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首页活动

活动

50岁“艺术新生”,在美院重写人生脚本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6-23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    发表时间:2025-06-23

6月23日,“淬炼成金”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夏季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展在全山石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主办,全山石艺术中心协办。共展出了国美高研结业班同学的350余件作品,涵盖书法、山水、花鸟、人物、油画、素描、岩彩、插画、壁画等门类。

13382403224fcefbd7a02246dfc0080d620d5d32

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夏季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展现场

这场平均年龄高达50岁的特殊毕业展,正见证着中国艺术教育的新范式——重启人生的退休教师、刚刚卸甲的企业高管、裸辞的互联网设计师、搁置百万粉丝的美育博主……在“35岁危机”席卷职场的当下,这群跨越职业与年龄边界的艺术朝圣者,正以终身学习的姿态,在水墨丹青中重写既定的人生脚本。

 

她用绘本治愈女儿与自己

adf5e670122ca2f9891930474d61c64e7e558c19

在全山石艺术中心三楼环形展区展出的绘本作品《大猩猩阿力》,是刘晶晶首部绘本创作,亦是她裸辞、带着女儿辗转迁徙、三度赴杭求学的真实人生写照。刘晶晶来自插画与绘本高研班,也是二度回炉深造的老学员。

82ed883e5fb4a720a8eea34a8af05983cc63852a

刘晶晶布展工作照片

2018年,她不愿在前公司安于现状,深感设计经理的职业天花板有限,加之在业务导向型公司中,以设计改变世界的热情难以施展,毅然结束了十年的互联网职场生涯。

辞职后,国画为她打开了新世界。“中国美院的进修时光里,在《韩熙载夜宴图》前临摹时,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气韵生动’,这和我做UI设计时的精确数据完全是两种生命状态。”

6ada1790f05c1b90d984ed7db947116f8990fab1

绘本作品《大猩猩阿力》

命运的转折总在意想不到时到来。

2023年初,女儿确诊抽动症的消息如同晴空霹雳,彼时正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探索的她,遭遇着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市面上许多机构把艺术变成了技法竞赛,这和我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带着女儿遍访名医的过程中,“人智学教育”的概念进入她的视野,而更关键的转机发生在考察杭州某创新学校期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罗杰·米罗的工作坊上,当她迟疑地说出“我也有创作绘本的想法,但是……”时,那位巴西插画大师直视她的眼睛:“去掉‘但是’,你的书名应该叫《我有一个想法》。”

dd45d8a48db8d35b6fd70b81fd5099aa0a2ff7fd

见到最喜欢的韩国插画家白希娜

这句话彻底激活了她蛰伏的梦想,2024年秋,中国美院绘本高研班的录取通知书飘然而至。在这里,她的“艺术迁徙”获得系统支撑: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奖展览的策展经历教会她用国际视野理解叙事逻辑;欧洲游学时,在博洛尼亚插画展上的见闻以及身边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状,更让她坚定了“绘本疗愈”的未来创作方向。

 

像素屏幕困不住矿物之光

当屏幕上《逆水寒》唯美的游戏地图吸引着千万玩家时,其幕后设计师之一的严华,却在去年夏天按下了职业暂停键。这位拥有17年资历、参与过《星际迷航》《暴雨》等大作的3D美术师,将网易的高薪职位留在身后,一头扎进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的课堂,只为重启心中从未熄灭的绘画之火。

d8861e11c71e771e873e853e6588dd0266a89d09

严华毕业作品《不内耗》

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的科班出身的她,毕业后即被现实的引力拉入了彼时方兴未艾的游戏行业。从初代主机游戏到现象级网游《逆水寒》,严华用17年时间,以“3D美术师”的身份在虚拟世界里构建视觉奇观,其设计的唯美地图成为玩家心中的经典。

