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发展路
取消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一流建设踵事增华

作者:王宁逸 编辑:赵雨岑 发布时间:2020-11-20

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是国内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艺术教育机构。建校之初,学校就站在中国艺术教育的制高点上,思考和探讨时代与民族对艺术教育的冀望。1928年6月,国立艺术院在当时的组织大纲里提出了学校的宗旨——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九十余年来,这三项宗旨始终贯穿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强有力地塑造着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艺术史和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史。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并明确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学校现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文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双获A+评级。学校举办“大学望境: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周年”特展,意在号召中国美院全体师生,顶起中国艺术研究与教学最高水平的辽阔天宇,立足浙江文化大省快速建设的广袤大地,将这“顶天立地”作为我们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回顾过去的五年,学校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开拓创新,扎根中国大地、高举发展旗帜,持守“大学望境、人民之心、哲匠精神、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以“中国方案,国美模式”谋划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走出了一条“建设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育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国美之路”。

一、铸就学科“高地” 勇攀发展“高峰”

践行“国美模式” 探索高等艺术教育内涵式发展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内涵建设,聚力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彰显学校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立足世界一流视觉文化学科群的特色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四通深化”为特征,践行立德树人;以“视觉东方”为旗帜,谋划学科自主发展;以“哲匠精神”为标杆,构建国美价值体系;以“人民之心”为初心,铸炼美术创作高峰;以“美美与共”为策略,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不断优化学科建设策略,厘清学科逻辑、深耕学科内涵、优化院系结构,明晰和深化每个学科的核心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向,以“五学科十+学院”的新格局夯实学科组织架构,在“全球—本土”的视野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提升学术高度和社会贡献度,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建设之路。

打造学科“至高点” 树立艺苑标杆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2020年,顺利通过“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评审,专家组对学校以人文精神为引领的特色建设思想与丰裕饱满的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美术学、设计学双获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全国并列第三)、戏剧与影视学获B+(全国并列第六),学科评估成绩位居全国艺术院校榜首、浙江省属高校榜首,进一步夯实了美院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中的标杆地位。

聚焦视觉艺术东方学 回应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核心命题

构建“视觉艺术东方学”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传播体系。推动视觉艺术东方学学科群的协同发展,形成东方学知识群落,“中国画学研究”“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等3项国家社科重大规划课题立项;出版《中国历代绘画流派大系》等“视觉东方”系列专著50余卷册,其中《中国佛教石经》(8卷)获“沼田智秀图书奖”,大型图像志《中国》作为中宣部主题出版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赠礼。以东方学课程体系建设支撑人才培养,建成东方学特色课程117门(研究生课程45门、本科生课程72门);集中打造中国画、书法篆刻、中国水印版画、东方雕塑、东方图案学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金课”。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树立中国形象,搭建中国画双年展等重要双三年展平台10余个,举办“山水宣言”“东方来信”等重大学术活动30余项;完成《中国村落》《中华竹韵》《丝路行者-鸠摩罗什》等文化专题片制作,其中《中国村落》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及第30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电视纪录片提名,获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提名。

以九秩校庆为契机 全面呈现“国美之路”学术标杆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建校九十周年大展”,集中展现“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出版《国美之路大典》(17卷43册),系统梳理美院各学科、专业的学术脉络,全书近1750万字、2万余图版,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学术梳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成功开馆并举办“生活世界——馆藏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展、“迁徙的包豪斯——‘包豪斯百年’全球系列巡展”等学术专题展。聚焦全球艺术教育前沿问题,举办“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论坛”、“危机与潜能:国际美术学院院长论坛”、“感受力的贫困:中美艺术教育论坛”,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哲匠之道: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展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未来媒体/艺术宣言”特展。举行建校90周年庆典大会,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凝聚校友力量,寄望百年发展。“一典、一展、一馆、一会”等系列学术活动浓缩了九秩国美的辉煌成就,引发了国内外艺术教育界对“国美模式”的探讨和关注。

