心议题。传统意象在当代建筑中的可持续性表达值得建筑师做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