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资讯正文

综合资讯

两个AI:艺术智性与数字智能设计作品巡展启幕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阅读:    发表时间:2025-09-25

作者:   编辑:陈舒婷   来源: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发表时间:2025-09-25

两个AI:艺术智性与数字智能设计作品巡展现场

2025年9月2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现代智造促进中心、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教育部文创设计智造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协办的两个AI:艺术智性与数字智能设计作品巡展于上海市杨浦区明华糖仓艺术中心启幕。

余旭红、薛侃、周海鹰、潘焱、周嵘、刘晋元、陈健莹、卢涛共同为展览启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上海市杨浦区区委书记薛侃,杨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潘焱,区委副书记周嵘、副区长刘晋元,国家艺术基金上海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上海剧本创作中心副主任陈健莹,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卢涛,共同为展览启幕。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宋建明,学术委员会委员吕品田、吴海燕,国家艺术基金上海项目管理办公室杜竹敏,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嘉宾、中国美术学院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代表参加开幕式;滨江集团董事长官远发、投控集团董事长沈迪,滨江集团,霍尼韦尔、美团科技、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见与未见(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各创新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参加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

余旭红提到,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杨浦滨江,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今天,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举办“两个AI”展览的开幕式,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同时,感谢杨浦区委、区政府对中国美术学院的信任。

上溯百年,1919年12月25日,中国美院创建人林风眠先生、林文铮先生,及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诸多奠基人和名家大师就在黄浦码头启航前往法国。1924年1月27日,这帮留法年轻人在法国巴黎成立了“霍普斯会”,策划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艺术展——中国古代与现代美术展览会。蔡元培先生作为展览筹备委员会主席,在开幕仪式和招待午宴上,先后发表两个重要演讲:第一个演讲主题是关于“中西艺术融合”,第二个演讲主题是关于“艺术和科学的融合”。

本次展览在黄浦码头旧址旁举办,既是一次对百年学脉的溯源和追问,也是对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何为、设计何为的宣言。技术的迅速发展本身并非真正难题,关键在于人类如何与技术共同成长,并以创造力与责任感为其指引方向。艺术智性不是抽象的学术口号,而是一种培养审美经验、直觉创造与批判思维的教育之道;数字智能也不仅是冷峻的技术,而是关乎算法、计算与系统能力的时代语言。两者的交汇,标注了我们重新理解当代社会与未来文明的起点。在本次展览中,数字智能提供计算力量、效率与系统优化,艺术智性则为技术注入温度与意义,“两个AI”并非并置,而是促进在数字语境中重新感知世界、激发想象力,抵御技术同质化,守住人文尺度与边界。展览中的作品传递出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成为塑造人与技术、人与社会新的共生结构中的独特能量。

“两个AI”让艺术智性引领数字智能,以技术能力拓展人文疆域,希望通过“两个AI”这个关于创造力和文化社会未来的深度对话,真正建立起一种代表中国高度、世界一流的全新的创造力量。

上海市杨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

周海鹰表示,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标杆,始终站在时代艺术前沿,以深厚历史积淀和开放创新精神推动文化艺术发展。在长期合作中,双方携手推动DIU国际设计智造联盟总部落地杨浦滨江,焕新改造明华糖仓、永安栈房等工业遗存,举办“数实之境”“设计新质”等展览,一批优秀校友在杨浦扎根成长,区校情谊不断升华。杨浦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设计之都”核心功能区,正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区内集聚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数字经济企业,并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次元文化等新兴赛道。未来,杨浦将发挥数字经济和科创资源优势,让美学融入硬核科技,让创意扎根产业土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创新活力,期待与中国美术学院进一步深化合作,用艺术点亮生活,用设计赋能未来。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潘焱

潘焱表示,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科技与文化前沿,艺术智性与数字智能作为双重驱动力,正深度驱动着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变革,重新定义设计的边界与可能性,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上海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通过出台多项政策推动AI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并已建成“模速空间”等创新载体,形成数字设计新模式。面向未来,上海将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持续营造优质产业生态,提升算力支撑与创新载体;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构建智能制造高地;持续推动典型场景落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数字智能公共文化样板,高水平赋能设计、创新,全面提升产业能级。

国家艺术基金上海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上海剧本创作中心副主任陈健莹

陈健莹表示中国美术学院前瞻性地把握到AI数智时代对艺术设计的深远影响,本次巡展选取了多维度创新设计作品,探讨技术变革时代下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深度融合、彼此赋能,共同进化的思辨与实践过程。巡展既是艺术与数字、智性与智能展开的对话,又是艺术和数智共同抒写的时代之变革,它不仅是艺术领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更是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主持开幕式

韩绪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美术学院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向所有为展览付出心血的同仁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提到,本次展览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2025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重点活动。以“两个AI”为主题,汇聚了智能制造的前沿成果,呈现艺术智性与数字智能的深度对话,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在上海的重要学术展示,也是推动“科创+文创”融合发展的切实举措。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卢涛

卢涛表示,“两个AI”理念源自中国文联副主席高世名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的“两个AI—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共生演化的理念。“人工智能”带来的是对世界的高效理解与可计算的秩序,而“艺术智性”则为我们提供了对复杂世界的感知、对意义的追问与对事物的创造力。科学“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而艺术“通过解放获得知识”。当二者相遇,能够有机会用新的工具拓展表达的边界,也能以更敏锐的感受力,为技术赋予温度与方向。展览不仅是一次学术提案,更是一场重新发明日常的实验。这些设计作品和策展组织表达的是:当人工智能进入社会运行的核心,它所生成的不是单一的效率,而是一种由艺术智性牵引的文化再造。

开幕式嘉宾合影

(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潘焱,区委副书记周嵘,副区长刘晋元,上海市经信委相关领导嘉宾等)

展览依托我国综合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学院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大奖)创新平台,征集了120件在数字智能时代下涌现的新物种,通过具身智能、元宇宙、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多维度创新设计作品,探讨技术变革时代下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相互融合、共同进化的思辩过程。展览分为“机器图灵”“数字黑匣”“文化新质”“生活棱镜”四个方面,既彰显了数字智能与艺术智性对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融合面貌,也为新质生产力的跃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搭建起广阔的创新平台。

展厅

机器图灵展区

数字黑匣展区

文化新质展区

生活棱镜展区

开幕仪式现场还特别邀请到了傲鲨智能、鱼跃医疗两家DIA参赛企业为在场的嘉宾分享最新设计成果。

本次展览的举办,不仅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数字智能与艺术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也为全球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方案。未来,“两个AI”的学术对话与实践成果将持续拓展,为高质量发展与世界设计之都建设注入源源动力。

展览持续至10月9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25日-10月9日

9:00-17:00 展期内无休

【展览地点】

上海市杨浦区明华糖仓艺术中心

(安浦路415号)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教育部文创设计智造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

承办单位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现代智造促进中心

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策展团队】

总顾问

许江 高世名 王坚

总策划

金一斌 余旭红

策展人

卢涛

展览监制

熊娜

执行策展人

陈赟佳

策展组成员

陈歆怡 沈同岑

开幕式策划

马楠

视觉设计

陈应玮

空间设计

林俊杰

交互设计

李朝林

展览工作组

杨又晨 张韵韵 褚军刚 钱梦嘉 施金敏 程文雅 张瑜 夏雨 朗璐瑶 刘姝彤 朱佳静 赖宁娟 方政 宋鹏 陈奕彤 杨怀泽 朱涵宇(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