但画布与颜料的召唤,从未停止。当岩彩画班王雄飞教授发来一张敦煌矿物色谱图——屏幕上,天然矿物那厚重又飘逸的肌理所折射出的璀璨光泽,与她内心深埋的艺术爱意瞬间共振。递交辞呈的那一刻,她完成了从“数码像素”向“天然矿物”的决绝转身。

重返校园,每天沉浸在作画与图书馆的宁静中,她找回了久违的纯粹。更令她惊喜的是高研班汇聚的“跨界星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装设计师、插画家、大学教授……这些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不约而同地为艺术按下暂停键。

班主任王雄飞教授精心构建的“大师天团”,则让严华的岩彩之旅深度与广度兼具。90高龄仍笔耕不辍的日本岩彩泰斗市川保道、天雅岩彩创始人俞旅葵、“仙气与反差萌”并存的白云浩、创作能量爆棚的盛馨逸、从一叶绘巨作的牛朝、画面灵动的李翰宁,以及被同学们戏称为“合照机器”的工笔名家孙震生……这些德高望重的导师们倾囊相授。

这一年的蜕变,不仅发生在严华自身,更悄然浸润了她7岁的女儿。小姑娘不仅热衷涂鸦,更将“明度”“饱和度”“虚实”“故事性”等专业术语挂在嘴边,认真讨论色彩搭配,并立志成为一名画家。“看着她的小模样,那种欣慰难以言表。”严华感慨。

从虚拟世界的“造境者”到岩彩艺术的朝圣者,严华用行动诠释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在没骨花鸟中滋养两代生命

在没骨花鸟画室里,身怀六甲的李娜正凝神运笔,晕染荷瓣。对她而言,这趟求学之旅,不仅是对艺术的朝圣,更是一场滋养两代生命的独特修行。

69c322ebb59459105083589dd2b799294d010405

李娜毕业作品《静谧》

来自河北保定的李娜,自天津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绘画便成为她生活的核心。与先生共同创办工作室,专注于线上美术教学,她的真诚与专业赢得了百万粉丝的信赖。“这份信任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李娜坦言,作为教育者,她始终渴望汲取更深厚、更地道的艺术养分,方能不负学员期待。

正是这份责任感与对艺术的敬畏,促使李娜在去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下部分工作,进入中国美术学院高级研修中心,成为没骨花鸟画高研班的一员。

81efb34ae0434606ce38da68ed0c7f43598b330e

李娜与毕业作品《静谧》

更特别的是,她选择在孕育新生命的特殊时期踏上这段旅程。“身体虽有不便,但学习的渴望反而更强烈。我想,在宝宝成长的同时,我也能在顶尖殿堂里沉浸学习,把最精髓的东西吸收进来,未来转化成更好的课程分享给大家。也让肚子里的孩子,早早感受这份笔墨的滋养。”这份双重期待,让她的求学之路充满了别样的意义。

 

源于一次“陪读”的丹青修行录

王伟的身份有些特别——她是一名研习周易、奇门遁甲、风水命理多年的传统文化探索者,常年与古籍卦象为伴。然而,在她的心底,始终潜藏着一份对国画山水朦胧而执着的向往,只是碍于“门外汉”的自谦,未曾轻易涉足。

踏进中国美术学院元画山水高研班,对王伟来说,源于一次“陪读”。

86dcb323636c254a4aa31e8671ff0deaf0976a3e

王伟与毕业作品《朝山图》

作为陪妹妹求学的零基础“编外学员”,她最初面对宣纸、笔墨时,内心满是忐忑。看着同学们流畅运笔、挥洒自如,自己却连构图、设色都毫无头绪。如今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绘画早已超越技艺学习,成为内心修行的道场。“每当执笔,浮躁渐消,仿佛与古寺山水、与历代画家隔空对话。”更意外的是,学习一年后,她在朋友圈晒出习作,本只想记录成长,却意外收到许多朋友的喜爱,甚至卖出了6幅,收藏者留言:“比风水罗盘更见天地。”  

