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党委书记彭晓彤来我校做科普报告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校团委    阅读:     发表时间:2024-05-06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校团委    发表时间:2024-05-06

5月6日晚,在全团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之际,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深海科学与智能技术实验室主任彭晓彤研究员应邀在我校南山校区北苑报告厅为师生们做了《探索世界最深的海洋》主题报告,讲授了深海所科研成果与深海科普知识,并受聘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科技类学生社团校外导师。

报告会开始前,校党委书记金一斌会见了彭晓彤书记一行,就我校学科建设、艺术创作、思政育人等情况作了交流介绍,他感谢深海所多年来对中国美术学院学生科艺融合和科普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互助合作,共同在各自领域为国家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彭晓彤书记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潘天寿纪念馆和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深海所文献与信息中心主任姜晓虹研究员陪同来访。报告会由校团委书记徐增鎏主持。

彭晓彤研究员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科技报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多次担任中国及国际载人深潜航次首席科学家。他专注于深渊地质地球化学与探测技术领域,在深渊新型泥火山的发现及成因机制、深渊碳俯冲机制、深渊洋壳蚀变与火山驱动的化能生命活动的发现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引起了国际深海科学界的关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他热爱深海事业,长期刻苦钻研,是我国深海科学研究领域的积极参与者、勇敢先行者和杰出研究者。

报告会结合深海所近几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从潜水器指标及开放情况、深海深渊科学应用两个角度切入,系统地阐述了深海所在海深渊科考、深海热液系统、海洋生态保护、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等科研领域所做出的成绩,向师生展示了深海中生命演化的神奇历程以及海洋中物种多样性的绚丽迷人。他认为,科技和艺术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二者紧密相连,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新发展。自然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在于由好奇心驱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探索,而艺术是对人类情感、思想、文化和社会的探索。希望通过此次讲座推动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共同探索未知领域,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报告会为国美师生带来了罕见且珍贵的深海创作素材与案例,从科研者的视角展现了深海探索的魅力和价值,让同学们领略了深海的生机与美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研与艺术的热情与探索精神,引导同学们对科研与艺术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科技类社团毕业校友也积极参会交流 

 在校生踊跃提问

青年师生代表共同聘请彭晓彤研究员担任我校科技类社团校外导师

院长高世名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国美实际的学社制,把优秀的学术资源、学生兴趣类行业资源对接给学生社团,帮助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服务国家建设。当天参与报告会的还有很多国美学生社团成员,活动对我校社团育人和学社制探索做出了积极的推动。报告会后还举行了聘任仪式,聘请彭晓彤研究员担任我校科技类社团校外导师。

参加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前沿科学家的分享振奋人心,开阔视野,国美青年一代更应该肩负起责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大家决心积极创新,艺科融合,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同时积极通过专业和兴趣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做出更积极有力的贡献。

我校自2019年起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联合发起“艺术与海洋”主题绘画作品大赛,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状态,传播新时代的海洋价值观念,聚合艺术创作的力量,以此共同推进我国海洋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的科学家们对美术学院的学生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大批深海主题的文化创意作品。通过项目合作平台,学生们得以更深入地走近科学,让艺术与科学交相辉映。当天的报告会现场还就今年的赛事和社会实践做了相关说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相关竞赛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