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许江:王澍获奖为我们带来什么?——庆贺王澍获颁普利兹克建筑奖晚会致辞

作者: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2-06-05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6-05

  2012年5月30日,许江在庆贺王澍获颁普利兹克建筑奖晚会上致辞。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庆祝王澍获颁普利兹克建筑奖。我们由衷地为王澍多年的坚守和努力所取得的引人注目的荣誉感到高兴。
  我们也很高兴请到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来同我们一道共度这个欢乐喜庆的时刻。等一会,赵书记还将致辞,对这难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和勉励。我们还高兴地邀请了    王辉忠、黄坤明、茅临生等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以及省委办公厅、财政厅、人才办、教育厅、上城区、西湖区的领导来同我们共享这一欢乐时刻。
  王澍是和我们中的许多人共同成长的老朋友。九十年代初,那时我们正年轻,曾有过一道激情抒怀、慷慨放歌的日子,曾都是柏拉图理想园那般较真而倔强的愤青。王澍在学校最早的创作是将老礼堂改造成美院画廊,那砖墙铁桥的前厅,那铁框大玻璃的空间切割,带着整个九十年代美院众多开时代之先的艺术展览和活动,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那个画廊具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之为创意产业园并弥漫了全国的工业遗产的表情,为那个时代的美院铸造了一个独特的创作平台。
  那之后,王澍赴同济攻读博士学位。第二年,在我同他的谈话中,强烈地感到了一种锐气,并相约重建美院建筑专业。博士毕业后,王澍应约回到当时正在滨江中转过渡中的校园,美院建筑系成立。在那个天光大厅里,半截裸露的砖墙围合的空间,弥漫起一种活泼泼的理想气息,一种开放与坚守兼备的精神气质。今天,这砖墙围合仍然立在象山校园之中,氤氲着同样的理想的坚守。
  正是这个象山校园,在它还未确立之前,我们就和王澍去那一带勘察多次,谋划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我们还一道在万松岭的素院白墙前,吮吸传统书院的青山气息;我们还一道立身凤凰岭皇宫旧址的坡壩上,遥想未来的风景。
  2002年象山山北开始建造,在众多的方案中,王澍的设计胜出,揭开象山建造新的一页。2005年春季,我们在初建成的山北举办了“象山三望”的学术研讨会,为这个陌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建造群正名。那之后,美院力排众议,邀请王澍继续象山山南的设计,浩大的山南工程随之开工。那些高台合院、密檐木窗,那些山房斜廊、重院翘顶,那众多的工艺、本土的材料,基建处、工程队和王澍一道探索突破、顽强实现。2007年山南竣工,2008年学院在象山举行80周年校庆。象山校园,从此以一种独特的青山望境,孕育代代学子;以一份现代书院的表情,塑造从艺者身心俱足的家园;以一种诗化的地域本土的建造语言,抵御体制化的大学建造的风潮,重塑现代人群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从此,建筑师王澍也开始了他丰硕而翔远的人生。
  本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里,北京市政府和凯悦基金会向王澍颁发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世界上第37位建筑师也是中国第一位建筑师获颁该奖。李克强同志参加了典礼。这是王澍莫大的光荣,我们诚挚地祝贺他。同时这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光荣,因为学院的建造成就了一种理想,学院的支持催生了一代英杰,中国艺术的蒙养造就了中国建筑的重大突破。
  王澍的获奖到底为我们带来什么?这个问题,早在获奖消息传来之初,我就不断地询问自己。诚然,这个奖给王澍带来了荣誉,给学校带来了光荣,给校园带来了神奇,给中国的建筑界带来了兴奋。但我想获奖的意义绝不仅于此。
