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素养推动社会创新——中国美院作为国内唯一机构参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线上峰会

作者:国际联合学院   编辑:赵雨岑    来源:国际联合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0-12-15

作者:国际联合学院   编辑:赵雨岑   来源:国际联合学院    发表时间:2020-12-15

2020 年 12 月 8 日至 12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UNESCO未来素养高端峰会于线上顺利进行。峰会主办方邀请全球40名领导者进行未来对话,包括UNESCO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Audrey Azoulay)、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受邀在“未来对话”环节接受采访,提出了其对未来素养的看法与展望。本次峰会同时举办了线上展览,全球共有90余家机构和高校参与,中国美术学院是此次活动来自中国的唯一一家参与单位。一同参展的还有斯坦福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等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高校和组织,展示了其在各地各领域针对未来学研究和未来素养项目开展的活动及成果。

“未来素养(Futures Literacy),即利用未来的能力,是一种允许人们更好地理解未来对眼下所见所为具有影响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自 2012 年起,针对未来素养发展和预测学学科建设在全球发起各项前瞻活动。其项目核心理念是,以前瞻性的未来视角影响当下。目前,UNESCO 的全球网络中,芬兰、希腊、意大利、 马来西亚、荷兰、突尼斯、英国、乌拉圭等 11 个国家已成立未来素养及未来学研究的 UNESCO 教席。

当我们步入新世纪,如何在当下积极地对未来进行思考与探索,培养具备面向未来的素养,不仅是人类为进入未知社会所能做的基础而必要的准备之一,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坚持在学术上探讨并且积极融入社会实践的尝试之一。

 

未来素养

Futures Literary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高世名

今年毕业季,中国美院的三位本科同学联合创作了一件作品,题为《无限分之一》,包括小说、短视频以及场景设计。这件作品目前已经入围了2020中国科幻大会的的影视创投单元。他们的设定是:二十一世纪初,三位年青人接受了生命冷冻实验,陷入长久的沉睡。400年后他们醒来,那个未来世界早已实现了脑际接口。人类上传了所有的知识和记忆,无私的分享、共同拥有所有信息,形成“共脑”,这个全体人类的集合正在汇聚一切力量突破人类的极限——一个超然盘旋于智慧生物圈之上的universalmind(总体心灵/世界精神)。三位21世纪来客刚刚苏醒,就面临命运的抉择——是否上传记忆,是否融入“共脑”?

这里涉及一些关于自我与存在、永生和虚无的终极性老话题。“共脑”状态下的存在是否还是人类,毕竟这一物种已经与当初界定的智人相去甚远?然而,全球网络、万物互联状态下的超级AI计算不就是“共脑”的雏形吗?各种各样微观和宏观的增强技术正在逐渐地、不断地把我们改造为非人或者新人。人的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压迫性逼到我们面前,毫无退路……。

这些年,我常常跟学院的同事们探讨,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有哪些?有脑科学,有基因工程,有新能源、新材料,最后还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所形成的混合现实。我相信,这将是未来艺术和设计的主要运作场域。我甚至有些夸张地断言——如果说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航海,混合现实就是再一次创世纪。

从长远来说,这或许不是夸大,前几年我为艺术策展专业准备了一份创意写作的考题,就是请考生们沿着下面这段开头写下去:

未来某个世纪的人们,在一次赛博旅行中,邂逅了一片恢宏的墓地,那是“互联网第一代”的赛博墓地。我们上下三代人的毕生数据和生命信息都储存在那里,那是上百亿人类的数码纪念碑……。这是未来人类与“史前文明”的第一次遭遇,在他们眼中,我们现在所谓的“网一代”,其实是史前文明的最后一代……

三个月前,我们学校美术馆展示了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VR单元,展厅中有一张未来技术发展进程表,从2000年到3500年,是一位中国哲学家在1998年编写的。我跟他讲,现实发展一定比他的预测要快得多。我说服他把时间表贴在展厅里,观者可以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想象在上面修改、补充。

