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6-22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发表时间:2025-06-22

74ec523c18b60921381adcc52504e84414159874

6月22日上午,“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承办,KTK顾问公司、深圳市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协办。

以靳埭强先生从事艺术与设计六十年的创意历程为线索,本次展览通过代表案例、相关事件与时间线等形式展开,展出代表设计作品、珍贵设计手稿与个人文献等大量原件,是靳埭强先生创意六十年的系统性呈现,亦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呈现。

1104cff13eb698e714a9910749b35f558b5a9efb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名誉馆长、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策展人代表、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韩湛宁,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原院长、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王敏,国际平面著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顾问,艺术家靳埭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张春艳主持。

d794447323dc17138d9b27696ff643cb1b934cea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许江主席回顾并肯定了靳埭强先生在中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靳先生的海报作品便在学界和设计界引起强烈反响;二十年前,他也曾应邀在国美举办个展,其山水之作至今依然沁心难忘。

许江教授归纳靳埭强先生的艺术贡献为三点:首先,靳埭强先生是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第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上个世纪的香港,视觉传达欧美风正盛,新的视觉传播方式、新的视觉方法方兴未艾。靳先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饱受新设计的熏陶,成为具有了设计文化国际眼光的第一代人。但他并没有止步在学习和摹仿西方的窠臼中,而是自觉地从全球视野与本土关怀的交揉的视野出发,互动共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他深植香港华洋杂处、港台大陆交错前沿的独特性,磨砺中国意蕴的设计底色,形成饱涵东方意象的设计风华。他还把这种风华带回内地,参与内地的设计活动,以饱满和极富锐意的设计,影响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生活和设计成长。

第二,靳先生设计中的丰厚的中国意象为他赢得独树一帜的影响力,他贯六十年岁月,而始终走在设计文化的前端,进而成为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最具国际影响的人物。他的中国银行行徽、李宁品牌标识、重庆城市形象标志等等,都不仅是中国人熟悉的生活标志,也是教科书级别的设计范例。他还将山水绘画创造性地转化为行草笔意,在《画字我心》系列中实现书法、水墨与平面设计的跨界重构,开创“几何水墨”中国流派。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靳先生在这里,不是简单地拆解汉字,拼合某些画字趣味,而是将字画以水墨之意化入主题之中,让形与物展开一系列相合、转化、呼应、蕴生的意象活动,于“纵横有可象者”的布排中,体现东方诗意的灵晕与妙趣。

第三,是靳先生独特的设计观。在他的墨与物的纤想之中,往往饱涵文化的诚心正义,故总有“纵横可象”的奇思妙得。中国精神,感心励志。靳先生钟爱尺子,尺,不仅有刻度,更有轴象。他的构图总喜欢居中,画面中央顶天立地的一杆尺,下半段是如铁之竹,上半段是萧萧的墨竹。两者之间不经意地相接,其中的转换不仅让我们看到一种想象,更看到这种想象的生长本身。这种想象的捕捉纵横跳匿,其内核是一种意象性体验。此象既非现成,又非臆断,而是东方美学诗性在视觉平面上的生命转化,正是这种生命转化,把他所有体验带向一种高度,一种东方视觉传达创造的时代高度。靳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平面设计的当代巨匠。

e38d8ad538c37f77cfc2ba882f0d2b7b09461817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名誉馆长、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讲话

杭间回顾了靳埭强个展的起源与策展过程。展览最初由许江主席于2019年发起邀约,由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承办,体现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延续性与责任感。杭间指出,此次展览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个人成就,更在于从中国现代设计史的脉络中,客观评析靳埭强六十年来的贡献与时代价值。他强调,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个展,与一般美术展不同,更应着重呈现设计与社会、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靳先生的作品体现了“中国精神”的发展,其收藏的“尺子”也象征着他在设计中对传统美学、生活尺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杭间认为,靳埭强先生不仅是具有强烈中国文化情怀的艺术家,更以其国际视野与跨文化实践,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作出了独特贡献。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回顾,更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阶段性的标志与总结。

99e89e85e65b4993a79fc5ceba471153ce62249a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讲话

韩绪回顾了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高度评价了靳埭强先生在设计、艺术、教育与传播等多重维度的杰出贡献。