二、铸炼金专金课 凝练标杆课程

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四通”(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人才培养为目标,持续深化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内涵,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工作室、实验室、研究所“三环”贯通的教学教研组织结构,扎根中国大地,以乡土为学院,以丰富而鲜活的中国社会为课堂,深化我校“直面乡土、联通社会”的实践育人传统,培养能深入生活最前线、深度参与社会建设进程的艺术人才,“千村千生”实践育人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被央视报道。推进招生考试综合改革,实践“互联网+招生”的实时网络远程考试方式,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美术类校考新形式;启动创新设计学院建设,首次试点在普通类批次招收工业设计专业,实行工科、理科、艺科混合培养机制,推动学分制、三学期制改革。优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入选“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评“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深挖学科专业优势 积极投入“双万”建设

将研究与创作转化为教学资源,积极推进人文通识、专业通识、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更新,鼓励线上线下与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探索。本科强化技艺与方法的训练,硕士强调艺术语言的研究与开发,博士强调学科本体的立论和创新。我校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学科评议组委托,主持编写了全国美术学一级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美术语言研究”课程建设指南。制定并实施“双万”建设规划,以“铸金炼课展-哲匠金课奖-国美金教材”的建设路径,反复凝练本科和研究生核心课程,推进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培养方案的优化。近两年,我校举办的两届“铸金炼课——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成果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领国内艺术院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在首轮双万建设中,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媒体创意与策划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教育实践成果荣获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基于专业链状工作坊的工艺美术创新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为本届全国艺术类高校唯一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哲匠精神引领 引育天下艺才

以“崇德尚艺”为核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清正教风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师德艺德“一票否决制”。以一流艺术家和一流教师的双重要求,担当人类灵魂“双重工程师”的使命,举办“美师讲习所”“良友讲习班”,坚持“四个相统一”,将师德师风内化为每位教师的日常,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强化社会担当,连续多年与新疆阿克苏、四川西昌、浙江仙居、开化等地开展结对帮扶,选派骨干教师与优秀青年教师前往挂职,在服务社会中熔炼才干,锤炼品德。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

以“哲匠大奖”为标杆 引领一流队伍建设

持续打造以“哲匠奖”为标杆的国美人才荣誉体系,凝聚国美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形成以同道交心为特质的“国美人”的群体品质;持续实施“领航人才支持计划”,围绕学科专业构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建立领航人才团队40个,以此深化团队梯队建设;以“优秀青年学者培育支持计划”为抓手,稳步推进“70后、80后、90后”人才队伍建设;以“视觉文化东方学”“新人文教育体系”两大重点攻关任务为牵引,吸纳人文社科的青年博士进入博士后项目,增强学科交叉研究力量,实现我校一流学科的内涵式增量发展;以高水平研创平台建设为路径,提升青年教师研创能力,依托中国画与书法传承与传播创新平台,吸纳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共同参与学术工作。新增“四个一批”“万人计划”“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5人(9人次);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校教指委主任1人,副主任委员4人;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1人当选全国文联副主席、第九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3人当选为中国美协理事会理事。获评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1人,获“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称号1人。2人获Tau Sigma Delta建筑与综合艺术荣誉学会2019年度金质奖章。2名教师入选奥斯卡评委会成员。学校获首届杭州金巢奖。

以“优化机制”为抓手 强化导师团队建设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优先落实一流学科专业导师配备,实施培养质量与招生数量挂钩的机制。创新人才政策,集聚优秀艺术人才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以“柔性引进”方式,先后引进了尼古拉斯·彭尼(Nicholas Penny)、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丹尼尔·布朗(Daniel Brown)、乔恩·怀特利(Jon Whiteley)、镭昂(Burkhard Leandre )、助川刚、渡边诚等63位国际知名学者和艺术家,参与项目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拓展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四、拓展无疆国美 传播中华文化

贯通内外资源 构建优质特色国际伙伴圈

依托优势专业,以“一院一品一世界”的策略,打造“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作品展”“杭州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双年展”“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国际跨媒体艺术节”“CAA国际版画三年展”“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等一流国际学术共同体,建立了国际纤维艺术联盟、跨媒体国际、CHC国际设计工作站等20余个国际化平台。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作为唯一的中国艺术院校,先后加入北美高等艺术院校联盟(AICAD)、欧洲艺术院校联盟(ELIA)和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Cumulus),新增62所优质国际合作伙伴,新增续约合作协议84项。