在我看来,VR不仅是沉浸影像,更是通向可能世界的路径。通过VR构造出的小世界,是现实的外挂,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体外器官。它/它们,既外在又内在于我们的所谓现实,所以虚拟现实也是撬动我们这个坚硬的现实世界的阿基米德点。

其实,虚拟现实是艺术的一种本质面向。艺术的本质任务不但是creation,甚至朝向一种genesis。量子理论假设了无数个平行宇宙,那是无量世界,我们所谓的现实只不过是无数分之一,是实现了的可能世界。创造是一种发现、开启,是打开可能世界的通道。所有艺术家都渴望构造出自己的世界,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可能世界。可以说,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超拔出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

很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明信写了一本讨论科幻小说的书,叫《未来考古学》。所有的科幻作品从根本上说都是通过未来对现在所进行的一场逆向的考古,正如十九世纪欧洲人想象的未来贵族生活是在月球上骑着自行车悠闲地漫游。这种考古学透射出的现在和未来都是不开放的,“它并不能使未来具有生命力,哪怕是在想象中”,这证明了马尔库塞所谓的“乌托邦想象的枯萎”。

讨论未来素养,我们未必只是向前看,也可以向后、向源头追索。在古希腊人的经验中,哲学、教育和艺术都是作为一种“自我的技术”,统一于古老的神谕“epimeleiheautou(关心你自己)”。根据福柯的考查,这是比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gnothi seauton)更加根本的谕示。这里的“关心”(Epimelei)既是指“事奉”,又是指“训练”,同时也意味着“沉思”,指向福柯所谓的“精神性”——即“主体为了达致真理而用来塑造自己的探究、实践与体验”。

当下艺术和教育的根本责任,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思辨空间,重新思考艺术和教育、创造与传播、生产和消费、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共同追问:面对“技术-信息-资本-权力”网络所建立起的总体性全球治理,我们如何重塑艺术的创造与教育?面对这种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新的生命政治,作为一种“人学”的艺术/教育如何展开?

我们看到,问题已经非常严峻:最近半个世纪的诸种新技术建构起人类的各种假肢,这种越来越庞大的假肢系统正在废除我们的感受力,割裂我们的身心。未来人类的根本困境是感性贫困、身心分离。没错,这就是我们谈论“未来素养”所要面对的问题。在此,艺术或可有所作为。因为艺术智性通向的,正是一种上手的技艺所开启的知识,一种感同身受的知识(embodied knowledge),一种诗性制作的知识(poietic+heuretic),一种身心发动的知识。

我再强调一遍——艺术和教育的目的,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它们指向同一件事:一种直指人心的感受力实践,一种自我创造的精神生产,一种以人之社会性建构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点滴工程。中国美院所倡导的艺术/教育,并不是“艺术界的艺术”和“学科的教育”,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更根本的东西;为了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它必须是一种贯穿群我、打通身心的新的知行之学,一种自我创造的技术。

朋友们,如果以上我所说的可以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将会看到,艺术的讯息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无数人群中传递,未来的艺术家们在群与我的团结中相互学习、交互展开;艺术之作品在高度整合化、自动化的社会中开辟出歧见和想象,艺术之教育在“讯息-景观-资本”的多重现实中为我们的感受力拓展出一片新的田野,为我们的创造力开辟出一个新的战略空间。

无论艺术还是教育,我们所有的创造、生产,所有的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了让人更像人。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需要创造。

创造绝不只是生产出差异的和从未有过的东西,而是可能世界的建构。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这个概念。他说:“世界是可能事物的组合,可能事物有不同的组合,因此,有许多的可能世界”。这无疑是符合量子理论的世界观。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我们可以体验的最美好的事物,是充满秘密、难以理解的神秘之物,我们面对着它,仿佛回到真正艺术和科学的摇篮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返回艺术与科学的摇篮,在那里重新唤起我们对世界的震惊与好奇,那是一切创造力的源头。

