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2025年9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校区隆重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庆祝大会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讲话。校领导班子成员余旭红、孙旭东、傅巧玲、韩绪、陈于杰、夏文莉为过去一年获得重要荣誉称号、入选重要人才项目的教师代表颁奖。会上还进行了高层次人才聘任仪式、荣休仪式和新入职教职工入职仪式。大会由副院长曹晓阳主持。


金一斌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教师表示祝贺,向为学校发展奉献青春与智慧的荣休教师致以感谢,向新加入国美大家庭的全职特聘教授、青年教师们表示欢迎。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讲话
金一斌回溯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百年发展历程,他谈到,从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到今天的诸位先生,正是一代代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奠定了国美的学术根基,塑造了国美的学术品格,引领了国美的学术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内涵,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全过程,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国美力量。面向未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国美华章,他提出需要四方面努力: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提升育人本领,培育时代新人。主动应对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艺术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科人一体化”,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追求卓越学术,勇攀艺术高峰。广大教师要潜心治学、深耕创作,产出更多立足学术前沿、彰显中国精神、体现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巩固和提升我校在艺术学、设计学、建筑学的领先地位,同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具有国美特色、世界水平的艺术学科体系。
四是弘扬优良师德,营造和谐生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关心教师成长,支持教师发展,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传承好国美深厚的师道传统,营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和育人环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金一斌号召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壮丽篇章而努力奋斗。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主持会议
曹晓阳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节日祝福,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全体离退休教师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是强院兴校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师不仅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更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动能。正是各位老师践行育人初心,才让美院能够在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时代艺术新人”道路上稳步前行。
表彰重要荣誉称号获得单位和个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获得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工会委员会颁奖(童赛玲代表领奖)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为2025年浙江省“最美教师”周武颁奖

浙江省“最美教师”、手工艺术学院周武教授发言
手工艺术学院教授周武被评为2025年浙江省“最美教师”,他分享了33年来躬耕教坛、教书育人的体会。在专业与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以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聚焦内涵建设。团队的一系列教学实践成果为后期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学校设计学科的重大突破。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践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聚力建设高端科研平台。持续承担国家非遗研培任务,形成国美研培模式;通过省部共建与校地合作,创建文旅部重点实验室、龙泉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在学术与国际交流方面,长期致力于手工艺术的国际传播与对话,通过系列国际展览的策划,有效提升中国手工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周武表示,“最美教师”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盏明灯,未来将继续秉持“哲匠精神”,为手工艺术教育贡献力量。
表彰重要人才项目入选者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余旭红颁奖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沈浩颁奖(贺维豪代领)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刘海勇颁奖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旭东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许嘉颁奖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傅巧玲、副院长韩绪为省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沈乐平,省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刘元捷、张书彬、高初颁奖

中国美术学院纪委书记陈于杰、副院长夏文莉为省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段卫斌、省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彭倩颁奖

省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院长段卫斌教授发言
段卫斌向老师们分享了四个词:首先是“个体”,每个人都作为国美人的个体,要以专业的修为、学术的专精、个体的情操站稳讲台,言传身教;第二是“团队”,国美百年历程中巨匠辈出,经典不断,这是源于代代相传的浙江精神与团队凝聚的蓬勃力量,唯有携手并肩,才能让艺术教育之舟行稳致远;第三是“学科”,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学科使命,在以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既有“小我”的专业修为,也有“大我”的学科使命;第四是“学校”,国美正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每个人都应抱有“为艺术战”的铿锵誓言和使命担当,铸就国美事业新的高峰。
高层次人才聘任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为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全职特聘研究员晋永权颁发聘书

受聘人才代表、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晋永权发言
晋永权表示,非常感谢有机会加入国美这个令人向往的大家庭,与大家一起工作、生活、进步,将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尽职尽责,竭尽全力,与大家一道努力奉献。同时他阐述了关于摄影在艺术与历史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中国的视觉现代性,始于摄影术的传入,也推动了视觉艺术发展与大众视觉习惯的转变。它不仅记录并参与了民族国家的构建,还承载着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的功能。后现代主义被视为一次“摄影事件”,凸显了摄影对当代艺术的深远影响。然而,当前中国高校摄影专业面临收缩与挑战,尽管摄影在艺术创作与社会传播中广泛应用,其教育体系仍需加强。中国美术学院在图像档案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相关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晋永权表示愿与同仁共同努力,致力于推动摄影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金一斌书记、余旭红院长与荣休教师合影,新入职教职工向荣休教师献花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大会举办了中国美术学院教职工荣休仪式,对荣休教职工的工作致敬。曹晓阳宣读荣休教师名单,金一斌书记、余旭红院长与荣休教师合影,新入职教职工向荣休教师献花,新老教师的艺术人生都迎来了新的起点。

荣休教师代表徐国强发言
徐国强将自己的人生比作一部纪录片,他回望自己数十年的工作历程,与大家分享内心的三个“感”。一是感慨,他感慨时光飞逝,自2003年初入美院已过去22年,工作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二是感恩,他为自己能成为国美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国美的伟大,不仅有昨日的群星璀璨和今日的学科高度,更有绵延不断的学术思想和催人奋进的“哲匠精神”引领;不仅有登高望远的眼界和居安思危的胸襟,更有为才适用的开放思维和名校意识自主意识的自信;不仅有每一届领导班子的政治清朗和无私奉献,更有全体师生的家国情怀和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信念。三是感谢,正是领导们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才让他有机会表现自己、贡献自己,为他原本平淡的人生纪录片增添了绚丽的华章。

荣休教师代表方利民发言
方利民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对中国美院的憧憬,在美院求学、工作的往事历历在目,老师们在成长道路上对他的关怀和帮助令他永远感恩。他谈到,自己的大半生都与美院交织在一起,中国美术学院给了他如同家一般的温暖。方利民自留校以来,接手水印版画课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该课程于今年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这是值得他欣慰和高兴的一件事。同时,退休前,他在绘画艺术学院水印版画实验室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课,对这样的收尾他表示非常满意。为自己在国美留下的“一点痕迹”表示由衷地欣喜。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为新进校教职工代表赵熙淳、曹青莞佩戴校徽、赠送书籍

省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院长段卫斌教授带领入职教职工宣誓

新入职教师代表郑永松发言
郑永松分享了自己在法国留学的经历,同时表示回国入职中国美术学院后,深切感受到学院浓厚的艺术氛围、师生出色的才华与热情,以及藏龙卧虎的学术环境。通过参与毕业展、学术年会及跨文化项目,他体会到学院对“实践—研究—传播”联动的重视及国际化、跨学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他希望自己能够延续林风眠先生”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精神,在教学与研究中融汇自身海外经验与中国传统,推动跨文化对话与国际化学术合作,致力于培养既能扎根本土、又具全球视野的艺术人才。

奏唱中国美术学院校歌
中国美术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的重要指示为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全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艺术教育体系。期待全体老师以“国之大者”的格局与胸怀,将自己融入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艺术之力绘就时代画卷,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艺术教育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