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行第一届资深教授聘任仪式和第七届哲匠奖颁奖典礼

作者:童戈辛   编辑:赵雨岑    摄影:申博 刘杰 蔡哲承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23-02-28

作者:童戈辛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3-02-28

2月28日,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校区北苑报告厅举办第一届资深教授聘任仪式和第七届哲匠奖颁奖典礼。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院长高世名,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孙旭东、刘正、沈浩、傅巧玲、曹晓阳、韩绪、徐国强、余旭红出席仪式典礼。许江特撰写对联:

春风摇天 国美九五殷殷敬先尊

桃花拂水 哲匠七度灼灼显精神

为充分发挥学术成就高、社会影响力大、对学校有突出贡献的老教授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出台《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评聘办法》,评选出第一届9位资深教授,分别是陈向迅、焦小健、曹意强、尉晓榕、宋建明、孙景刚、杨参军、王赞、管怀宾

许江、高世名为受聘资深教授颁发聘书

孙景刚作为资深教授代表发言。他表示“资深教授”荣誉是国美九十五年来第一次对已退休老师给予的高规格“称位”,在荣幸之余又深感责任重大。在中国美术学院九十五年来的风雨历程中,涌现出一代代伟大的前辈,他们是这所学校的创立者,事业的开拓者,是真正资深的教育者,是堪称卓越的画者,想到他们的名字、业绩,和他们的音容笑貌,我们会永远怀揣着感恩与敬畏之心。

孙景刚认为,本次被授予资深教授的一代人,为中国美院建设投入了四十多年的岁月,见证了学校从“浙江美院”到“中国美院”的巨大历史变迁,是历史进程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是“资深的国美人”。他由衷感谢时代赋予的机遇和学校的培养,并表示将竭尽所能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继续贡献余热。

在随后举行的第七届哲匠奖颁奖典礼上,学校以“哲匠”之名,树旗帜,立标杆,隆重表彰哲匠金奖、哲匠奖、青年哲匠奖获奖教师。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牟森获得“哲匠金奖”,绘画艺术学院教授崔晓冬、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毕斐获得“哲匠奖”,艺术人文学院教授董捷、动画与游戏学院教授宣学君获得“青年哲匠奖”

“哲匠奖”是中国美术学院为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礼赞致敬传统文化而创设的代表全校最高教学研创水平和师德师风标杆的奖项,统领国美人才荣誉体系,以“同道交心”凝聚国美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开艺术教育界先河。七年来,共有36位老师获此殊荣,他们的艺术事迹、精神品格,树立了国美哲匠的高度。

许江讲话

许江以《哲匠三乐,又公竟渡河》为题,回溯了哲匠奖的设立初衷。他指出,哲与匠代表了人类最重要的两种生命品质。哲代表思想,匠代表劳作,哲匠正是用自己的劳作来体现人格的力量、进而育人化人的一类作匠,是新世纪以来学院高树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美术学院这一精神共同体中,哲匠标志着东方艺术的深刻智性方式,代表着心手相应、技近乎道的艺术观,涵括着从民学思想中、从中国乡土的生活世界中、从切身的劳作和上手的技艺中缓慢生长、常试常新的生命感受力和创造力。

昔孟子有君子“三乐”之说,借此说便可窥探“哲匠三乐”之风华:一是生而俱来的孝悌仁和的本心。真诚待人,礼让众生,尊敬师长,关爱后学,以谦敬塑群体,以感恩报学校,葆有着情兼雅怨、兴答抒情的温和和品性;二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将自己对事业的爱与对学校的诚交织在一起,不懈奋斗,踔厉风发,表现出国美艺者的学术锐意和良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于育人,将课者视为大者,将授业视为大业,承育者担当,树师者模范,有施教英才者所特有的热忱与胸襟。这三乐共同形成美院代代相传、生生不贻的精神谱系,创建出国美人的生命境域,融于学院生命之中,印在一代代国美学子心中。

 

获奖教师简介

  哲匠金奖  牟 森 

评委会颁奖词:他是中国先锋戏剧的标志性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创建“蛙实验剧团”和“戏剧车间”,在中国戏剧界崭露头角。1993年的《彼岸》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1994年的《零档案》,代表中国戏剧首次杀入国际戏剧界最高平台,全球巡回近百场,是海外演出场次最多的中国戏剧。他被《戏剧论坛》誉为“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实验剧场导演”,英国《卫报》说他是“中国先锋戏剧的拓荒者”,法国《解放报》称之为“绽放的中国戏剧之花”。

世纪之交,他在创作巅峰悄然隐退,为当代戏剧留下三条法则:“现场即媒介,主题即结构,表演即做事”。此后的十余年间,他成为一名沉默的写作者,作品仅见于《人民文学》《收获》等文学刊物。

2014年,牟森入职中国美术学院。他避而不谈自己的辉煌过往,而是带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对他来说,教育神圣,既是责任又是挑战。