他指出,回顾靳先生60年的创意生涯,是几代中国人对中国式的设计语言的探索。作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策划的第三位华人设计师个展主角,靳先生不仅有“地利”——来自文化多元的中国香港、“天时”——改革开放初期设计的巨大开拓空间,更重要的是他个人60年如一日的坚持,融合设计、书写、水墨与教学,为中国设计注入深厚文化根基。

他强调,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更需要带有“中国精神”的设计语言,而这正是本次展览策划的核心。26年前,韩绪曾为靳埭强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设计海报,今日再聚,角色未变,精神愈发坚定。最后,韩绪代表设计界向靳先生表达崇高敬意。

96e2230d4d7d318c5bce296a048b21481eb6e138

策展人代表、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韩湛宁讲话

韩湛宁表示,此次展览不仅回顾靳埭强先生六十年来的创作生涯,更试图呈现其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我法之道”,从而探寻中国设计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韩湛宁先生着重讲述了策展主旨以及展览的构成和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与文献。韩湛宁回忆道,靳埭强启蒙并启迪了数代中国设计师,他亦是其中之一。作为靳先生的学生和同事,自己深受其影响。2020年,他举办个展时,靳先生曾亲自为其撰写前言《把自己作为方法,去追求我法之道》,勉励其坚持个性与文化的自觉,令其铭记至今。而靳埭强数十年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推动,亦是引领中国平面设计“追求我法之道” 的历程。

82635d91d88e65ec7a5746db226e6ad4d8750d73

嘉宾代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原院长、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王敏讲话

王敏深情回顾了靳埭强先生六十年如一日的艺术与设计探索,称其为用“心”做设计的当代巨匠。他赞扬靳先生将印章、书法、老物件转化为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拓展了中国设计的独特表达,更钦佩其对设计教育的长期投入与初心不改。那句“再试一笔”正体现了他永远探索、永不妥协的中国精神。

063826bb18e25ec4bcbdd03797cd2567c429d5c8

国际平面著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顾问、艺术家靳埭强致答谢辞

靳埭强先生回顾展览的筹备过程:缘起于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的亲自邀约,历时数年精心筹备,最终得以圆满呈现。他感谢多位策展人与机构的支持,以及香港多家文化机构和收藏家借出展品。此次展览展品丰富,许多为首次公开。

靳先生动情回顾一路走来的亲人恩师与合作伙伴,他表示,艺术的种子源于祖父,设计之路得益于师友。他以“有幸三生”和“三生有幸”总结自己在艺术、设计、教育与家庭中的收获,并表示:“衷心感谢大家!我珍惜和你们一起生活在同一个时空。”

686520f4f9a75a1639bbe0c82639d268fae4a2c2

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张春艳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张春艳表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致力于世界设计史、中国现代设计史和当代交叉设计的收藏与研究,近年通过系列展览梳理中国设计的发展脉络。此次展览聚焦靳埭强六十年的设计实践与思想,因其在华人设计界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深植中国文化的设计理念和教育贡献。在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中,靳埭强与刘既漂分别在不同时期为“中国精神”的设计注入深厚内涵,此次展览亦强调靳埭强先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现代设计理念传播及培养青年设计师方面的贡献。

c2edd331f12c0d2ff9355b3c3f1847478bf73f0c

靳埭强先生向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捐赠“2008北京奥运系列海报”五张,赵燕、韩绪、陈正达捐赠“1999年靳埭强设计展纪念文献”等,许江颁发捐赠证书

浙江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华,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毕学锋,浙江树人学院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光荣,香港特区政府驻浙江联络处陈梦娜,浙江省香港商会会长唐龙添、香港M+博物馆总监崔德炜、靳埭强家属陈秀菲,来自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汕头大学、上海建桥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澳门设计师协会、西安市平面设计协会、南京设计师联盟、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上海今天设计有限公司、瀚清堂设计有限公司等兄弟院校和业界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南特设计联合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等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展览学术论坛

9cafae42897534281070175e9fe3943ca3dfd714

73ae875c43cede17dad56d7e604d9266e920d1a4

展览期间,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展览学术论坛“中国设计:与靳埭强同行”“中国设计:传承与创新”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一层学术报告厅举办。

论坛汇聚了在设计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多位知名设计师。跨代际嘉宾们分享自己与靳埭强先生的互动经历,以及自身参与中国设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自身实践为经纬,回溯靳埭强思想谱系对个体创作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激活传统基因实现创新突破,共同书写中国设计的新范式。

