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钱江晚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4-02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时间:2021-04-02
讲座主题
西湖论艺第三十八讲:走进2021央视春晚台前幕后
讲座时间
2021年4月6日14:00
讲座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南山校区)
嘉宾
陈临春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学工部
主持人
周佳儿
陈临春
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副主任、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
陈临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1983级电视导演系毕业。2008、2011、2021年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2017年至2020年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制片人。 《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总导演。对执导大型晚会极富经验和实力,曾执导第六届青铜文化节大型文艺演出和西湖博览会《人间天堂》开幕式文艺晚会等众多大型晚会,对歌舞类节目尤其擅长,在业界有口皆碑。
央视牛年春晚已经落下帷幕,这台凝聚了陈临春带领的整个节目组全部心血的晚会,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是晚会上令人炫目的科技手段。时代在发展,春晚也要与时俱进,要了解年轻观众喜欢什么。所以节目中充分运用了科技手段,就是想要把今年的晚会做出更多新意。
比如说时尚秀《山水霓裳》里的“一秒换装”。“这个节目就是通过AR技术实现‘拓展现实’,将事先拍好的片段与现实无缝衔接。”歌舞节目《牛起来》,也通过AR技术实现了春晚现场与身在香港的刘德华完美同台的效果。
科技元素不仅在春晚舞台上随处可见,也在春晚后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台上的机器牛“犇犇”,下了台之后,就“兼职”送起了盒饭。
陈临春坦言,作为一个杭州人,老家的科技智能化的氛围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也更加注重在春晚中融入科技元素。
晚会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表示,整台晚会最精彩的节目是戏曲节目。提到这一点,陈临春也觉得很欣慰。“我们从最开始筹备的时候,就把戏曲节目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来攻关。戏曲是我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由于戏曲节目连续多年登上春晚,难免会出现节目过于雷同的现象。怎么样把戏曲节目做出新意,做出特色,让大家能更好地领略戏曲的魅力,成了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节目组想到,当年的上海大世界曾是中国20世纪初最有名的艺术舞台,很多梨园名家都曾在大世界演出,那里也记录来中国梨园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因此,他们找来了上海大世界当年的图片,按着图片的模样,打造出当年的梨园景象。同时,又紧扣如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把握好戏曲节目的节奏。精心挑选选段、演员,最终成就了这一段备受好评的经典表演。
而“文化”元素中,有一个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点,就是国宝佛首。
陈临春提到:“我们当时想寻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挺巧的,就知道了佛首的故事。我们觉得它与我们的晚会非常贴合,佛首本身也带有一种祥和、祈福的象征意味,同时它也是归来的国宝。在春节的时候看到它,听到它的故事,我们觉得能够更加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同样给国人提气的环节,还有几位航天科学家代表的现身。“这也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安排的环节,因为嫦娥五号、天问、北斗这些航天项目,代表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它们一出现,大家就一定会觉得很振奋。”陈临春说。
这台牛年春晚,也极具怀旧气息,在辞旧迎新之际,这样的氛围令人尤为感怀。比如一开场,岳云鹏与孙越的相声节目,就带领大家回顾了一遍历年春晚的歌曲。后面的节目,更是设置了《牧羊曲》、《明天会更好》等怀旧歌曲节目。“选这些歌也有我们的用意。比如《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我们安排在疫情主题的小品之后,因为我们实在想不出比这首歌更好的表达,我们希望可以用这首歌对大家说,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期待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