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讲坛

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从去处来 ——“From/To: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中国美术学院旧金山特展开幕致辞

作者:许江   编辑:张玉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11-19

作者:许江   编辑:张玉   来源:    发表时间:2018-11-19

  From/To,从去处来,从去往的地方而来。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西行远道上,向所有的人自我介绍:我是从东土而来。显然,这个东土是为对方而言。唐僧如若在中华本土,是不会自称东土的。他是站在听话者的立定之所来述说自已的由来。抑或,那唐僧不是西行,而是向东,越过重洋,到了旧金山的湾区,他一定会自我介绍:我是从西岸而来。这太平洋的西岸,烟云无尽、骇浪滔滔的西岸,正是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正是我们千里而来的城市上海和杭州。

  六年前,中国美院的团队,在中国上海黄浦江西岸的一片工业废墟上,在老机场、老沟壑之间,举办名为“西岸”的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式时有一场以巨型水泥搅拌机为现场舞台的现代剧《奥德赛》。上海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也是半殖民背景下华洋文化交揉成长的现代之城。那个周遭里的机器、工棚、油罐正是这种历史的遗存。这个现代剧借用“奥德赛”从去处回来的历史纠结,喻比这座巨城从半殖民的天幕下缓缓走回的宏大史诗。这场剧的艺术总监与策划正是年轻的高世名,这个展览的艺术家有几位也一同来到旧金山。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巨大搅拌机的平台上插着的上千颗青苹果。后来,这片废墟之地举办了两届“西岸”双年展。接着两年,这片热土建造了近十座大型美术馆,“西岸”双年展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西岸”艺博会,今天,西岸艺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也是最有质量的艺博会。

  东土、西岸,都是从不同的方位,指向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正是我们的由来。这个由来经历了千年的淘洗,尤其是近百年来的磨炼,它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它的主体,如若我辈的居族人群也在深刻的变化之中。这正如奥德赛从特洛伊十年征战、十年回返,人与乡园,泪眼相对,噎心难忘。那个新的世界将是怎样的呢?

  中国美院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的高等艺术教育机构。建院九十年,历史不长,但它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缩影。1928年,它是作为艺术研究院的方式问世的。创立之初,它的使命是以艺术运动来引领社会美育。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国际化的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种极为充实的国际交流使得国美尤为重视本土固有文化的高度与创造性转化。这种在全球格局中,在东土、西岸的国际视角中,回返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源来激活创造性力量,是中国美院独树一帜并坚持不懈的精神旗帜。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内涵的历史渊源,三十二年前,马丁先生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率团来到杭州,与中国美院开展有质量的文化交流,揭开了一部漫长的文明对话的历史。三十二年中,有多少旧金山美院的艺术家西行杭州,举办讲学和展览。又有多少中国美院的师生来此学习和进修。我的前任、后来又任职中央美院十五年院长的潘公凯先生,早年赴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访学期间,应马丁院长之邀,在旧金山美院进修,以深切考察美国的当代艺术教育。1994年夏,旧金山美院授予他名誉博士的荣誉。去年,马丁先生又与麦克先生、任敏先生一道,以九十高龄重返中国美院,举办“无所容形”的大型展览,并将他五、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和近年新作三十余件捐赠给中国美院。今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来到这里,将我院师生的部分作品展示出来,并共同针对“感受力的贫困”的世界命题,策划“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论坛”。明年,旧金山美院的艺术家们将赴杭州举办艺术展。我想,这样一个旷日持久、情赠兴答的交流历史,这样一个几乎贯穿中国近代改革开放历史全程的交流事件,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多见的。

  进入十一月以来,我参加了几场关于当代教育的论坛。我感受一种普遍的焦虑。这种焦虑源自于当代世界及其迅疾变迁的深度洞察,还源自于那些具有担当意志的人文思想者表露出来的牵挂和忧患。如何面对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自主拼盘的种种需求?在信息与技术变革掀起的教育与学习的革命浪潮到来之时,艺术教育去向何方?面对虚拟化、技术化带来人与世界的疏离,艺术教育能否重塑人的感受力?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提出中国艺术教育的哲匠之道,提倡像工匠般劳作,像哲人般思考。1968年,在加州,掀起了影响世界的文化与社会运动,以嬉皮士为中心的文化革命和以计算机为标志的数学科技革命,在湾区喷薄而出,弥散全球,深刻地改变着今日世界。正是源于对这场革命的真切怀念与敬意,我们带来了From/To的展览,展示中国艺术教育的哲匠之道,并将第三届“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论坛”放在此地举办,在无尽的追怀思考中,反省时代的感受力,审视艺术与教育的使命。感谢旧金山美院为From/To开放众多公共空间,对圆桌论坛提供热情的支持。感谢远道而来参加论坛的中国、美国与国际上的专家们。

  1994年,我第一次赴美,从洛杉矶到旧金山,被导游带到号称是世界上最短弯道的街区,我却歪打正着推开了旧金山美院的大门。站在美院高台上俯望湾区,成了令我难忘的一幕。今天,我和中国美院的二十几位师生来到这里,我们仿佛来自某个共同书写着的历史,并向着持续不断地续写与更新,慨然前行。

  201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