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线——管怀宾作品展”于苏州开幕

作者:方帅尹   编辑:陈思    摄影:金鸡湖美术馆、唐经志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23-08-14

作者:方帅尹   编辑:陈思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8-14

8月13日,“天际线——管怀宾作品展”在金鸡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协办,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担任学术主持,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崔灿灿担任策展人,展览集中展出了管怀宾教授近20年艺术实践中各个时期的装置、影像作品百余件。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策展人崔灿灿,艺术家管怀宾先后致辞,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和统战部部长朱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艺术家坂口宽敏,策展人崔灿灿为展览剪彩,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接受赠书。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徐国强,浙江人美出版社社长管慧勇,著名艺术家、书法家王冬龄,澳门艺术博物馆策展部主任吴方舟,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惠泉,苏州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危冰,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复旦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美术馆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艺术界、文化界和媒体嘉宾,中国美术学院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戚瑶亮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祝贺老管的个展“天际线”隆重开幕。

老管是艺术家中的劳模,过去二十年中,他有十几年担任学院的管理工作,非常繁忙,但是无论多忙,他都坚持每年做一个个展,那是他给自己留的作业。这一点令我非常感佩。这次的策展人崔灿灿也是艺术界的劳模,他是过去五年做展览最多的策展人。所以,这个展览是中国艺术界两位劳模的倾力合作。

老管是最专注的装置艺术家,他惟精惟一,生产力极为旺盛,几十年来,他为装置这一艺术形态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的装置不是现成品的堆砌,他作品的每个部件都经过精心的制作与打磨。他不像一般当代艺术家那样只是做个方案,其他交给加工厂或制作团队。他总是亲力亲为,始终保持着一种上手状态,因而也始终保持着一种雅逊的品质。同样,他的展览也不只是作品的集结、现场的营造,展览中是一个象征的丛林,对他来说,展览不止于展示,更是做局与造境。

看老管的展览像是进入一个无人的世界,却又有种“世界感”,这来自他对园林的一往情深的研究。这里是苏州,苏州是世界园林的首都,这个展览是老管对苏州的致敬,是他献给苏州的礼物。

通过园林,老管一直在探索装置的中国形态。他对园林的爱并不是文人的矫情,对他来说这是自然而然。在他的工作中,园林不是文人YY的桃花源,他最新出版的专辑叫《无人界》,《无人界》的封面上有秦观的名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是他对现实的态度,也是他对造园的态度。“无人界”是那些高楼大厦的屋顶,这是日常世界、社会景观所排异出去的一个城市面向,它朝向天空,我们却感受到一种荒芜。大家可以感受到,整个展览、每一件作品其实也是无人界。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老管作品中批判的、凌厉的部分。

其实,造园是最复杂的艺术形式,是造景和造境的结合,是在现实生活中营构一个超现实的时空,在都市空间里再造一个整全的小世界。园林是高维创作,山水、树石、花卉、建筑、节气、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晨昏朝暮全部算是创作元素,五感齐开,万象毕至,才能在总体上做到境界之营造,诗意之展开。老管正式以园林这一高维创作开启装置艺术的新方法、新路径。从相地到装折再到借景……,老管使装置具有了通达于中国空间诗学的可能。

我以为,这次展览中最动人的是那百余件小品,请注意,这不是小稿,而是一百多件自成气象的完整的作品,如同书斋文化中的案头清供。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位装置艺术家的无限丰富的“日课”。我们都知道,装置是高度依附于展览体制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做装置一般是没有展览不做,做也只是做方案,但老管的装置却呈现出一种日常的状态、一种即兴的状态、一种造物和造境之间的状态。装置可以“日课”,装置可以“课徒”,这是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是老管对艺术的一大贡献。

除了造园,从这百余件作品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对二十世纪众多艺术大师的回应,从包豪斯、呼捷玛斯,从超现实主义雕塑到激浪派……,老管以他的日课与他们筹答唱和。我们知道,筹答唱和是中国艺术最为独特的传统,与古为新是中国人最为独特的创新之道。

最后我想说,管怀宾教授以他的展览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当代中国艺术的自新之道,就是“即中即西、亦古亦今”——这是中国文人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交响共生。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致辞

殷卫东指出,文化与艺术作为这座城市独特的基因,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风骨和一个社会的审美高度。作为江南文化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典范新城,苏州工业园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特色、时代特征、园区风格的江南文化品牌。

管怀宾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东方空间美学介入当代艺术的实践探索成果,呈现给广大的苏州观众,这是园区文化发展的又一幸事。作为当代艺术界深具文人气质的艺术家,管怀宾先生与苏州、与金鸡湖美术馆有着美妙的缘分。上世纪80年代,管老师在苏州求学,住在典雅古朴、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狮子林旁,学在曲径通幽、曲水环绕的拙政园。数年后,历经杭州、无锡、东京的学习和旅居生活,管怀宾重返“故园”,文化身份的迁移与混合,让管老师对国际经验和本土文化自觉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从中国传统园林中提炼出了“园语”,踏上回流与归乡的返程。管老师的作品就像苏州这座城市一样,传递着传统、现代、包容、创新的精神、诠释着艺术之美独有的穿透力与生命力,展现出多元的城市及艺术理念。

 

展览策展人崔灿灿致辞

崔灿灿认为,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有两种故乡,一种故乡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管怀宾是南通人;第二种故乡我们称之为故园,苏州是管怀宾的故园。从管老师的口音里面,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故乡与故园,苏州、东京、无锡、南通、杭州,这些城市作为一种目光对另外一个城市的回望。我们的经验恰恰是这些城市迁徙的记忆,在某一个时刻,在某一个瞬间,成为我们眼神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目光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构成了管怀宾的一个独特的身份。