立足国际前沿 深化国际化教学内涵建设

全面实施师生海外研修扶持计划,拓展海外研修渠道,在德国柏林等地建立教学基地,逐步形成连接巴黎、柏林、汉堡、苏黎世、旧金山各地的“国际研学”网络。持续推进中国文化艺术来华留学教育基地建设。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德、法等著名艺术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3个。2018年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联合双学位硕士项目”完成第三届招生。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类全英文专业“中国当代艺术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已完成第四届招生。五年来,共开设207个国际化课程,209个国际工作坊,邀请国际学者专家举办了393场学术讲座。

聚焦国家需求 推进文化传播力建设

全面推进文化传播力建设,以艺术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构筑多层次多渠道中外人文交流体系,国际学术平台和学术共同体阵列基本成型,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海外网络传播力位居内地大学前三。以“艺术使馆”的理念持续开展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完成和推进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驻土耳其大使馆和驻以色列大使馆等艺术品陈设项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搭建高端平台,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以书法为纽带与日本岐阜女子大学保持30余年的友好交流,持续35年开展美国加州中国书画研习团项目,书写了民间艺术交流的佳话。聚焦全球艺术教育前沿问题,举办“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论坛”“危机与潜能:国际美术学院院长论坛”“感受力的贫困:中美艺术教育论坛”,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哲匠之道: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展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未来媒体/艺术宣言”特展等系列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学术活动,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主办2019年欧洲艺术院校联盟(ELIA)领导人峰会、“首届中国高等艺术国际化建设论坛”等会议,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工作搭建交流平台。打造中国画学、中国书法、中国水印版画、中国山水画史等7门教育部国际化在线课程,以“视觉中国”推进中国书画海外传播工程,建立国际办学网络和海外文化传播体系。

五、扩大办学格局 提升治理能力

营建良渚校区 形成“两山两水”办学格局

2017年7月,学校与余杭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2018年,在建校9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开工奠基。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任总设计师,校区占地面积483亩,总投资额为9.7亿元,建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一期一标计划2021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一期二标段计划2022年8月竣工。良渚校区既是学校激活设计教育最前线的辟新之路,是发挥高校创新驱动能量的拓展之举,也是冲击设计学国家一流学科的重要举措。学校按照“南山优化、象山完善、良渚开拓、张江转型”的战略布局,深化“十+”学院空间改造,有序推进校园建设。近五年,新建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南山学生公寓的建成,结束了南山学子长达15年寄宿校外的历史。生活区二期建设工程于2019年开工建设,艺术大院于今年9月提前交付使用,剩余部分将在2021年4月竣工。

建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夯实“四馆一体”重点美术馆群

2016年《纽约时报》公布了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代表杭州被登上首页。2018年,历时6年时间筹建准备、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中国首个具有西方现代设计原作系列收藏的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与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Kengo Kuma)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一起,成为文化新地标。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正式开馆,标志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民艺馆、设计馆、潘天寿纪念馆”四馆合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建设进一步推进,“馆”“藏”“展”“研”等在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展示教学研创成果、担当核心价值观视觉传播等方面的平台和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

打造“数字国美”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学校积极打造“数字国美”,整体推进浙江省智慧教育综合试点高校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校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深入推进流程优化和再造,推进网上报销预约、线上采购申请和各类项目网上申报等,推动学校管理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建设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和统一数据中心,破除部门壁垒与信息孤岛,完善信息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机制,推进师生信息“最多填一次”。加大人脸识别、电子校园卡等新技术应用,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的获得感。紧紧围绕精密智控,开发健康申报和专属健康码系统,以信息技术全方位助力疫情防控工作。2018年荣获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入选浙江省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高校。

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保障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校友会、教育基金会、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的作用,鼓励和吸纳校友、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参与学校建设。2016年以来,获得各类专项资金9.8亿元用于“双一流”建设,获得现金捐赠及财政配比资金1670万元,收藏校友及社会捐赠珍贵艺术品2693件(套),为推进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今天,我们将一如既往,以激昂的奋斗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意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好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革故鼎新,继往开来,推动十四五期间学校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