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日新8月正文

8月

“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开幕式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浙江美术馆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8-12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浙江美术馆    发表时间:2025-08-12

8月12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指导,浙江美术馆主办的“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启幕,三大展厅、四个板块共计3281件(其中画作255件、书法2件、上海国难宣传团资料1821件)展品及文献,在声景营造、幻灯播映、数字人生成等当代策展路径的同塑下,鲜活勾勒出莫朴一生逐光的生命痕迹。丰硕的文献资料和充沛的视觉图像在信息时代的加持下,向大众系统呈现出20世纪中国美术虽跌宕却辉煌的艺术馈赠,共塑文化力量触动人心的最佳现场。本展已入选“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浙江省委原副书记梁平波,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高世名,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钱晓芳,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浙江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俞忠勤,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吕伟刚,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出席开幕式,并共同为展览启幕。许江、余旭红、应金飞先后讲话,莫朴先生家属代表莫大林致答谢辞。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主持开幕式。

全山石、梁平波、周国辉、许江、高世名、钱晓芳、金一斌、余旭红、俞忠勤、吕伟刚、应金飞共同为展览启幕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管慧勇,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韩绪、纪委书记陈于杰,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白仁海、孟云生,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建明,浙江省国贸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应达伟,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倪伟俊,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高克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骆献跃、副主席、秘书长王敏杰、原副主席魏新燕,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毛小芳,赛丽正宏集团董事长、赛丽美术馆创始人夏赛丽,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鲁迅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德田,和艺术家朱维明、孙恒俊、邬继德、李以泰、张远帆、施慧、吴海燕、杨参军、孙景刚、杨桦林、辜居一、陆琦、张捷、孙晴义、陈宁、安滨、徐明慧等,以及莫朴先生老战友老同事后代代表,莫朴先生家属代表等出席开幕式,冯远、王公懿等为展览开幕发来贺信。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讲话

许江回顾了莫朴先生充满坎坷的一生,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老院长,莫朴先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师,他的一生仿佛一本大书,充满了磨难又充满了坚强,充满了激 情又充满了悲情。

他曾两次出任校长,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工作。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时期,他强调向中国的传统学习、向中国的技巧学习,提倡要到生活中去写生,重视基础训练和下乡写生,从而催生了“浙派人物画”的产生。同时,他提倡临摹教学,注重素描教学的作用,“临其意,摹其形,追其神”,强调从素描中认识到自然的无限层次,发现艺术的现实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关爱与感受。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他重新恢复学校的教学重点,同时重视学报、图书馆、美术馆的窗口作用,以此来宣传西方新的艺术理念。

许江认为,莫朴先生奠定了中国美术学院一直传承至今的教学精神底色,强调创作扎根大地、立足时代的的伟大作品。他坚持向民间学习、向传统学习,因此他的创作线条饱满,构图有力,形象充实,成为中国新兴版画早期创作的史诗之作。莫朴先生的作品,从《清算》到《入党宣誓》再到《南昌起义》,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创作理念的认真以待和对绘画创作的精妙处理,他的每一张画作都蕴含着大量的史实资料。本次展览主题是“朴直向阳”,朴直正是莫朴先生最典型的性格。本次展览的策展组投入了大量精力,保存搜集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让大家接受历史的教育、艺术的教育,他绘画人生的优秀品质一直感动和启迪着后学。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讲话

余旭红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制定方案、亲自按下开工按钮的浙江美术馆迎来“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开幕,具有特殊意义。莫朴先生青年学生时期便加入挽救民族危亡的行列,为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而呐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他用木刻、宣传画唤醒民众的斗志。

余旭红谈到,作为油画家,莫朴先生是新中国现实主义艺术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他创作的油画《入党宣誓》现藏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是学校重要藏品之一,是一代人理解革命精神的视觉教科书。作为美术教育家,莫朴先生为学校的发展倾注心血。他创设彩墨画教学,推动民族艺术遗产研究室的成立,首创“下乡写生”教学模式。改革开放后,莫朴强化教师队伍,学术气氛渐浓,文艺思想开始活跃,艺术创作出现突破。莫朴这代革命美术家在林风眠等先驱所开创的“中西融合”艺术之路中注入了现实主义的内核,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

当我们在展厅中看到莫朴先生的画作、手稿与教育文献时,仿佛能触摸到他精神世界的温度。那些泛黄的写生本上,既有对革命岁月的记录,也有对艺术技巧的推敲,更有对教育理念的思考——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莫朴先生完整的精神图谱:用革命理想照亮艺术方向,用艺术实践诠释时代精神,用教育事业传承文化薪火。

莫朴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艺术遗产,更是“朴直向阳”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是对艺术初心的坚守,是对时代使命的担当,更是对人性光辉的礼赞。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吕伟刚向捐赠者家属代表莫大风先生、莫娇女士颁发收藏证书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讲话

应金飞指出,莫朴的人生底色,奉行的是“艺术为人民”的核心价值,以画笔为利刃,在民族解放的洪流中刻写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实践轨迹,彰显出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莫朴先生是杰出的现代油画创作者,是新中国美育事业的践行者,他真诚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文化与艺术教育事业。

