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载体,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石。中国美术学院始终以打造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系列精品教材为目标,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建设路径,构建起多层次、高质量的教材体系,为艺术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健全全过程管理机制,筑牢教材质量防线

为确保教材建设方向正确、质量过硬,学校严格落实“校—院—教研室/学术委员会”三级教材管理机制,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管理格局。

校级统筹把关:校级教材审核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意识形态督查与内容专业审查,从源头确保教材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的正确性;教务处统筹推进教材建设规划、审核备案及质量监测工作,为教材建设提供系统性制度保障与流程支撑。

院级精准管控:各教学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聚焦教材选用、自编教材质量两大核心环节,细化审核标准与流程,确保每一本投入教学的教材都符合艺术人才培养需求。

制度规范引领:出台《中国美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暂行)》,严格执行“凡选必审”“凡编必审”原则,实现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同时创新实施“教材专柜”工程,提升优质教材的展示度与可及性,并建立动态更新的自编教材数据库,通过数据跟踪优化管理效能,为教材质量持续提升奠定基础。

二、贯通金课驱动建设路径,打造特色教材矩阵

学校以“金课”建设为核心牵引,构建“金教材—金师—金课—金专”全链路支撑体系,分层分类、系统推进教材建设,形成覆盖多学科、凸显艺术特色的“国—省—校”三级教材矩阵。

高规格教材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学校教材建设成果显著,共入选“十二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4本、浙江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17本,彰显了学校在教材建设领域的国家级、省级影响力;立项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4本,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教材60本,纺织服装类“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50本,校级教材建设项目85本,覆盖多学科领域,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

创新教材形式丰富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教材形态创新,出版双语版“国美金课”微教材19本、“国美好教材”40本,既顺应国际化教学趋势,又通过轻量化、精品化的教材形式,为师生提供更灵活、高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教材在教学质量生成中的核心作用。

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教材建设改革,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建设模式,推动教材质量与艺术人才培养需求深度适配,为打造高水平艺术教育体系、培养拔尖艺术人才提供更坚实的教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