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首页党建思政

党建思政

喜报|我院学生作品《颅内花园》获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短片单元最佳视效奖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4-05-25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发表时间:2024-05-25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开设“AIGC电影短片单元”竞赛,旨在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工业中的应用与创新性探索,更好助力我国影视工业的变革与发展。

自2024年1月8日启动全球征片,至3月31日截止,组委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报名参赛作品近430余部。

4月25日,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短片单元荣誉盛典在京举行。在入围的23部作品中,最终角逐出最佳影片、最佳创意、最佳视效、最佳美术设计、最佳人气五项单项奖。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尉浩参与导演的作品《颅内花园》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短片单元最佳视效奖。同时,他为另一部入围短片作品《蜕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片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短片单元优秀奖。

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尉浩接受央视采访

尉浩在颁奖典礼上分享感言

颅内花园|FORMER GARDEN

《颅内花园》是一段发生在内心深处的反思之旅,通过主角的内心独白和象征性的视觉隐喻,不仅追溯了主角家乡的历史,还深入探讨了记忆在我们大脑中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和对世界的理解。创作团队致力于开发新兴影像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潜力,本片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和点云技术,来描绘人脑在进行重构回忆时的场景。

将场景空间进行扫描后在blender中进行特效制作

使用Luma AI等扫描工具对现实空间进行扫描并获取空间数据

蜕  化|EXUVIATE

本片采用点云技术和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讲述了在世界上最后一家电影院被搬进博物馆、传统电影已经成为了历史,而诞生在世纪之初的主人公在弥留之际对媒介经验的回溯以及对电影的旧忆,探索了思维过程的可视化表达,力图讨论在生成影像和个人化媒体设备的背景下,传统电影在观看模式、身体经验和人类情感当中无法代替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