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工业设计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4-06-02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工业设计学院 发表时间:2024-06-02
2024年6月2日,一场汇聚设计界精英与青春力量的盛会“‘10x10x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举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武长虹,工业设计学院、校团委、研创处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本次发布会。 该计划缘起于DIA绍兴柯桥,2022年在DIA颁奖典礼上面向全球发布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2023年在浙江展览馆成功举行第一回设计发布会,2024年在良渚校区成功举行第二回设计发布会。
该计划是DIA作为学院奖反哺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的实践平台。本届发布会吸引了华为、安踏集团、吉利汽车、科大讯飞、阿里国际、支付宝、德赛西威、顾家家居、浙江金色年华养老服务集团、涂鸦智能、西子商业服务集团、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海新睿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爱斯基摩人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浙江图灵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等55家企业的代表嘉宾共襄盛举。
“10×10×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2024成果发布会现场
该计划从设计到研究,从教学到就业,以“政、产、学、研、工”五位一体教育范式探索为核心,在近50组设计作品中通过层层遴选,正式发布14组设计作品,并对12位优秀企业导师进行了表彰。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致辞
韩绪充分肯定了“10x10x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青年设计共创计划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10×10×10”的10是一个泛数,他期待该项目能覆盖更大的范围,能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共创计划中,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板块下共同擘画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设计作品。韩绪强调,面对企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学院应将需求转化成两种具体的模式:解决目前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开展当下看似无用但却具有长远意义的项目。在全球经济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崛起的大环境下,探索校企合作新范式、开拓产教新融合这一产学研新实验仍需努力,期待有更多具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设计成果。
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武长虹致辞
武长虹认为,工业设计是产业的前端、价值的高端,在中国企业出海的路上离不开工业设计的助力。期望本次活动能成为架接企业、政府、高校的桥梁,更好地辅助工业设计将良好的成果转化为优质的生产,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同时,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产学研一体化新教育范式探索,诚挚地邀请更多企业的加入并祝贺本次活动的成功。
发布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教师徐望霓主持。
工业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征、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为优秀企业导师颁发证书
安踏集团-创研工作室高级总监郑永先、顾家家居内销功能沙发负责人唐武江、科大讯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设计部经理杨松全、科大讯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设计部经理杨洋、德赛西威产品规划与创新模块产品经理姚瑶、添可工业设计中心-用户体验设计部技术经理覃梦鸽、涂鸦智能产品设计总监钟玉根、涂鸦智能高级工业设计师刘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GC业务-智能工具负责人樊宇、阿里云体验设计专家胡骏、支付宝设计部高级工业设计专家张铭伟等12位企业导师被评为优秀导师。
“阿里云”的体验设计、“吉利汽车翼真开发研究院”、“杭州全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及“盖贝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进行了引才计划现场宣推,助力高质量就业。
“10x10x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合影
“10×10×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发起人中国美术学院王昀教授认为设计发布会的实质是在探讨一条不同于美术作品展览的艺术价值赋能与转化之道,新青年们日益呈现“活力、融合、开放”大设计视野下的整体面貌和创新格局,互为激发,携手共进。在长达半年的校企深度合作中,导师们与学生并肩前行,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成长。这种共同创作与陪伴的教学模式不仅加速了学生的专业成长,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下,设计开放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只有不断汇聚多元的思维与智慧,才能为设计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与创新。
开放创新,无墙国美,以高校创新资源与全球工业资源为连接,以毕业创作为载体,2025“‘10x10x10’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全球邀约正式启动!
“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会议”在良渚校区17号楼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与杭州市商务局联合举办,会议聚焦“政产学研用”的设计模式创新,共同探讨设计教育、设计产业、设计出海等时代重要命题。
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武长虹提出学院与政府、企业联合共建“政产学研用”基地,各方共同推进工业设计事业发展,以设计创新赋能并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做强做大。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值得延续、富有成效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对于推动工业设计与国际化产业战略的创新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会议现场
创新设计作品发布
第一组
项目名称:ING多样化坐姿动态自适应单椅
项目成员:华嘉羽、蒋竹君
指导教师:章俊杰
企业导师:唐武江、陈旖旎
第二组
项目名称:WashN‘GO 模块化自助洗车设备
项目成员:张睿哲、胡乐祺
指导教师:张煜
企业导师:覃梦鸽、周维明
第三组
项目名称:MetaCanvas元宇宙画布
项目成员:方钰婷、周依依
指导教师:高凤麟
企业导师:山识、子拓
第四组
项目名称:超人密码—中小学智适应体育教测设备
项目成员:张乐怡、张旭
指导教师:满锦帆
企业导师:杨洋、杨松全、诸臣
第五组
项目名称:2050幻界轨迹
项目成员:张雅、魏馨怡、胡佳澄
指导教师:吴佩平
企业导师:甄铖、唐瑞睿、姚瑶
第六组
项目名称:字在诗
项目成员:杨嘉欣、金玥
指导教师:陈异子
企业导师:焦彦宁
第七组
项目名称:Memoney心愿银行
项目成员:马思瑶
指导教师:陈异子
企业导师:米九
第八组
项目名称:Bio shade——智能自主性微藻生态屏障设计
项目成员:金佳子仪、朱星樾
指导教师:刘佳睿、王菲、卫巍
企业导师:钟玉根
第九组
项目名称:偕童行者POPA——移动可穿戴微型机器人
项目成员:胡慧、唐祯
指导教师:王琛、王菲、武奕陈
企业导师:焦彦宁
第十组
项目名称:Flowform 时空绘影
项目成员:陈楚怡、吴雅婷
指导教师:刘佳睿、王琛、王菲
企业导师:胡骏
第十一组
项目名称:蔚蓝计划-无限构建
项目成员:陈涛、丁浩
指导教师:刘佳睿、卫巍、王菲
企业导师:赵允
第十二组
项目名称:桩生道骨
项目成员:余引恒、曾思琦
指导教师:王菲、刘佳睿、卫巍
企业导师:郑永先
第十三组
项目名称:ZEEKR METABOLISM VISION 新陈代谢都市出行愿景
项目成员:谢宇
指导教师:James.B.Hope
企业导师:Robin Wöhr
第十四组
项目名称:DIALOG GT-300 Alfa Romeo 复古电动GT跑车设计
项目成员:刘浩杨
指导教师:James.B.Hope
企业导师:张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