最奇妙的顿悟发生在敦煌写生夜。当她在月牙泉边以赭石临摹北魏飞天时,突然参透《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的真谛:“山水画留白处的‘无’,才是万物运转的枢机。” 

 

从拍卖槌到矿物颜料的青绿摆渡

出身杭州书香世家的徐政红,自幼浸润于翰墨——父亲精于书法篆刻,伯父则是国立艺专(中国美院前身)学子。曾经与美院失之交臂,命运却将她引向另一条艺术之路:在拍卖行业深耕20余年的她,经手过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仇英《桃源仙境图》等传世名作。“指尖划过千年绢帛的温度,总在提醒我东方审美的璀璨。”她坦言,当中国美院青绿山水高研班的招生信息出现时,“就像迟到的命运钟声,必须全力奔赴。”  

faf3a1ea134b187e1bc29744727b759a143c64b9

展览现场

这份对青绿山水的痴迷,源自其血脉里的东方基因。“唐宋的青绿,是敦煌飞天的华彩,是《千里江山图》的青春勃发。我想告诉世界,中国画不止有水墨氤氲,也曾这般绚烂张扬。”在美院课堂,她以“双学士”(同期兼修花鸟班)身份钻研矿物颜料特性,从敦煌壁画勾线技法到天台山云海造境,重启了人生第二场美学革命。  

从拍卖槌到画笔,徐政红以青绿为舟,摆渡至生命的新岸。

 

从文化使者到美院学徒的笔墨新生

在墨西哥城孔子学院的展厅里,周露曾无数次向海外观众解说《富春山居图》的笔触奥秘;而今,在中国美院花鸟班的临摹台上,这位65岁的白发学员正俯身研习恽南田没骨技法,宣纸上晕开的胭脂色,终于从记忆里的文化符号变成指尖的温度。

4f8b5202add09b00911fea3a27beb94e54226757

周露与毕业作品《荷塘清韵》

作为书法大家沈尹默的曾外孙女,周露的血脉里流淌着百年艺术基因。童年记忆中的文房四宝,在异国他乡化作文化传播的种子——15载侨居岁月,她以墨西哥侨领身份架设文化桥梁,她也是墨西哥华星艺术团的副团长及艺术编导,参与策划多场文化艺术活动。但当聚光灯暗去,这位文化摆渡人始终怀抱遗憾:“解说历代名作时,我更像转述者而非亲历者。”

2025年初春,周露以花甲之龄叩开中国美院高研班大门,成为花鸟综合班的学员。教室后排的专属画案上,老花镜旁斑竹笔洗折射着窗外的湖光——“国美是滋养大师的圣殿,潘天寿、吴茀之诸位先生都曾在此传承文脉,我要补上迟到的必修课。”面对旁人惊讶,她笑得坦然。

“老师常执我手校正执笔角度,就像教孩童开蒙。”周露特别珍视这份“归零”体验。课间总举着手机录制教学视频,同步分享给海外艺术社团及海外线上平台。

852eae1e9861bb192d992c73f3c6a1ec73831fdc

126562aa4d22635922c1c160af23ef14fa70fa94

e233516e3382dfa2c08c5a0ba720b3ba67d52ed0

 展览现场

这些看似非常规的学员样本,实则深刻折射出当下美育供给体系正经历一场结构性的变革。中国美院高研班招生数据显示,今年课程报名人数增长率达到了233%,学员平均年龄高达50岁,跨界学习者比例占总人数的30%,他们来自科技、金融、医疗等多元行业背景。

中国美院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对此现象表示,国美所推动的终身教育,其核心宗旨远不止于技艺传授,而是致力于为不同人生阶段的学员提供一种浸润于艺术之中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持续的艺术实践与审美熏陶让学员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深层的情感滋养与有效的心灵疗愈,最终引导他们在艺术陪伴下,不断探索并成为内心更丰盈、生命状态更完善的自己。

57a2e459409f7e529b19f6388ef5939b7882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