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首页活动

活动

“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在孔子博物馆开幕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阅读:    发表时间:2024-09-24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发表时间:2024-09-24

近日,由孔子博物馆、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主办的“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在孔子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系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致敬孔子——全省百项文旅活动”之一。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教授,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磐安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远志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名誉馆长杭间教授,磐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威良,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景亮,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凡波,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国际设计博物馆负责人,磐安县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专家学者,孔氏后裔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出席展览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讲话

金一斌表示,“礼失而求诸野”,这是孔子当年用来说明在历史深处,寻觅中国文化道统时,作为“乡野”的民间文化,蕴藏着可供发现的巨大价值。榉溪村作为“婺州南宗”的发祥地,不论是作为孔氏后裔的传承这一身份,还是作为一个经过迁徙的中国传统村落,都具代表性,是值得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典型案例。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文化创新创造的“国家队”,将榉溪村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线索,以传统礼仪为切入口,将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整理、活化、教化,形成“榉溪文化十八禮”。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案例。

在中国,像榉溪村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还有很多,他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榉溪村——继承了儒家文化的精髓,传承、活化、发展了儒家文化;又将儒学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解锁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既让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活态传承、又让乡村振兴得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14年、2018年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美育精神”两个重大的时代命题,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抽象、理性的概括;中华美育精神是对美学的现实呈现。“榉溪十八禮”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丰富;“榉溪十八禮”是生动的田野美育、在地美育,是对中华美育精神的生动呈现。

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致欢迎词

郭思克提到,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巩固和深化与磐安县的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通过深入挖掘两地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全面阐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为共同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磐安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远志致辞

陈远志谈到,无论山高水远,传承的纽带从未断裂;历经30余代,儒家文化与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在榉溪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婺州南孔,人文榉溪。通过此次展览,观者不仅能够见证婺州南孔的“根”与“魂”,还可以体悟千载儒风的坚守与传承。这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文化盛宴,展示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与生命力。

本次展览,将“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作为基本线索,汇集200余件组作品,近30个案例,通过“文脉与传承”、“绵延与生活”、“致敬与精神”三个篇章,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转化。同时,“安土重迁”“慎终追远”“礼敬上苍”等“榉溪十八禮”总结,使婺州孔子后裔的生活故事、精神文脉,得到生动呈现。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婺州南孔,人文榉溪。通过此次展览,观者不仅能够见证婺州南孔的“根”与“魂”,还可以体悟千载儒风的坚守与传承。这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文化盛宴,展示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与生命力!

主办单位:

孔子博物馆

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承办单位:

磐安县盘峰乡人民政府

磐安县榉溪杏坛书院

协办单位:

山东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学术顾问:

杭间

郭思克

学术主持:

连冕

艺术总监:

张春艳

策展人:

刘一蓝 卢震 魏梓伦

展览总监:

陈江 陈楚楚 上官茂峰

执行策展:

采方山 孔国军 谢俊瑶 钟声 宋山山

  项目协调:

孔子博物馆团队 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人民政府工作团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