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许江:“重新生长”展览开幕答谢辞

作者: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2-05-16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5-16

按语:2012年5月16日,“重新生长”展览开幕式,许江院长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辞


  2008年,中国美术馆和德累斯顿美术馆在这里举办名为“中国园林”的展览。那个展览以园林作为一种视角,来观看和介绍中国的当代艺术。当时,我作为展览论坛的讲演者参加了活动,易北河畔德累斯顿那苍雄的城市形象令人难忘。利普西乌斯艺术馆这个废墟重生的穹窿,这荒原一般的表情深深地吸引了我。德累斯顿与我所生活的中国的杭州,一个是河岸之城,一个是湖畔之城,它们是姐妹城市,又承载两种不同的 文化传统。我渴望在这里展示我的艺术,我渴望将我的葵园竖立在这废墟般的苍穹下,经历一次“重新生长”。我向当时的馆长马丁洛先生提出了我的想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
  我画葵,就是画我们这一代人。葵是一代中国人的意象,作为中国巨大变迁的亲历者,时代的群体命运与现实的风雨沧桑交叠在心头,向日葵成为一代人的诗画意象。葵是一代人的无言记忆,想起它,总让人热泪盈眶。葵又是一代人今天的心灵抒写:背负沧桑,怀抱理想,坚守当下,面向未来。但葵不是某种象征,更不是意识形态的替代物,而是一代人历史性生存的真实写照。前天费雪馆长谈到蒲桑的名画,昨天我们在他的建议下到老画廊观赏了这幅原作。这是一片黄昏大地上的众神,诸众祈求花神庇护,花神让他们再生,但却变成了各种花木,这是一个具有深刻转换意义的重生。我的向日葵的绘画不止于怀旧,不止于记忆,更是充满这种转换精神的当代的重新生长。
  24年前,我只身来到易北河入海口的汉堡,在那里开始我的留学生涯。后来,我曾经在易北河畔的村庄里,我的导师卡彼•布莱梅的工作室中住过一段时间。那时的易北河两岸还不能相通。布莱梅先生向我谈起他的东德家乡,也谈起德累斯顿。我知道德累斯顿是一座历经沧桑、劫后余生的古城,所以我总能在易北河、在德累斯顿感受到一种召唤。所以我要将这个“重新生长”的展览献给这座城市,献给渊远流长的易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