管怀宾的作品让我们意识到,园林作为一种语言,作为一种形式,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一种哲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主义而非地方主义的语言,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运用,就像包豪斯影响了世界,苏州园林的构造的方式同样影响了建筑史,影响了它属于所有人共同分享的普遍价值。或者说,管怀宾在他的个人经验,在他的独特口音里面,去寻找这个世界更为普遍的、更具有连接性的、更为广阔的现实,找到一种属于他的语言。

管怀宾的作品,来自于现代文明与苏州园林之间的结合,他交代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交代了此刻与未来。什么是城市的天际线,在天际线之上是历史广阔的星空,在天际线之下是坚实的土地,是我们此刻所拥有的现实。在这样的天际线之下,城市包含了未来、过去、此刻,包含了一种在管怀宾作品里面最核心的、时间与空间重构的双重意味。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我们在管怀宾的作品中看到了20世纪以来人类的一种浪漫与梦想,展厅里呈现了这个单一社会和单行道之外的可能性与丰富性。于是这个展览也是一面镜子,一种对照、一种回视。

 

展览艺术家管怀宾致辞

艺术家管怀宾致感谢词。他谈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对时间和空间有着更敏锐的感知,常常会感动于某个时刻,在心灵里铭刻一座座纪念碑,今天是他人生中的又一座丰碑。40年的艺术之路,在很多的场合、很多的实际工作中还是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体身份,思考艺术家个人跟时代、跟社会的平行关系是如何呈现的。装置艺术与当下有着紧密的关联,对社会的认知、对生活的的体察、与师友的碰撞、对教学的思考,都深刻影响着自己的创作。他认为朋友、挚交、学生辈之间的交流、点拨、互动,给予了自己不断前行和不断重启的力量,让他有信心来面对艺术,面对问题。最后,感谢苏州工业园区构建了一个艺术展示与文化思想交流的平台,在中国的城市与文化发展中起了非常标杆的作用。

 

艺术家管怀宾向金鸡湖美术馆赠送新书《无人界——管怀宾作品集》,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接受赠书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戚瑶亮主持开幕式

 

展览概念自述

这次个展以《天际线》为题,一方面与我之前的《无人界》系列相关,这些顶层风景其实也是城市的边缘,它们浓缩了当初设计师或者造房者的种种思虑,无论使用功能还是个人的乌托邦想象;无论是地缘文化还是时代、社会、政治的意识形态,都在其中有所反映;这里有人的营造却不见人踪迹,如同城市的背影。“天际线”某种意义上也对应着我的乌有园的想象与构造,希望能在某种距离上回溯这交叉在现实时间、空间之上的“光·音-天城”,触碰这个充满能量的世界。

展览的构架,交叉着主客体间有形与无形的精神思考,也复合着空间与时间、现实与理想在语言建构上的矛盾和心理轨迹。我的作品一直关注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与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的生活体验,并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平行关系。园也好天城也好,可以说是我抵达外部世界和文化现实的梳滤器与重要路径。这次《天际线》的展览,希望能在某种物理空间的演绎以及有形无形时间美学的泛论外,进一步聚焦到光与物的明灭、流动,尤其是借装置艺术的话题探讨中国美学中的势象关系,力图在时空的经纬上再构精神想象的维度。

《天际线》的展览既有主体的装置作品,同时也牵连着更多行星般的日课系列。展览集中展出近两年创作的上百件体量不一的代表性装置作品,包括最新的影像作品。作品中光·音细节与物象互通关联,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在形式逻辑与语境关系上的有机系统,在整体上营造着“天际”的氛围。当然,它不是现实世界的空间转译,或者美学表象的图说。无论空间形态的装置还是活动中的影像,都作为一种破解主题与符号的线索;希望这种视觉与知觉层面的交叉路径,能够给人一种情境上的文化想象和现实互动。

 

部分展览作品

 

《融光》Melting Light,影像,21分32秒,2023年

《光音·天城》(部分)Light sound sky city,装置,2022-2023年

《倾园》Inclined garden ,装置 ,钢板,铜管、铸铜太湖石,2021年

《无人界-迷园》Sphere without Anybody  –  Garden of Enigma,装置,金属波纹板、太湖石、桃树 、喇叭, 2019年 

《烁园》SPARKLING GARDEN,装置, 白铁波纹板隔墙、不锈钢镜面,太湖石、太湖石、聚光灯、铸铜桃树、铸铜乌鸦、铸铜太湖石、投影机两台、调光装置、地毯、金属弧墙,尺寸可变,2018年

《诗的悬界》Poem of Floating Boundary,装置,金属钢构、部分烤漆、不锈钢凹镜、铸铜太湖石、铜剑、喇叭、黄铜板、六根混凝土立柱雕刻文字(二十四诗品、中英文),2018年

《曲水流觴》QU SHUI LIU SHANG ,装置, 五块铸铜枕石、《兰亭序》木板刻字16 块、9组18捆报纸浸墨、9支铜剑、钢管支架、20 支T4 荧光灯管(蓝光),尺寸可变,2018年

《破晓》DAYBREAK,装置,灯架、铸铝塔、金属屋、镜面不锈钢、电机、瓶胆碎片、白蜡、聚光灯,2016年

《无人界-融镜》Sphere without Anybody – Melting Mirror,装置,玻璃镜框、铝铸太湖石,  2015年

《无人界》No one sector ,影像,37分03秒,2009-2015年

 

展览现场

 

 

 

艺术家简介‍‍‍‍

 

管怀宾,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前院长,获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与资深教授荣誉。

曾参与越后妻有三年展、神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上海双年展等国际性重要展览,并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横浜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相继举办个展。作为国内重要的实验艺术家之一,管怀宾一直以其致力于在装置艺术中进行有关东方古典造园和建筑、绘画中的美学概念和语言方式的尝试而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