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7-03-06
作者: 编辑:张同芳 来源: 发表时间:2017-03-06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与研创学术论坛将于2017年3月10日至1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论坛由三展一会组成,其中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在职教师作品交流展即论坛开幕式将于3月10日上午9:30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同时开幕的还有中国画系系藏花鸟画教学范本展和中国画系经典教材—卢坤峰墨兰说。本次论坛以”画语诠、新语境”为主题,以花鸟画教学为主体,以搭建中国画传承与传播创新平台为主旨,以探讨新时期中国画后备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下,通过赓续经典,集思广益,传承和传播优秀民族绘画艺术;通过求同存异,创新发展,提升和提供花鸟画教学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新思路。本论坛期间和之后,将出版与花鸟画教学相关的文集与图册,以飧读者,敬请关注。
多元互动,和而不同
赓续经典,踵武前贤
兼容并蓄,传统出新
两端递进,创新发展
前言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与研创学术论坛,是一个大盘流转的年度活动,由各院校轮值主承办。这是业已长成规模的绿植,年轮在增扩,能量在积聚。
本来,艺术院校们早已习惯凭借一围神圣的墙和自家经略各修盛事,但足可担忧的是,滚动复制的超稳格局,以其模式化惰性正扼杀着艺术教育的多种可能性和再生力。在这样的难题面前,我们认为最具针对性的方法论,就是用「无墙无界」为导引,作一次打通周身经脉的努力。
一般说, 「无墙」才可以「无界」,尽管我们憧憬「无界」,却也认识到所谓「无墙」,并非对其彻底取消,只是在「有墙」与「无墙」间,意取「无墙」为当下殊胜。而这又是因「有墙」方可立意的。或许,我们都在着意打造一围围「不忌春风」的多孔墙。
至于「无界」,「无界」仍需有域,只是在此犹言多域。地不分八方,学不限六艺,心不设坎限,这是无界之境,而「域」亦在其中。我们正以「无墙无界」的努力去发动「有墙有域」的中国画教育与研创的全部生命内力,我们的福报是可以预见的。
在综合的时代,多学科多场域多视角的移用,无疑是当代学术的可靠源泉,任何自闭的系统都意味着残缺和速死。
这十五院校的多方汇集——或更准确的说——多方交集,已生成为一种人文地理学意义。尽管没有问卷调查,也没有数据生成和定性分析,但通过对画相及其画语的读解,受众和互为受众的参与者们,都将触肤地感受到多地中国画生态的植根性气息。而「南橘北枳」的异药性,正是我们大可看重的移用价值。
我们仍觊觎前贤的高度,但我们已确实扩展了广度……
——尉晓榕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