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以诗为媒 与古为新

作者:刘呗宁   编辑:韩冰凝   来源:钱江日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22-03-17

作者:刘呗宁   编辑:韩冰凝   来源:钱江日报    发表时间:2022-03-17

 
  编者按:3月20日,“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浙江展览馆落下帷幕,本报邀请策展人、创作者等分享展览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孟浩然

  在我们策划“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时,一直在心中萦绕、想要通过展览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以诗作为一种媒介,勾连起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与观众的诗兴。

  唐诗是中国人文化底层代码中的“最大公约数”,它不只是过往之事和高深之道,更是中国人所共有的童蒙之学。自小耳熟能详的诗句,总会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中浮现。桃花人面,夜雨春眠,当时只道是平常的诗句总能在生命历程中一次次重现,对诗的反复理解即是人与世界的一次次重逢,重返“唐诗之路”即是重返中国诗性心灵的原发现场。

  从2021年夏开始,500余名中国美院师生参与到了“唐诗之路”的行走、采风、研究与创作中,重新思考“诗教”与艺术的关系,编织人与大地的联结,在“唐诗之路”这个诗心与诗兴的“原发现场”中,与世界相印证。这一系列的思考、行走、创作和讨论凝聚成了2022年3月6日在浙江展览馆开幕的“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

  开幕一周以来,展览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当代艺术的创作而言,重返唐诗之路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真正跨越受众局限的可能性:唐诗既深入了最高妙的创作境界,又延展为最大众的传唱范围。人生百态,天地行旅,唐诗容纳着丰富多姿的社会思想和生命经验;床前月色,岩下花开,唐诗也储存着一个个鲜活个体的“艺术时刻”。因为诗,一时一地的情致可以跨越时代和语言,成为一代代人共享的文化资源。

  这次的展览分为“舆地”“洞天”“山河”三个单元,即是通过行走唐诗之路,探寻人与世界的三种关系:“舆地”中,人在大地上行走与策动;“洞天”中,是人和天地表里兴发的深邃幽玄;“山河”中,是人于世间生息行止的深沉诗意。

  第一单元“舆地”中,传统的中国画并非习惯性地对山水风物进行浪漫表达,而是对“实景山水”这一复杂命题进行实验。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是一次实地行走的经验,转化为传统笔墨应对当代命题的锐意探究。这个单元还集中呈现了美院师生在诗路城乡所进行的实践案例,既有艺术驻地等当代艺术介入地方文化的方法,也有对地方陈列场馆展陈体系和面貌的实验式创新。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一片土地本是无言之物,但因为诗的行游,它成为心的可居之处——有诗意的地方才有记忆。在“舆地”中,我们聚焦“艺术的在地感知与地方工作”,呈现通过田野考察、在地实践催生出的鲜活思考与创作,也尝试“创作性”地参与地方文旅、文艺的建设工作。《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我们希望唐诗之路上的“在地”艺术既非自限于地的“命题作文”,也非精英式的外部力量对地方想象的简单攫取,而应让艺术成为一种“策动性”的力量,以“诗”为线索,去编织人与大地的链接。

  第二单元“洞天”中,山水巨嶂的图式原型来自宋代道经中的“体象阴阳升降图”,点明了山水并非对象化的“大自然”,而是物我之间互相拓扑的世界图景。左右相对的书法句柱上,用势大力沉的颜体重复书写着“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之问,这并非只是对越中山水的反复叩问,也是对存在本身的强烈追问。在展厅中,王冬龄先生的金屏“乱书”《西湖诗》与呈现唐诗字体设计的LED屏风和空间投影相对,卓鹤君先生的《梦天姥》山水中堂与洞天穿行的影像装置相应,传统书画媒介与科技媒体艺术在学院的研究谱系中所形成的对话不止于简单化的古今对照,更包含着艺术教育的本质命题。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洞天是山水世界中暗含的心灵空间,也是“超越性”在大地上的保存之处。与西方相比,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物我关系的理解方式,它并非“摹仿”,而是“起兴”,这也许是松动当代艺术困局的一个路径。“兴者起也”,是我们跟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那种诗性的生发,情物交感,身心发动,而后牵引出一切形式的创造力——这是艺术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替代的因素。

  第三单元“山河”中,素描、油画、影像等媒介材料对山水与人文的探究以“内在的风景”与“日常的诗意”为旨归。“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艺术中的山河并非只满足于对风光的描绘,更有对世界的意见和态度的表达,天光云影的描绘之下涌动着壮怀激烈,对山川的玄览与对人世的关怀都因诗情的兴发流变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河大地”。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山河不只是美景,更带着历史关怀,“山水”之幽深与“河山”之宏阔在此交汇。所谓江山胜迹,拍遍栏杆,当我辈登临,时间就在此重新激荡。于是古今唱和,笔笔相生,仁山智水,山河即是故人。所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君请看,青山是青史的外相,青史是青山的深心。风景并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它在成为“美的对象”之前,首先是一种“被观看的方式”。一片无意义的景物因为心智的投射而被赋予了如诗的结构,最终成为了“风景”。“风景”即是人对世界的见解,而“山水”是不设人物造型的“圣像画”。人对世界的观点无尽,山河也就无尽。

  千载前的诗人在这片山河中写就诗篇,当我们回到这个原发现场,加入这场跨越千年的酬答,所为何事?

  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想表达的是,唐人的诗意并非仅仅是古人的遗产,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共享的心灵资源,也应当启发我们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对诗意的感发。唐诗的滋养也不止于中国,它广泛启迪了东西方艺术的发展: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受唐诗影响,在他的名作《在地铁站》所写“面容于人群之幻现,花瓣在湿黑枝头”扛起了意象派诗歌的大旗;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读到了李白诗歌的德文译本,由唐诗的句法与气象创作了交响乐《大地之歌》;俄罗斯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受东方诗歌的意象叠合启发,发明了电影中的蒙太奇语言;20世纪中叶美国的嬉皮士运动更以隐居天台的寒山子为祖师,掀起返回林泉之境与心灵自由的浪潮。通过当代的视角、日常的视角以及国际的视角,唐诗的精神其实是一种关心现实、关注时代且能在日常之美中容纳灵魂自由的精神。正因这一点,唐诗之路的意蕴可以成为全世界共享的精神,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谁道青山行不尽,更向深山深处行……

  (作者为“青山行不尽2——唐诗之路艺术展”执行策展人)

      由林海钟教授与陈磊教授共同联手,率其硕博学生一起创作《唐诗之路》图,李明桓教授带其硕士研究生书写唐诗,完成书画合璧,中国美院资深教授卓鹤君先生为作品题写唐诗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