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美!杭州亚运会火炬配套物资助力采火仪式

作者:   编辑:张莹    来源:工业设计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3-06-15

作者:   编辑:张莹   来源:工业设计学院    发表时间:2023-06-15

6月15日,杭州亚运会火种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五千多年前,充满智慧的良渚先民选择在此开启文明的征途;五千多年后,古老高台之上,亚运火种在此点燃。

图片

与火炬一样,火炬配套物资设计同样出自国美,由我校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王昀教授担任设计指导,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包天钦、陈赟佳、谷丛联合带领团队成员陈信达、丁雨欣、汪宇翱、唐伟添、叶信敏、陈辰、叶昕明,反复修改论证后共同创作完成。

文明之光 点燃亚运之火

良渚,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5000年前良渚先民们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优秀文化,依然深深影响着中国。在良渚采集火种,慎终追远,抚今追昔,寻找我们从哪里来,明确我们到哪里去。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当人与火产生了关系,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刻,火,再次与良渚相连。

作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亚运火种,火炬配套物资的设计理念与火炬一脉相承,其造型自下而上“生长”。围绕着火炬的设计语言,配合火炬,形成系列感,在保证和谐统一的同时,又各具特色。

图片

火炬及配套物资全家福

各司其职 绽放异彩

火炬配套物资包括采火器、采火棒、圣火盆、火种盒、火种灯、火种灯展示台、火炬支架、火炬展示台及火炬包装盒。在“全家福”中,像是一章乐谱,有主旋律、有高音、低音,也有休止,起伏有致,互相映衬,具有旋律感和节奏性,与火炬一同奏出“薪火”乐章。

图片

采火棒

图片

采火使者手持采火棒采集火种

采火棒用于采集火种。外观设计理念取自良渚古饰品玉蝉,寓有复生之意,顶部呈四射状,内嵌易燃物便于引火。顶部的四片翼翅相拥相簇,表面呈自然流线型,展现了灵动的生命力。

图片

采火器

采火器由底座及凹面镜组成,配合采火棒,利用凹面镜对太阳光的反射采火。采火器的结构经过专门的设计使得凹面镜可以巧妙地藏在底座中,方便运输和保护,也更加美观整体。

图片

图片

火种盒

火种盒主要用于展示火种。整体造型延续火炬造型特点,顶面以水纹涟漪为设计理念,盆身为大地,以水孕育生命和文明的火焰。

图片

火种灯

火种灯主要用于保存火种,其设计源于中国古代提灯,方圆嵌套,头尾刻有玉琮纹样。在功能方面,基于火种灯在使用中的内部进氧需求,使用了和火炬一样的内置隐形进气通道。此设计将进气孔隐藏于玉琮片内,美观且符合运动过程中的气动效应,有机结合了功能与造型元素,起到了良好的防风效果,避免火种在运输途中熄灭。

精雕细琢  千锤百炼

配套物资作为采火仪式中的重要用具,其设计既要与火炬相辅相成,更要与采火现场的环境相契。相较火炬的形象,配套物资在设计上更为简练。以火炬为主,所有的配套物资在视觉上与之完美匹配的同时,更能将火炬衬托出来。

为了保证配套物资在视觉上和火炬协调统一,团队前后修改了约20稿。为保证外观、功能完美契合,单件物资所作的改动更是数不胜数。

图片

图片

杭州和良渚是蕴涵非常丰富的文化概念,团队开始选择了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遗物来进行配套物资的设计。比如圣火盆,初期设计就采用了“良渚三足器皿”这一元素。团队以“礼器”设计作为火炬及配套物资的整体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团队将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融汇贯通,并加入了杭州特质。在修改过程中,不断整合文化概念、提炼文化形态、协调文化内涵,使其更为和谐、统一。方圆之用,对立统一,肃方为琮,润圆为水,融合方圆,造就生长之势。

图片

从每一件配套物资形体的优化到功能细节的斟酌,团队通过多种数字手段,从数字建模到纸模拟真,从3D打印到混合现实,团队得以突破维度的限制,避免感官的偏差,将平面的形体在三维空间中呈现,使得原本依靠经验推断的人与物,纹样与形体的关系变得直观可视。

图片

图片

团队成员利用实物草模和VR仿真测试火炬及配套物资的尺寸和提握感

杭州亚运会火炬配套物资以玉琮立形,以礼乐炼风神,是呼唤传统文化的呐喊,是穿越千年文明的脉搏。它以东方美学简朴、隽永的形式向全世界传达了美美与共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