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首页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美丽中国研究院“景德镇协作中心”正式启动

作者:美丽中国研究院   编辑:陈舒婷   来源:美丽中国研究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5-02

作者:美丽中国研究院   编辑:陈舒婷   来源:美丽中国研究院    发表时间:2025-05-02

5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景德镇协作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举行。“景德镇协作中心”为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三方共同设立的校企合作项目,将以“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为核心,打造六大实践模块:从文化战略规划到世界手工艺术图书馆、世界手工艺术美术馆以及体验中心的体系化建设,从春秋大奖的学术策动到视觉系统的全域设计,逐步构建世界手工艺术的学术高地、产业平台与传播枢纽。合作不仅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更是艺术赋能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

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标杆,以“传统活化、产业升级”为使命,构建了集创作、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手工艺术生态;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扎根瓷都,以“职教融合、艺科共生”为特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美术学院始终秉持”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精神,在艺术教育、学术研究、社会美育等领域深耕不辍。三方的携手,正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徐辉,陶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理事长刘子力,景德镇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皓,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督导专员伍恒光,校长冯小苏,陶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熊洪华,陶邑文化公司董事长洪书城,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教师代表,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教师代表,陶邑文化公司、陶阳里景区公司代表等出席开幕式。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副校长赵文国主持开幕式。

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徐辉讲话

徐辉指出,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手工艺术以其不可复制的温度与灵魂,不仅是对抗同质化的文化堡垒,更是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原乡。它所承载的,不仅是精湛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陶文旅集团三方携手,以“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为引,恰似三股文明源流汇聚成川,必将激荡出澎湃的创新动能。三方的合作,正如窑火与瓷土的交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碰撞,更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多维共振。协作中心将以“星图计划”为引,绘制手工艺术发展的璀璨星河,这不仅是为景德镇打造文化新名片,更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独特力量。

徐辉表示,景德镇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协作中心建设,以政策为笔、以服务为墨,在资源对接、平台搭建、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合作项目保驾护航,让千年瓷都的窑火,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讲话

韩绪指出,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手工艺术的匠心精神与个性化表达,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生活与艺术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手工艺术的创新发展也面临着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激活传统基因、如何以艺术之力赋能城乡发展等新的命题,需要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模式去探索实践。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艺术智库、公共美育、社会创新”为使命,推动艺术与城乡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地方协作中心的落地,是研究院践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步。作为连接学术与产业、传统与当代的枢纽,协作中心将以三个维度重塑手工艺术的未来:深耕学术,激活传统,构建“传统工艺当代转化”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培育生态,赋能产业,打造“教育一创作一市场”的闭环生态,让手工艺术从作坊走向生活,从地域走向世界;美育大众,服务生活,让艺术走进百姓、浸润社区,助力景德镇建设“世界手工艺术之都”

韩绪希望“景德镇协作中心”能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合作模式,以一种“无界融合的集成式工作站”的方式,构建“产学研”共生体,将三方的核心资源转化为创新能量,打通从技艺研发到产品孵化、从课程设计到职业认证、从文化消费到国际传播的全链路闭环。期待三方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携手书写手工艺术的当代篇章、绘制“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让景德镇成为全球手工艺术的“引力场”,与世界文明展开对话。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陶文旅集团总经理熊洪华,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校长冯小苏代表三方现场签约,徐辉、刘子力、韩绪、伍恒光、梁宇上台见证。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梁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理事长刘子力共同为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景德镇协作中心”揭牌。

当天下午,“景德镇协作中心”的三方代表于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美术馆围绕如何有效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及“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的核心工作举行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主持。

座谈会现场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民艺馆等专家和教师代表围绕“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的各个板块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创设和部署。座谈会还连线了南京艺术学院王克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李妍枫、策展人卢川,围绕“景德镇大奖”“国际工作站”等国际性学术活动及国际传播展开交流。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数字传媒学院院长吴天麟、陶瓷工艺学院院长徐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熊勇勇、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郑志巍,陶邑文化公司总经理刚好,陶阳里景区公司董事长华婧作代表陶文旅集团作了相关介绍。

座谈会上,韩绪重点阐述了“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的实施路径,强调要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立足“人与造物”的核心理念,构建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针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韩绪提出要突破传统模式,打造集书籍、材料、工具及全球手工艺资源于一体的“活态”空间,结合数字化技术强化体验属性,构建软材料、全数据、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场景。刘子力着重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合作中要注重地下空间与情绪体验的融合设计,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与功能品质。同时,优化传播矩阵,以“青春之旅”等特色主题强化项目精神内核,扩大社会影响力。梁宇系统回顾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经验,表示将通过建立协作中心,整合多方资源,采取节点式推进策略,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最终形成可推广的“景德镇模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实践范例。

未来,景德镇协作中心将以“世界手工艺术星图计划”为引,绘制手工艺术发展的璀璨星河:通过学术研究,深挖传统工艺的文化精髓,让历史的智慧照进当代;依托资源整合,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搭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聚焦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培育兼具传统技艺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赋能,让手工艺术真正走进生活、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