应金飞表示,作为迄今关于“莫朴”最全面和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本次展览不仅促成了这批珍贵文献资料的首次亮相,莫先生的诸多代表作也首度实现了全面集结。同时,展览高效拓展了展品结构,叠加了“数字交互”的时代特色,融入了声景塑造、幻灯播映等路径,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交融,是浙江美术馆“藏以致用”典藏理念的有效实践。浙江美术馆近年来强调打开“新视野”,通过“新技术”“新形式”,将典藏工作融入展览、研究、公教等赛道,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换。本次展览的启幕,不仅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也展开了一次“艺术为人民”的精神洗礼。这份镌刻在浙江大地的精神密码,将成为激励我们奋进新时代的重要文化源泉。

莫朴先生家属代表莫大林致答谢辞

莫大林将莫朴先生一生分为两大阶段:前半生为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奔走于大江南北;后半生扎根浙江,为新中国的艺术事业,特别是浙江的艺术创作与教育奉献了毕生精力。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国难宣传团”活动90周年及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他决定将父亲毕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及珍贵文史资料捐赠给浙江人民。希望让公众了解一位艺术青年从课堂走向社会、融入时代的艰辛历程,彰显莫朴先生“为人民而画”的信念,也是对其作为抗战老战士、时代前行者的深切告慰。莫大林特别感谢了长期关怀莫朴先生的梁平波先生、许江先生、全山石先生等师友同仁,感谢周国辉先生为展现莫朴艺术与人生道路所作的努力。他对本次展览团队及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表达了诚挚谢意。

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主持开幕式

“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7、8、9号展厅展出,通过“倾心向太阳”“朴直燃心灯”“美育又重谈”“唤起新感情”四个板块,展出莫朴作品及珍贵文献共计3281件。此崭新场域以“寻找鲜活的莫朴”为核心理念,通过充分展开的视觉与文献,融入声景塑造、幻灯播映、数字人生成等当代路径,立体展现莫朴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和逐光前行的艺术人生,系统勾勒出进步知识分子向人民美学体系建构者的精神蜕变,再现20世纪中国美术在时代淬炼中浴火重生的历史线索。

莫朴是集革命生涯和教育事业为一体的红色艺术家,奉行“艺术为人民”的核心价值,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以强烈的历史主动将个体生涯与历史进程相连、振兴理想和创作实践相融。

2024年,莫朴家属莫大林、莫大风将莫朴自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各类绘画及各时期文献资料共计2036件(组)捐赠浙江美术馆,获202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这批宝贵财富既是承载中国现代美术集体记忆的重要切面,也是后继者开展深度研究的重要案例,更是本展得以推进的基点。

2025年,是莫朴诞辰11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展的启幕,不仅是对莫朴家属无私捐赠行为的大力弘扬,也是将新时代质感注入历史性回声的高效实践和“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高效落地,更是对数智世纪重申“现实主义”的温情致敬。

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

莫朴(1915-1996),原名莫璞,祖籍南京。初于苏州美专、上海美专求学,“九一八”事变后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曾与沈逸千等组织我国美术界最早和最有影响的抗日救亡团体“上海国难宣传团”,后创“江文团”,1940年参加新四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作为创始人之一建立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1943年任教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等。1949年与刘开渠、江丰等奉调接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中西融合”“传统出新”两条学脉之外,携同道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学术脉络。1996年在杭州逝世,享年82岁。

展览现场

部分展品

1934年上海国难宣传团渡黄河越库布奇沙漠 照片 13cm×23cm

国难宣传团第二期出发前合影 照片 6cm×8cm

国难宣传团于北平白云观举行展览 照片 5.7cm×8.5cm

国难宣传团时期莫朴肖像 照片 16cm×15cm

《枪口对外》 莫朴 纸本水墨 50cm×39cm

《伊克昭盟暨后套工作路线路》 手稿 25.5cm×20cm

《国难宣传团时期影集》 莫朴

《三代》 印刷品 1940年 13cm×14cm

《我们活跃在苏北》 印刷品 1941年 12.5cm×23.5cm

《铁佛寺》 华东出版社 1951年4月初版(封面)

《分地》 布面油画 1948年 浙江美术馆藏 47.5cm×56.5cm

《清算》 布面油画 1948年 中国美术馆藏 90cm×115.5cm

《入党宣誓》 布面油画 1950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18cm×170cm

《南昌起义》 布面油画 1957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178cm×256cm

《自画像》 纸板油画 1955年7月 35.5cm×28cm

《苏维埃万岁》 布面油画 1964年 中国美术馆藏 158cm×258cm

上海美专毕业证书 1933年 40.5cm×49.5cm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聘书 1949年9月 24cm×22cm

八零年九月六日开学讲话 1980年9月 26cm×19cm

莫朴美术活动年表 1992年 26cm×19cm

指导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中国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支持单位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刘海粟美术馆

哈美术博物馆

杭州锦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展览总监:杜群、应金飞

策展人:刘潇、杨鉴、邹萍、刘颖

策展设计:贾宏宇

策展助理:方隽书、吴雨晴、刘坤、王心怡

主视觉:章利民

声景构造:葛鑫

数字人创作:俞同舟、林翰、茅婧雯

制作协调:张顺礼

展品协调:吴佳齐、张黛儿、王家、姚可人

访谈影片监制:杨晨曦

摄影师:钱宇恒、王勤博

灯光师:郑同言、李静

录音:李柳璇

后期剪辑:廖萧枫、蔡展威

现场摄影:贾宏宇、刘坤、季裕升、吴天驰

行政协调:胡龄云、白力民、方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