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书法教育发展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

作者:   编辑:吴敏瑄    来源:书法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3-11-18

作者:   编辑:吴敏瑄   来源:书法学院    发表时间:2023-11-18

近日,“新时代书法教育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论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承办。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第八届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沈浩,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索、于唯德、张其凤,秘书长虞晓勇,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负责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潘善助主持。

高世名院长讲话

高世名指出,书法是最日常的艺术,又是最高妙的艺术。言其日常,因许多经典作品都来源于日常书写,是书家因情而就的妙手偶得,唯其不刻意,书法才最能够浸透人的情怀和心性,最能够流露书写者的神气与风骨。言其高妙,因书法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三维的运动,又是在实践中笔笔生发演历的过程。是“形”与“象”加上“声”和“义”,在“迹与象、意与态”之间激荡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书法是视觉和语言彼此激荡,文字和书写相互焕发的结晶,这是中国的书法最独特、最为动人之处。

如今,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已经走过一个甲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几代教师们都奉行着两个重要的信念:第一,书法是日用之道、修养之学,所以他们将书法的修习和求学问道视作一体之事,认为书法和学问无法分割,需积学而成。第二,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之为艺术,是心手相映、情致焕发的审美的创作,就像陆维钊先生当时所讲,书法有沉雄、豪劲、清丽、和婉、端庄、厚重、倜傥、峻拔、浑穆、苍古、高逸、优雅这么多审美品位。书法能够创造出如此丰富的审美境界,是一门令人向往艺术。

但是书法之为教育,它从根本上是“身心一如”的修养实践。我们讲到使转见性灵,点画为情致,讲起落微茫,不只是运笔的技巧,更是书写者真实不虚的身心状态。所以我们经常讲“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因为书写是真性情的表达,是书家身心状态的真实显现。我个人以为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尤其是新时代书法教育,还应注重四个方面的贯通:临摹和创作的贯通,书论与书写的贯通,书法与学问的贯通,书法和心性的贯通。这是我在长期观察我们学校书法专业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在新时代的书法教育中能够做到这“四个贯通”是我非常期待的。

我们希望跟全国同道们一起,将书法教育建设成为一门艺理相通、学养相成、道术相济的通人之学,一种身心发动、情意相关的本源之学和生命之学。

孙晓云主席讲话

孙晓云指出,为了进一步加深有关高等书法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源地,举办“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教育委员第二次论坛”,这也赋予了此次论坛更加特殊的意义。

60年前,为了让书法这门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们呕心沥血,开创了中国首个高等书法教育专业。如今,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事业走过60年的历程,已是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地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每年毕业的学子也相继步入书坛,成为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如今的高等书法教育所显现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何顺应时代的脉搏,建立起新时代的书法教育体系,是我们应着重思考的方向。

2022年,国家对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进行了重大调整,将“美术与书法”调整为一级学科。对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同时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实现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升级、相应师资配备、教育课程的提升和完善、招生渠道的扩展以及最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书法人才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在中华文明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中国书法教育事业新的发展中,我们应恪守自身的责任,立足传统,开拓创新,不断为高等书法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幕式上,孙晓云主席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席”教授,高世名院长向孙晓云主席颁发聘书。孙晓云主席向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赠送《书法有法》和《大美长江》。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