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举行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总结表彰大会

作者:研创处   编辑:陈舒婷    来源:研创处    阅读:     发表时间:2024-11-13

作者:研创处   编辑:陈舒婷   来源:研创处    发表时间:2024-11-13

11月13日,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校区北苑报告厅举办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总结表彰大会。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贵,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孙旭东、沈浩、傅巧玲、曹晓阳、陈于杰、夏文莉、余旭红,学校老领导高法根、宋建明,省文联、省美协等单位的代表,校学术委员会代表,全体获奖师生,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出席表彰大会。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因外出参会发表视频讲话,对获奖师生表示祝贺。大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主持,研创处处长刘海勇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美展、书法兰亭奖和浙江省美展中的整体情况。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讲话

金一斌表示,此次全国美展的优异成绩是中国美院师生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彰显了国美作为艺术创作“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我校师生自194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开始,就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多次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次展览的获奖作品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与业内专家的肯定,也守住了人民之心。

金一斌指出,此次全国美展的好成绩得益于五方面因素:动员早、动员全,辅导与选题有力及时,看稿会抓得紧,参赛师生深入思考、把握深刻、扎实努力,省文联与学校的组织工作、排兵布阵周到细致、坚持“指导”和“保障”并行。学校持续锻造“能打善战”的文艺创作人才梯队,始终牢记“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这一根本宗旨。“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技术要素新颖多元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必然要求,学校师生以强烈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体现了从“高原”勇攀“高峰”的整体面貌。

金一斌勉励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创作更多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发表视频讲话

许江指出,此次学校整体上的优异成绩源于中国美术学院组织上、学术上的优势。学校长期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提升创作高度和伦理认识,反复深化人民意识和人民伦理,牢牢树立中国意蕴和中国精神的主体思想,坚持各个艺术种类核心品质的共生发展,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经典,推进艺术语言感性和深化的新命题。一代代师生秉持国美的学脉优势,赓续振兴的使命精神、闯先的实验精神、兼通的哲匠精神、湖山的诗性精神。

许江表示,在全球艺坛绘画处于式微的时期,中国绘画一枝独秀,架上艺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充满文化自信的现象。尤其是中国美术以绘画的方式,推出对当代人物、当代人文的表现与塑造,展现了鼓舞人心、温暖人性的力量,代表了美术的主流,代表了未来的方向。当此其时,我们要总结经验,理清创作方向,深化教学研究,以培育时代新人文潮流,打造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的艺术流派,推出真正的时代艺术大师。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讲话

杨守卫高度肯定了中国美术学院在本次全国美展中的出色表现,他表示,中国美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的高等艺术学府,此次全国美展和“中国美术奖”评选的工作和成绩,是一所一流大学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优秀答卷。长期以来,中国美术学院主动担起主力军的使命,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不断向高峰攀登,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与全省重大美术创作工程,为回答好“为何打造新时代浙江文艺精品”“新时代浙江要打造什么样的文艺精品”“怎样打造新时代浙江文艺精品”这三道题提供了国美答案。他希望国美师生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定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再创佳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文艺力量。

表彰总结大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主持

本次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学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荣获“中国美术奖”四金一银二铜、“中国美术奖·评委会特别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在“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荣获理论研究方向银奖,成绩斐然。

大会对在第四届中国美术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以及浙江省美展中获奖的师生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获奖作者团队发表获奖感言。

本次表彰大会既是对过去一年国美师生创作成果的总结,也是对全体师生未来创作方向的指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事业必将再攀高峰,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