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艺术人文学院 编辑:赵雨岑 来源:艺术人文学院 阅读:
发表时间:2022-12-09
作者:艺术人文学院 编辑:赵雨岑 来源:艺术人文学院 发表时间:2022-12-09
古物与艺术史系列讲座
形象史学:从物象的流动观察文明的迁移
主讲人
尚永琪
宁波大学历史系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与谈嘉宾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 乔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
张书彬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时间
2022年12月12日(周一) 18:00—20:30
腾讯会议ID
892 499 609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金石文献、古器物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形象史学”是以古代图像资料为关键证据的历史研究,是对传统文献资料“非可视性”缺陷的补足和互证。“形象史学”不是艺术史的作品风格流变史,它所发掘的应该是作为大历史补充部分的可视化的时代、社会、思想。由此,其主要的考察对象可以概括为“物象”,即透过古代社会人类创造的造物与图像,审视和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迁移。从本质上来讲,文字和图像都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物。人类的血缘族群、性别认同、文明归属、社会身份、等级地位等等要素,全都要依靠大量的物来标识、建构、辨别与自我满足,图像在其中功不可没,不但是文字之外最具时间穿透力的人类造物,而且也是理解不同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迁移变化的最直观造物。
主讲人简介
尚永琪,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史、丝路文明史、形象史学与动物史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著作10部。
与谈嘉宾简介
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史学史、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著有《历史及其图像》(译著,2018&2020)、《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2020)、《英雄赞歌》(2019)、《中国美术简史》(2011)、《美术博物馆学概论》(合著,2008)、《风尚与思潮——清末民初中国美术史中的流行观念》(2008)等。
张乔,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艺术史与文物、博物馆领域科研和教学,发表《云雷纹与礼的观念》《龟兹佛教壁画中的指缦相》《法国克吕尼博物馆早期的收藏与陈列观念》《英国学会举办的1813年约书亚·雷诺兹爵士纪念展》,翻译《中国青铜时代的礼器》《东周玉器装饰中塑性卷曲纹的出现与衰退》等论文论著,涉及器物纹样、石窟壁画、西方博物馆收藏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课题《中外美术展览的发展研究》,编辑出版《艺术博物馆与展览文集》《美术博物馆导论》等教学用书,曾获浙江省美术奖理论组铜奖。
主持人简介
张书彬,山东泰安人,艺术学理论博士,考古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美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文博展演研究所所长。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优青培养计划、省之江青年拔尖学者、第五批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研究涉及美术考古、敦煌学与丝绸之路艺术、视觉文化与跨语境美术传播研究等。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哲社科规划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培育重大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及特别资助等课题。曾入选“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英国剑桥大学)”“首届全球艺术史海外研修项目”“国家艺术基金艺术考古人才培养”等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