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春季高级研修班
走向逆熵纪:社会雕塑、控制论与智慧城市
此次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春季高级研究班“走向逆熵纪——社会雕塑”,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收到了大家热切的回应和数量众多的来函申请,经过审慎的筛选,共选出40位学员参与此次的高研班课程。所有学员必须全程参与课程并完成相关课业,课程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
—录取名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入选名单)
Han Ye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在读研究生
|
龙盼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
院在读研究生
|
刘帅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在读研究生
|
王艺盟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在读研究生
|
郑丽镇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在读研究生
|
嵇雪芬
| 中国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在读
|
魏倩颖
| 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
Ken Yeung
|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客座教授
|
张帅
| 杭州上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
|
夏羿龙
| 贰零玖沙龙创始人、艺术团体月台艺术小组成员
|
(其他院系、院校、社会人士入选名单)
郑文昕
| 中国美术学院讲师
|
凤仙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
|
吴振
|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
|
李凡璠
| 浙江理工大学美术系副主任
|
郑重
| 自媒体【迷影日历】创始人
|
管鲲鹏
| 写作者,供职于南方周末
|
秦天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
|
闫超
| 中国美术学院 交流学者
|
陈明宽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哲学博士
|
姜北
| 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研究生
|
黄玥
| 艺术家
|
孙鹏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策展人
|
赵悯农
|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影像科研究硕士
|
王婧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目前供职于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媒介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
刘加强
| 四川美术学院媒体艺术硕士
|
季俊
| 艺术家
|
王蓬
|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博士
|
周子悦
| 巴黎索邦第⼀一⼤大学造型艺术,美学,艺术科学博⼠士⽣生院
|
马尧
| 建筑师,供职于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
|
黃岳
| 艺术家
|
李晏葶
| 艺术家,
英国布赖顿大学纯艺术专业硕士
|
何俊彦
| 艺术家,
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硕士
|
朱广宇
|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
|
林薇
| 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黄几
|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
|
王懿泉
| 艺术家、策划人
|
沈洁
| 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
|
苑远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多媒体交互设计专业毕业,What’s Media Lab 互动艺术设计团队负责人
|
钱宏良
| 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研究硕士
|
莫佳青
| 艺术家
|
—课程时间及地点—
*如有更动请以课前通知为准
控制论·哲学·艺术
主讲人:许煜
时间:
4月2日(周一)14:00:“反馈”
4月10日(周二)14:00:“信息”
4月12日(周四)14:00 研讨会(一)
4月18日(周三)14:00 :“偶然”
4月20日(周五)14:00 研讨会(二)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309室
———
社会雕塑•日常生活•智慧城市
主讲人:贝尔纳•斯蒂格勒
法语翻译:张海裕
4月13日(周五)14: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209室
一、回顾人类纪的议题
回顾2016-2017两年研讨班的议题,诸如“关于业余者的爱好”、“消费主义”,“力比多经济”,“艺术作品”与“负熵”。
4月22日(周日)14: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04室
二、社会雕塑与宇宙主义
从约瑟夫•博伊斯对于艺术在20世纪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出发思考“逆熵纪”,以及一起探讨约翰•莱瑟姆作品中的“宇宙主义”。
4月26日(周四)14: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4号楼309室
三、智慧城市与“逆熵纪”
从“智慧城市”的视角看“逆熵纪”及其可逆性。
4月29日(周日)14: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04室
四、自动化时代的转化
从阅读海德格尔关于人类纪的技术问题出发,围绕“本有”(Ereignis)的概念讨论在人类纪和整体自动化的时代“逆熵纪”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