创造是最富意义的可能性的生产。想象力只是创造力的一种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了想象力,创造还涉及许多东西,好奇、冲动、感兴、关怀、欲望、价值与目的……,还有最重要的,对于未知(unknown)和无名(unnamable)的爱。

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说:人类并不需要第五交响乐,直到贝多芬把它创作出来,人们才发现,我们的心灵、人类的精神生活从此再不能没有它。

这就是创造,不是功利主义的目标之达成,也不是工具主义的绩效,而是发明出新的目的地、新的彼岸。朋友们,一百年前的欧洲,发生了一场政治与美学的革命,人们怀着重塑艺术自身的冲动,重新发明世界观的雄心,试图建构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确定我们与世界的关系。那种激进的形式主义不止创造了建构性的艺术,而且企图发动一场感性结构的革命,试图重组我们的欲望机制甚至社会形式。

一百年后,我们正处在又一场大变革之中,艺术、科学、哲学、政治、伦理还有教育……一切都再一次等待着重新定义。我们又一次面临“重估一切价值”的关口,我们将反思着,在科学和技术的新的碰撞中重新找到艺术的位置,去复兴艺术源发的创生性的感知、表达与制作,为人的保存和发展开启一段新的航程。

本次展览中,中国美术学院呈现的主题为“未来素养与设计创新”,我们希望通过参与一系列学术研究、教学探索和社会实践,丰富和深化我们对设计创新所需能力的理解。通过理解未来,揭示潜在的预期系统和过程,我们能更好地利用未来,实现从未来的角度推动设计,利用设计推动社会创新,为美好生活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实现设计创新的包容性、可持续性,为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以未来视角拓展学科边界 :“天问:世界观的对话”国际论坛,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共同针对系列普遍性问题而开启全球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的跨领域对话。

以未来视角生发研创前沿 :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近未来:可能生活”跨媒体艺术节,以艺术的方法,探索“近未来”视域中人们的“可能生活”;在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最设计·中国美术学院馆,以“科幻城设”为主题,聚焦于科幻与设计对撞。

以未来视角推动教学创新 :设计艺术学院以“重塑”为主题举办了设计艺术周学术活动,希望通过设计改变人们的社会意识,创造生活变革的方式,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社会现实,回应新时期的紧迫议题,激发对新领域 、新理念的知识体系建设。

以未来视角引领行业变革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是创意转向产业与未来的实体创新加速器,旨向“民生·产业·未来”,以人为本,以想象力建构新方式,以生活、生产、生态融合为关键,促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共生,以顶层设计策略整合人类社会网络,引领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链的设计协同活动。

以未来视角推动公众参与 :国际联合学院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手打造了“未来素养工作坊”,以“2050年的中国社区”为主题,招募不同角色、行业和年龄等多维度的参与成员,包括来自于政府、企业、院校、社区的各方代表,透过集体探讨未来画面,把未来精神带到现实世界,为现实带来更多的信念和行动的动力。与现实中的集体智慧结合,以未来的角度思考、解决和发展当下的问题,找寻未来社区的未来之道。

以未来视角推动社会创新 :中国美术学院参与浙江省在2019年提出的未来社区建设计划。2019至2021年,浙江省预计推出100个未来社区试点项目。通过139工作框架,以多学科协同的系统创新思路,面向未来创新未来城市基本单元。中国美院未来社区团队以上城始版桥社区、临海六角井社区、安吉余村等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实践为例,探索在不同类型城市、乡村条件下的未来社区建构之路。

重构未来,反思当下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重大命题。中国美术学院必将持续将未来视作建设当下的资源,培育学生积极有为、灵活地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运用设计创新主动向未来发出邀约,为尚未到来却即将到来的未来生活注入积极活力、乐观希望和无畏勇气。

本次峰会网上展厅将持续开放至2021年1月11日,全球40名领导人的未来对话视频、90余个展台、网上工作坊(录制)继续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