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自徐州一中保送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1998年6月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0年9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2002年3月获推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006年1月,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建筑的远程在场》于2007年5月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2年至2008年期间,兼职《时代建筑》(T+A)杂志特邀编辑,曾主持策划杂志2008年3月“建筑与影像传播”专辑;

2006年3月,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视觉文化研究, 2008年9月博士后出站,2009年1月在复旦大学获评副教授资格;

2009年5月至今,任教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作为视觉文化学科带头人,推动中国美术学院视觉文化专业在国内该领域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综合性与实验性,主张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应当把艺、技、众作为异构的三大支点来考察,尤其应当在艺术、技术、诸众所必然构成的张力关系中重新理解现代主义的未竟计划和美学先锋派。

个人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即《建筑的远程在场》(2007)、《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2019);出版译著两部,即《奥斯卡 · 施莱默的书信与日记》(2019)、《包豪斯剧场》(2019);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较具代表性的包括“重读《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的延伸”(2013)、“包豪斯理念的轴心之变”(2013)、“施莱默的现代性与最低限度的道德”(2014)、“阿比 · 瓦尔堡的姿态:图像生命与历史主体”(2017)、“包豪斯剧场的潜能与一段中国实践”(2019),以及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的“The theatrical constellations: Bauhaus potential and Chinese moments”(2019);作为特邀编辑,担任《新美术》2021年第4期“先锋派专题”的策划、组稿和审校工作。

在学术研究同时,持续推进艺术史和思想史的研究法与普遍教学法的实验:2012年发起《包豪斯思想史及其中国谱系》研究计划,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基金资助,由此创办师生共同研习的BAU学社;2017年与独立学者王家浩联合策划“重访包豪斯”丛书,并担任联合主编,该丛书截止2021年已出版美学先锋派文献与研究专著8部;自2017年为学生自组织创办的学术公号“院外”提供专业支持,该公号已在学界产生影响力;近年从学术角度支持各艺术机构与先锋派展出相关的公教事业,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广州美术馆、北京OCAT馆、北京泰康空间、OCAT上海馆、西岸美术馆做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