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态

首页学习动态

学习动态

传唱历史丨记《血肉长城——义勇军进行曲》的油画创作

作者:艺术人文学院   编辑:赵雨岑   来源:艺术人文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4-13

作者:艺术人文学院   编辑:赵雨岑   发表时间:2021-04-13

2008年,杨振宇教授和学生采访了正在进行《血肉长城——义勇军进行曲》油画创作的全山石与翁诞宪两位画家,并撰写了相关评论文章。当时曾节选其中部分文字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2008年,杨振宇(右)采访全山石老师(左),观摩了大量的样稿、小稿和文献材料,一窥《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中的诸多艰难和思想感念

 

传唱历史

记《血肉长城——义勇军进行曲》的油画创作

■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十月金秋,江南杭州满城桂花飘香,著名油画家全山石和翁诞宪承担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正进入了关键性阶段。在可以俯瞰大半杭城湖山的画室里,我们走访两位艺术家,观摩了大量的样稿、小稿和文献材料,得以一窥他们创作过程中的诸多艰难和思想感念。

《义勇军进行曲》,主要是一种民族精神

全山石,生于1930年,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历史画创作上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1960年,全山石从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成回国,就着手创作历史画《英勇不屈》。此后,他运用油画语言表述重大历史题材的代表作品有《井冈山上》、《八女投江》、《娄山关》、《历史的潮流》、《虎门之战》、《不屈的英烈》等,分别成为代表一个时代的油画力作。翁诞宪,生于1945年,曾多次参加各种美展,尤以创作故乡惠安女子系列题材扬名艺坛。此番两强联手,共同承担《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在最终确定了主题思想后,两人并没有丝毫放松,仍如艺术赤子,上下求索。

全山石说:“凭我的经验,历史画的创作,重要的是确定主题思想。一百个艺术家创作同一个题目的作品,可能会有一百种主题思想的呈现。” 接到任务后,两位艺术家就开始搜集材料,做了详细考察,开掘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全山石回忆:“记得1961年创作《英勇不屈》,也是如此。虽然我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历史题材《领袖和群众在一起》(1960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藏)的创作。然而,重现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事件,描述大革命失败这一没有给出特定的具体情节的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当时,他大量查阅历史文献,访问有关人员,并从有关题材的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艺术中寻找灵感。刚开始的时候,画面处理得很凄凉黑暗,黑色恐怖构成画面基调。最终,在研读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一文时,艺术家终于确定了表现的主题,并牵连出具体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决定采用梅尔尼柯夫式的表现方式,以史诗般的纪念碑风格象征性地描绘中国近代史上这悲壮的一页。[1]

全山石谈《义勇军进行曲》创作

时隔近50年后,他又一次面对类似的创作情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抗战时期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诞生后,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为流传,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确定该歌曲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同样不是一个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的历史事件。最初给定的主题是《义勇军进行曲——左翼文艺工作者、左联五烈士》,勾勒的小稿画面就以知识分子形象为核心:构图上前景为音乐家聂耳手持指挥棒的全身半侧像,中景和远景为千军万马的义勇军形象……全山石说:“问题在于,这个虚构的场景以聂耳为中心,是否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主题思想呢?!这值得追问。”

在历史画家的视域中,历史,有时固然不是一个具体的场景,却是我们可以感受的一种精神,一种最初被柏拉图称为pathos,后来又被艺术史家瓦尔堡称为“情念形式”上的经验。两位艺术家意识到,作品要努力超越历史表象,应该直接从被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义勇军进行曲》着手寻求历史形象。用全山石自己的话来说,好的创作状态,总要有“一种激情,一种新鲜的感觉,一种创作的冲动,一种艺术的形象的东西在吸引着你”。

全山石谈《义勇军进行曲》创作

在不断的讨论分析中,两人放弃了以田汉或聂耳单个人物来表现主题思想的狭隘思维,最终找到了新方向:“从一首电影主题曲到成为国歌,传唱至今,《义勇军进行曲》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内涵和更有高度的主题。它催人奋进,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险,不畏强暴,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往无前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永存的民族精神也是这幅创作的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于是,作品确定为《血肉长城——义勇军进行曲》,作品要表现中华民族在危机到来之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歌词中的“血肉长城”落实于人群和长城,足以幻化为艺术形象——这,构成了画面上最具象征性的构图基础。

对此,全山石感慨地说:“主题思想的开掘,正应了王国维所讲的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个中甘苦,唯亲历者自知。”

历史画,一个伟大的艺术竞技场

站在初具雏形的《血肉长城——义勇军进行曲》作品前,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理想正在逐渐展开:天空中大块的黑色,被尖锐的红色有力划开;起伏错落的人们,被一种弥漫着的精神激发,宛如富于结构的墙体;红色的旗帜,绵延的长城,跌宕起无限的时空……对于画家而言,这显然是一场时日持久的艺术创作,他们一定被某种伟大的历史情念深深打动,才能“造化”出如此强烈的视觉图景。

全山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翁诞宪指着桌子上厚厚的一叠图片文献资料介绍:“我们搜集了很多上个世纪30年代的相关图片,反复研读,试图还原田汉、聂耳那个时代的真实视觉形象,尤其是东北地区义勇军的形象。甚至于在义勇军的形象定位上,我们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主题思想确立了,但是油画艺术的逼真性追求迫使着画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象征性状态。翁诞宪说:“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固然要让画面整体上具有一种精神的力度和象征的高度,却不能因为历史事实的虚化来逃避油画媒介的艺术话语。我们也不能只是在图片或照片的层次上来把握和重现历史。”他一边手上拿着一张拍摄清晰,放大了的战争片剧照,“我们特意让电影厂为我们拍摄了很多战争的剧照,他们拿的都是真枪,服装道具也一如当时的历史。但是,这些都只能作为参考。你看人物的衣褶,在照片上,暗处没有了细腻的层次,但油画,即使处理暗部,也一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全山石则进一步指出:“历史画还要求画家同时像一个历史学家一样对题材进行考察,像思想家和哲学家一样进行思考,像诗人一样传达历史时空中流传的诗意……缜密的理性和热烈的激情,以及人之宝贵的梦想,都是历史画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不可或缺。”