靳埭强

国际著名艺术家及设计师。1942年生于广东番禺,1957年定居香港。1964年开始研习艺术与设计,随伯父微天习素描与水彩,1967年进修王无邪的设计课程,并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同时跟随吕寿琨先生学画,1969年开始水墨画创作,曾为一画会会员。靳氏是香港新水墨运动的活跃分子,不断探索新路。1970年起靳氏积极参与艺术设计教育工作,桃李满门。

靳氏的作品在本地及海外获奖无数,包括:香港十大杰青(1979)、市政局艺术奖(1981),首位华人名列世界平面设计师名人录(1995),香港特区颁予铜紫荆星章勋衔(1999)及银紫荆星章勋衔(2010),香港设计师协会终身荣誉奖(2016),200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授荣誉设计学博士。靳氏醉心艺术创作,其艺术作品常展出海外各地,作品更被中国、欧美等地的博物馆收藏。

靳氏自1970年起积极参与艺术及设计推展的工作。现时是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AGI)会员、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艺术顾问、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顾问、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荣誉院长。

 

展览现场

2d3136b1829487e256be81f6ac63db62a6315035

93d856f82b4c8a006be6cfa433a7759f16aa5aac

770af947eb2f7a4d66cf465c68fcdbdd321a16a7

87ca09c595ff58acb6ce519c3891d11ddd9321c2

第一板块:文化血脉

684ed5e1dc579d9a31ffbc58d2a183ccf7c49128

3da94d65d9043a5c13899dae3173e4f4ecd264f1

70c99e64d58fc84cf63d9c6fc4d5e1cd108b8241

第二板块:中国精神

11e6237d67c9174e484df6791dc68d1196839b90

e6feb72201b7b4ce7473520fbea1d6e939d945c4

1170a78c56e6bc62947c2962765ab14370a60143

第三板块:培育与传承

f6cee49d1bad5cbfb3e2cfa03d6c19fb112e5732

8310f41a47f6a5a8e2ff966a68136259372337a5

4d10d26fa28b07dc0ed0d35db17f4f876a3d8ba8

5c08dff7f24fa275c7957f0bfcc91ab17971031f

 中国精神:靳埭强创意六十年 

Chinese Spirit: 60Years of

Kan Tai Keung Creative Journey

展览时间

2025年6月21日-2025年9月13日

Exhibition Period: June 21, 2025-September 13, 2025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三层7/8/9展厅

Exhibition Venue: Exhibition Halls 7/8/9, 3rd Floor, China Design Museum, China Academy of Art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学术指导

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

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

协办单位

KTK顾问公司

深圳市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

支持单位|

浙江香港商会

KTK靳埭强设计奖

特别鸣谢|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

香港艺术馆

展品支持|靳埭强 胡兆昌 吴玮

总顾问|许江

总策划|杭间

学术主持|韩绪

总策展|张春艳

策展人|韩湛宁 刘一蓝 又一山人

学术支持|(按姓氏笔画排序)

又一山人 王雪青 王敏 区德诚 毕学锋 刘小康 刘益红 刘君涛 吕敬人 李永铨 吴玮 吴艺华 吴炜晨 余志光 张翼 陈正达 林伟雄 赵清 赵燕 俞佳迪 姜珺 袁由敏 莫康孙 高少康 黄海 蒋华 韩家英 韩湛宁 蔡仕伟 新村则人

策展执行|符嘉晋 彭秋霞 魏梓伦

策展助理|张焯珩 张莹 何媚 宋山山 钟声 金佳佳 隗佳豪 许可 郑一凡 谢媛

视觉设计/空间设计| 深圳市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韩湛宁 林海燕 黄伟钊 何滢滢 关天瑞 卢彦宇 陈嘉敏 韩子墨 叶嘉锦

设计统筹|彭秋霞 张莹 黄文惠 冯颖琳

藏品协调|KTK顾问公司

展陈协调|胡佳 沈国洋

外事协调|冯雨纯 王靖

行政协调|倪玲 金佳佳

宣传推广|中国美术学院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媒体统筹|徐元 方舟 刘杨 刘一蓝

媒体联络|王怡航 隗佳豪

摄影摄像|孙淏 王辉 丁越 安笑然

文字翻译|陈志朗

文字校对|符嘉晋 策展团队

展览制作|杭州都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物料制作|杭州迷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纸品支持|正度纸业X古曼纸张

手册印刷|杭州四色印刷有限公司

展品运输|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鸣谢海关|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