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在现代性主导人类思维二百年后,地球之万物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大规模碳排放引发全球暖化和极端气候,对化石能源和化学制品的依赖造成空气、水、土壤的严重污染,人口激增和经济全球化导致物种大量灭绝。应对生态危机不仅仅需要新能源、新技术,亦需要新的感知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一方面,艺术在推动人类感知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生态转型亦将带动艺术的变革。从主题到语言到方法,艺术都将发生颠覆性的转变。艺术家开始探索如何与动物、植物、真菌、微生物合作,如何将基因编辑、再生能源、精准农业等科技融入创作,如何表达和实践万物有灵、生态平等等超越现代性的理念。
杭州-香港2017-2018年度联合工作坊将围绕“生态性艺术实践”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推动杭州、香港两地同学的创作,重新检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结中国传统山水精神和当代生态问题意识,尝试开启生态性的艺术实践。
郑波:香港城市大学教师、 艺术家,美国罗杰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博士;
VincciMak:香港大学教师、景观设计师,哈佛大学景观建筑硕士;
闵罕:中国美术学院讲师、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刘潇: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硕士。
参加学生: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4所香港高校的12名研究生和中国美术学院选拔的10名研究生。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3号楼204教室、象山校区民艺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