的确,历史画是一个伟大的艺术竞技场,它足以充分考量艺术家的全方面能力。法国17世纪建筑家兼作家费利比安(Felibien)就曾指出:“(历史画家)必须像历史学家一样,或像诗人一样,再现人类伟大的事件,再现赏心悦目的题材,进而善于将伟人的美德和最崇高的奥秘隐于传说的外衣之下。”[2] 无怪乎,从19世纪初期开始,历史画就被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奉为最正统、最高贵的绘画题材。全山石笑着说:“在今天,很多画家喜欢避重就轻,不愿意从事历史画的创作,但是,我认为历史画的创作训练极有必要,对艺术家而言,历史画创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全山石 翁诞宪   义勇军进行曲  400×480cm  2009年  油画

全山石随意在书桌上摆放了多张《义勇军进行曲》的样稿照片,给我们指出画面构图的细微变化和他们的艺术追求:刚开始时,画面追求千军万马的动感,强调“前进!前进!进”的效果,数稿后被放弃;旋而坚持绘画性画面的静态,强调“万众一心,血肉长城”的“墙体”效果,因为画面稍显呆板,数稿后也被放弃;再而在整体有力的气势下,追求人群构图的灵动和空间的丰富,逐渐确定了画面……翁诞宪补充说,“北京和杭州的诸多专家也都提出了各种建议,直到今天,画面的各种微调仍在不断进行,随着局部的细化,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这正是艺术创作的挑战,也是其迷人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艺术家很快就达成共识的是,画面整体上要有箭在弦上的张力效果,通过色彩的对比,线条的构成获得画面的力度感。

全山石进一步强调:“历史画的训练,不仅包含着技法上的把握,更是一种综合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画家是历史家、思想家、是哲人、更是传唱历史的诗人。你对历史具有怎样的态度和理解,你就会有怎样的作品。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历史现象的认识和表现,也必然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艺术,是传唱历史的良知和力量

音乐,是全山石一生最重要的爱好,画了一辈子油画的全山石,当初险些与这个终身职业擦肩而过。据他自己回忆,1950年,自幼酷爱音乐的全山石,准备报考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专业。他从宁波出发,途经杭州时,得知当时的国立艺专也在招生,于是改变主意投考美术专业。[3] 但是音乐对他绘画的影响,音乐语汇在他油画中的作用却一直没有消失。在一次中央台录制的节目《意犹未尽的往返——油画人物志》中,全山石说:“虽然学绘画我一点儿都不后悔,但我想,学音乐更幸福,因为音乐的领域比绘画好像更宽,每次听到音乐我浑身都有一种感觉,有时给我一种力量,有时给我一种启示,给我一点儿伤感的时候也经常会有,也会使我流泪。”难怪,他会认为,历史画家也是“传唱”历史的诗人。

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画,正是一次音乐与绘画的相遇,这个作品的创作,交到全山石和翁诞宪的手中,更是一次完美的相遇。在艺术史上,法国雕塑家吕德1836年完成的《马赛曲》浮雕堪称此类经典。这尊《马赛曲》使吕德荣获万国博览会的雕刻金牌奖,并享受终身的荣誉。今天,它已经成为象征人民民主思想的纪念碑。

展出中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出现在抗战时期电影《风云儿女》中,成为影片的主题曲。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全山石和翁诞宪也不停地追问自己,历史究竟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被传唱至今,又该如何能够被现代的人们观看?在今天,它的活力和生命的力量又将如何被我们传唱?如何在伴随着国旗的冉冉上升时,被人倾听?对此,翁诞宪颇有感触地说:“一开始,我们都停留在表现知识分子投笔从戎的主题,钻了牛角尖,总纠缠于表现作词的田汉,抑或重点表现作曲的聂耳呢?弄得有些焦虑。直到后来,我们找到了歌曲传唱的内在力量,才觉得自己有了某种超越的创作状态。”

在略略地静默后,全山石以儒雅而充满激情的语调说:“艺术不仅是技巧和信息,艺术是要以最适合的创造方式表现世界之美,艺术家要有良知和使命感,这也是艺术的力量。我们的这件油画作品,要追求的是一种通过绘画的语汇而达到的力度,气氛,感染力,一种咄咄逼人的烽火基调,一种情念上的激动和情感上的升华……”此时,尚未最终完成的《血肉长城——义勇军进行曲》一画,静静地靠在画室的墙上,它的画面,正是一个被精神打亮的世界,期待着成为历史的永恒传唱。

2008年10月

写于杭州南山路

[1] 参见全山石:《从挫折中见光明》,载《革命历史画创作经验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2] 费利比安语,转引自曹意强《个人创造与传统模式——全山石及其作品》,见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全山石画集》的序言。

[3] 参全山石:《用色彩描绘彩色的世界——全山石自传》,载《全山石》,邵大箴主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点击下图订阅2021年《美术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在这里 阅读美| 2021年美术报,与您继续共享美术界大事

寻回童年记忆:“中国学派”的美术片

“姑苏美人”——《瓦翁纪念文集》首发式暨瓦翁先生诞辰112周年研讨会

书法展的“套路”,你懂多少?

她花10年在自家墙上画画,画成全世界最梦幻的城堡

13岁女孩70万约稿买画,折射“设圈”乱象

鉴赏|吐鲁番出土的晋代纸画:遥望天上人间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