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吴敏瑄
来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3-10-28
作者: 编辑:吴敏瑄 来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发表时间:2023-10-28
2023年10月28日,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项目的先声,“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于张江科学会堂启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上海张江科学会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兄弟院校代表、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先后致辞。高世名,黄昌勇,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袁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著名艺术家梁绍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管怀宾为展览启幕。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Francesco D'Arelli达仁利,顾家家居副董事长、茶荟lifestyle董事长顾海龙和闵罕共同启动达芬奇故居合作项目。开幕式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元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协主席高世名致辞
高世名表示,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五周年,主题“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是在世界观的对话中将人类文明史上最高明深邃的传统,无论东西南北,都视作艺术的土壤、精神的根基;让文明史成为工具箱,让历代大师成为工作伙伴,在世界文明的互鉴中“与古为新”。启动“向达·芬奇提案”计划,邀请达·芬奇这位艺术家中的最卓越者来到我们中间,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共同面对二十一世纪激进的技术与文化现实,共同探寻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未来,共同面对人类世的一切后果与愿景。达·芬奇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向达芬奇提案,其实是在向我们自己提案。这个展览只是一个开始,接下去还有一系列的学术论坛、“数字人达·芬奇”的培养和达芬奇故居的重启。更重要的是,在自然世界的最远处,宇宙的造化无穷无尽;在人类精神的最深处,创造的秘密生生不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这其实也正是艺术最根本的目的。让我们与达·芬奇这位伟大的艺术同行一起上路,把今天的科技重新转化为一种世界经验,让今天的艺术重新回归感觉之开发、世界之探寻。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
袁涛指出,中国美院与张江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上世纪末的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成立,中国美院不断支持着张江的科创生态开发和迭代升级,以文化艺术助力张江科学城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二者在合力推进“世界一流科学城”和“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建设目标上是相契合的。展览举办地“张江科学会堂”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法国建筑师包赞巴克所在的事务所设计,在这样一个充满科创和艺术之美的地方,举办这样一个大型艺术节活动,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他希望本次以艺术与科技为媒介的展览,能为观众带来广泛的艺术视野和独特体验,为各界提供广阔的思考和创作空间。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致辞
黄昌勇谈到,这些年中国美术学院发展迅速,在聚集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特别注重艺术背后的终极意识追问。展览名称“向达芬奇提案”里的历史意识、人文意识和当代意识,是建立在对人类发展,特别是当下世纪发展更深邃的追问和思考基础之上,为高等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事实示范,这也许是我们看展览最大的启发和收获。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闵罕致辞
闵罕提出,在2023年,我们希望重申一种“与古为新”的世界观;我们呼唤众人将目光放回艺术本身,去超越一般意义上互为工具的“科艺融合”;我们邀请各位一起作为“同时代的人”,透过达·芬奇的眼睛,就宇宙、生命、人工智能等相关议题探索全新的创造性活动。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推出的国际性展演平台,“跨媒体艺术节”从2015年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六届。长期以来,跨媒体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艺术实验,强调反思技术现实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梁绍基、尹冬梅、曾成钢、黄昌勇、高世名、袁涛、管怀宾(从左至右)共同启动“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主展览
达仁利(Francesco D'Arelli)、顾海龙、闵罕共同开启达芬奇故居合作项目
跨媒体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元主持开幕式
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宣传活动处原处长张哲,上海汉唐文化创始人、ART SHANGHAI 欧洲国家珍藏展主席郁为琦,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联合创始人包一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刘佳,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馆长乔志兵,上海多伦美术馆馆长曾玉兰,著名艺术家杨福东等兄弟院校领导、文化艺术界嘉宾、媒体嘉宾,以及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校友、学校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跨媒体艺术学院师生参加开幕式。
本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共包含五大展演单元与两大国际学术论坛。五个展演单元分别为“透视或世界观:山水作为方法论”实验艺术单元、“程序员与小提琴”开放媒体单元、“我歌唱带电的肉体:灵魂在哪里?”媒介展演单元、“天人之境v3.0”国际艺术邀请单元以及“安吉亚里”绘画单元。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分别为“新六艺”系列论坛之Panel 21:向达·芬奇提案——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以及第八届网络社会年会“‘反文化’?重置技术的一切(不)可能性”。此外,“艺能松(AIathon):艺术/人工智能黑客松”与现场演出“‘声纳媒体艺术节’20周年”将以更多元的形式跨越时间与空间向达·芬奇发送讯号。
在10月29日至11月13日的十六天展期内,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将以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为契机,驱动全新的开放界面,通过艺术创作、学术论坛和展演项目汇聚一个时代的创造性能量,邀请达·芬奇来到二十一世纪,共同思考当今艺术与科技背后的人类时代命题。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