  第一,王澍的获奖为中国建造带来了一份难得的思考。关于中国建筑的思考,是几代人的心事,但王澍的获奖将世界性的目光拉到了我们身边,拉到我们可见的生活中。多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步伐,亿万吨水泥凝铸在亚洲东部这片广袤大陆之上,多少世界级的大师蜂拥而来,多少中国的老将新锐跃跃欲试,但是有多少建筑能够面对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和精神的活化的问题?纵然在众多的建筑上都拼缀着似是而非的中国符号,城市化的建造不断趋高趋贵,但是它们都不能回应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通过坚实的建造去建构一个中国人的世界。这个中国人的世界不是简单的中国式柱梁与屋顶的翻建,不是回廊合院的魔方式的铺展,不是某些传统建造语言的夸张的包装和仿制。这个中国人的世界,应当是对中国建造艺术的敬意与挑战相纠结的主体担当,是本土平民建造的生生不息的巡礼与跬积,是对传统居所中可见与不可见的人天关系与相安内涵的激情重返,是我们可以作为历史记忆和未来理想来相互融通,并深深铭记的精神生命的现场。王澍的建造让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可贵的精神实验的端倪。在这里,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可再生、可持续的生态观念,都不是一句泛泛而谈的熟语,而是一种富于担当的坚守,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置自身于业余之地而奋起的顽强抵抗。这种抵抗,在一个学院理想的襁褓中得以实现。象山建造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不是单一的建造体,而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建造群,它整体地叙述了中国人的建造与自然之间的体量尺度、眺望行游的诸多关系,并始终存持着一个山水之象的核心。它最生动的地方,正在于它为我们的青山望境所作出的诸多提示。今天,象山校园周围不断叠起的整齐划一的楼群,正在不断蚕食我们的望境和蓝天,正说明了王澍那般顽强抵抗的意义,那里正是学院望境无法到达的地方。
  第二,王澍的获奖为中国大学的建造带来一次重新的审视。象山校园的真正内核是建造了一个可游可居的大学望境。那些门、窗、走廊、高台形成一个个独特的界面,同学们从这里远望青山。那长长幽深的巷道,那突如其来的拐角,那交叠的楼梯,那起伏的斜廊,都给出一种独特的视角,一种深远、高远以及心远的提醒。这些独特的界面让观看成为一种渡行之中的体验,并将日常的体验凝聚在心灵的视域之中,成为精神提升的现场。这青山望境与年轻的心心心相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望境是一种问境,一种心境,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格物之境,那青山中有四季的轮替,有诗意的体察,有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自己。有人说象山建造的得房率太低,殊不知那55%的得房率的昂贵的剩余是给了青山,给了人们的望境的。建造的山水化,人的山水化,这个在里尔克笔下始终感动着我们的意念,这个古往今来中国山水世界的意象核心,成为象山建造的重要表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澍的建造是美院的产物,因此也是美院的家园。
  第三,王澍的获奖是对具有独立思考的当代学者精神的再肯定。作为建筑师,王澍首先是一位思想者,同时又是一位工匠。“像工匠一样劳作,像哲人一样思考”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写照。他对中国绘画和书法都有较深的钻研。据说,他在哈佛讲学,第一天谈横卷,第二天讲立轴。可能有人并不太喜欢他的建造,但当大家谈起中国绘画和精神世界时,便会惺惺相惜,心灵沟通。他的顽固与坚守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他是一个极具批判意识的艺术思想者,从城市建造的趋同化到时下的建筑师体制都在他批评的视野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筑师。象山建造,他的设计费是很低的。他的大部分建造,设计费都不高,但他心里的那杆秤总是放在建造的坚守和意念的实现之上。与大多数建筑师的时尚不同,王澍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的工作室更像一个工坊,如他所言,“一个业余建造的工坊”,但那里洋溢着浓郁的理想气息。在这里,我们要祝福她的妻子陆文宇,王澍的坚守中有她特殊的分量,王澍的视域里也饱含她独特的眼光。王澍常常塑墙,各种各样的墙,但我总想,陆文宇才是王澍的墙。
  2006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在往昔意大利海军军械库远端的处女花园中,《黑瓦白瓦》眺望着一片苍茫瓦园。王澍用这片中国的青瓦,向利比里亚半岛的红瓦、向欧洲文明的红瓦宣示中国的到来。今天,这瓦园已镀上金光。我们深深地祝福王澍和陆文宇,并祝贺和寄望他们:执守朴实本色,存持旺盛精力,为重建中国本土建筑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