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首页学术预告

学术预告

预告|绘事微言第六回·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

作者:专业基础教学部   编辑:张玉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10-15

作者:专业基础教学部   编辑:张玉   来源:    发表时间:2018-10-15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系列学术展

  “绘事微言”第六回

  意觉蹈刃-陈海燕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10.17-10.24

  展览开幕:10.17 下午14:00

  教学研讨:10.17 下午15:00

  现场印版教学互动:10.17 中午12:00

  新木铃木刻社教学活动:10.20 下午13:00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梦园教学区专业基础教学部3号楼1楼展厅

(转塘梦园街18号)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 

  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展览前言

  陈海燕老师的系列作品发端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本次展览的相关作品主要是以手稿为主,熟悉陈老师的人都知道她的创作一直以来有个恒定的主题——梦。展厅中大量手稿的记录都是发生在梦醒时分,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的确,陈老师近四十年的艺术之旅已然足够漫长,虽说本次展览我们试图勾勒陈老师的“日常”,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粗旷的线条根本无法协调五味人生。表面看来陈老师的“梦”是构成作品叙事的纵贯线,而实际上它只是一条走近陈老师的快速通道,这个设计很别致且富有亲和力。“绘事微言”是个教研系列展,一直以来这个展览的话题始终清晰地定格在“教学”二字,自从接触陈老师的作品,这个近乎固化的话题好像慢慢地在松动,教学作为话题不应该只涉及学院工作,这次的“松动”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息息相关的人生”,其实几期展览下来,我们的教学话题也已逐步的“偏移”,无非是现在豁然开朗了许多,这首先得感谢陈老师。

  展厅中的艺术家手稿大家应该密切关注,因为它紧扣“息息相关的人生”,我的感触是陈老师的创作关照了意识的盲区,她的学习堪称“深度学习”,意觉蹈刃的状态直切现实与梦境,这种渗透时空的穿透力已然超越了一般意义的雕琢,大家应该留意展厅中艺术家为我们蚀刻的线索,从揉合中西的愉悦形质中拾取那冥冥之中的动人。与陈老师聊天是件快乐的事,我甚至还有幸与陈老师联合授课,作为晚辈体会良多,当然“息息相关的人生”岂是三言两语可以形容,希望我的丁点感触能够携伴展览的愉悦,最后预祝这个大好展览圆满成功。

  基础部副主任 郑端祥

  2018/10/7

  陈海燕简历 

  陈海燕1955年出生于辽宁抚顺市

  1984年毕业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

  个人展览:

  1990年美国, 帕萨得纳, 加洲亚太博物馆举办版画作品展

  1996年英国, 北爱尔兰, 贝尔法斯特ANTRIM画廊举办版画作品展

  2000年美国, 康乃尔大学艺术系画廊举办版画作品展

  2004年韩国,大田亚洲美术馆作品展

  2008年中国,北京798艺术场地作品展

  2013年中国,北京草场地墨斋画廊作品展

  2016年中国,福州福建省美术馆作品展

  2017年中国,杭州人可艺术中心个展“刀尖上的梦”

  联展:   

  1996年英国, 大英博物馆《中国浙江版画展》

  1998年加拿大, 温哥华市美术学院作品展《江南》

  2003年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作品展

  2004年中国,上海美术馆第五届双年展

  2010年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2011年中国,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7年中国,杭州浙江展览馆“国艺昌硕”群展作品《梦系列》参展

  2018年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校庆90周年群展”《艺术家书梦系列》

  2018年中国,深圳画院美术馆“造艺之书——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书创作展”群展作品《梦系列》参展

  部分作品欣赏 

梦 2017年2月23日 日记

梦 2001年11月26日 日记

梦 2017年10月16日 弗洛伊德

80x60cm 木刻 2018年创作

梦 2004年10月10日 儿子再次放飞的蜻蜓

162x102cm 彩版 2004年创作

梦 2003年10月31日 被锁的水龙头

162x102cm 彩版 2004年创作

  展览顾问

  张远帆

  学术主持

  曹晓阳

  策展人

  郑端祥

  研讨会主持

  佟飚

  展览执行

  陈瑜婷 蔡晓璞 李小彬

  视觉设计

  胡晓东

  展览团队

  唐哲斐 林灏帆 雷媛 林靖雯 袁子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