他是严格又慈爱的“四全”教师——全岗全勤,全心全意。像创作一样教学,他以“编年史”“存在志”建构叙事工程,以“启示录”演化社会进程。从跨媒介巨构作品《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种连接》《呼喊与细语》《失控:最后一局》到《DISEGNO -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之歌》,从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到话剧《红高粱家族》,他带着学生们从“展”和“演”两个维度,深度演绎古今中外的经典杰作,体味人生的山重水复、辗转逶迤,感受人间世的宏大纷乱、地老天荒。他引导着“90后”“00后”们,从自我的家庭编年史出发感知国家和民族社会的历史变迁,探究中国百姓的精神生活,礼赞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作为教师,他向每一届同学承诺——“我会让你们骄傲的毕业”!作为艺术家,他坚信“一己之力”可以改变世界。他说:“改变世界的根本,是改变人本身,改变人的根本,是改变人看世界的方式。当你改变了人看世界的方式,就改变了人本身,你也就改变了世界”。

 

  哲匠奖   崔晓冬 

评委会颁奖词:他是古典绘画最虔敬的传承者,对传统心怀敬畏,坚信一切艺术创造都根基于伟大的传承。

他是“血战古人”的创作者,从对绘画正典的系统研习中磨炼出一流的技艺,一笔下去,沉着痛快,形色得兼。他以过人的天赋、不懈的努力探求油画本体语言的深度建构,从老大师们的画面中汲取力量,从画室的寓言中构建出艺术史的自我传奇。

他在画布之前犹如王者,谋篇布局,挥斥方遒,参差错综却笔笔分明,势大力沉而又飞扬激越。他的画面犹如战场,覆盖涂抹,挥洒堆积,每一笔都是纵情恣意的表达,每一刻都蕴含着蛰伏与奔赴。

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对流行时尚和各类“主义”敬而远之,却对人间世道、芸芸众生一往情深。他以《冬至》和《美丽世界》塑造出日常生活的英雄,用《千里故人》描绘出现实的羁绊、人生的况味。他的作品题材平凡但技艺卓越,他的画法踏踏实实却又才气逼人。由此,绘画于他即是生命的体认、生活的态度,在笔笔生发中返身以诚,在形色焕发中呈献出“一个画室的关怀”。

 

   哲匠奖    毕 斐 

评委会颁奖词:2006年,他以《历代名画记》研究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成为中国美院研究生教育的标志性事件,其研究改变了日本学者在该领域长期领先的历史。

他是皓首穷经的书痴,沉溺故纸堆,甘坐“冷板凳”。从《历代名画记》到《画史》,他以严谨的版本研究和系统的校勘整理,默默构建着中国美术史学的经典谱系。

作为教师,他是学生们既敬且畏的老夫子,治学严谨,循循善诱,要求严格却不乏耐心。

作为学者,他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敏锐的学术直觉,与国际一流学者携手合作,推进“中国佛教石经”等重大学术项目,在世界学术脉络中探寻中国艺术史学的自新之路。

他外表沉默,不善言辞,胸有烈火,却形似木讷,内藏锦绣,却低调寂寥。在日益功利的学术界他坚持有所不为,面对生活中的纷纷扰扰,他但求此心无愧。因为他理想的人生只不过是——荒江野老,一樽独酌,藏书万卷,萧然宴坐。

 

  青年哲匠奖   董 捷 

评委会颁奖词:他是风度翩翩的哈佛—燕京学者,也是风趣幽默的梨园知音。他在弱冠之年即以对版画《西厢记》的研究引起学界瞩目,二十年心无旁骛,红尘不到,风雨莫及,他为中国古代版画研究建立了崭新的学术范式,并将传统版画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同生活中他给我们所留下的印象——智慧、博学、辩才滔滔,他以一位生动叙述者的姿态,将琐碎的历史细节连缀成一幕幕鲜活的明清版画史图景。在娓娓道来中,他不动声色地将叙述聚焦于版画史的核心——图像、风格,以及版画的创造者。他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力图从冰冷的图像中挖掘出历史的丰富景观,从而从根本上重建对古代刻工的科学研究,并真正将“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落实在对图像的鉴赏和理解之中。他遍访海内外公私善本收藏,全身心投入出版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将《中国古代戏曲版画菁华》奉献于学林,为版画史和戏曲史提供了一部堪称惊艳的研究著录。

“二十年觅版精藏,孤心岁识书风华。文章绘刻千秋事,鱼跃凤翔寄心涯。”

 

  青年哲匠奖   宣学君 

评委会颁奖词:他是数字媒体方向的先行者,创立了交互设计最早的学院教学体系,在AI视觉等前沿领域成果斐然。

他是东方现代美学的探索者,连续五届担任“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视觉总监,以充满东方诗性的设计演绎当代影像的本体意蕴。他与同伴们一起,将中国情韵和审美价值导入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设计场域,以“国潮未来主义”建构虚拟世界的东方图景。

他是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单元中国站的策展人,也是第19届亚运会动态图标的主要设计者,成功将游戏引擎运用于图形设计,大力推动设计、影视与游戏专业的互鉴融通。

从动态到交互再到智能,他力求为当代设计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和语法。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他将设计作为探索发现的当然路径,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在持续推进着一场媒体技术与未来视觉的综合实验。因为他始终相信——数字时代的视觉创造,必将是一次科技与艺术携手同行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