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质:高岭土

皮囊壶

Prosperity I
你相信泥土也有生命,也会呼吸吗?来看看杭州南山路上的陶艺展吧。
今天,“泥之祭”第九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和“泥土与呼吸”2014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幕。在这两个展览上,你将会看到近300件好看和新潮的陶艺作品。
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创始于1998年,是美院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泥土与呼吸”是个国际陶艺双年展,不仅策展团队具有国际范,来自东西方各国艺术家的作品,也形成鲜明而有趣的对照。
在这里你会发现,自己对“陶艺”的概念会整个被颠覆。
国际作品
从好玩到高端到实在
法国策展人考夫曼的互动装置无疑是展览中最好玩的作品,观众可以亲自动手玩一把。他制作了一根长长的黑土棍,上面有许多人脸。当观众把这根像擀面杖一样的东西在桌上铺设的沙子上滚动时,不同的人脸就会印上去。他的另一件作品是一个形状不太规则的罐子,乍看不起眼,但是配合一个怀胎10月的孕妇影像,再来摸一下那个形状不规则的罐子,忽然就感觉穿越了,那些意外的凸起,就好像宝宝在里面踢动一样。
来自瑞士的艺术家因瑟拜德和她的妈妈一起来布展,她们已经在美术馆里呆了好几天。从她们专注的样子就能看出来,玩艺术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她有一件作品是一只巨大的龙虾,不但造型逼真,连触感都做得仿佛像活的一样。
德国艺术家罗斯曼的器皿,颇有科幻色彩,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UFO。那流线型的外形,加上黑色和釉青的色彩对比,简约又充满美感。
韩国艺术家李在苑的作品,让人一看就知道出自女性艺术家之手。由无数个白色和浅蓝色花瓣形状的小瓷片串联起来的抽象“山水”,散发着细腻的诗意。她说她喜欢用花瓣来当做书签,这份情怀就快赶上林黛玉了。那些成千上万个花瓣一样的小瓷片,是她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每天工作繁忙,只有做这些花瓣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片刻的宁静,忘记所有的烦恼。”
李在苑在美国住了很多年,她说自己在国外呆太久,于是乡愁满满。当她怀念起东方的时候,也想到了中国,“因为我们不能否认,韩国的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的影响。”于是,她跑去景德镇研究陶艺,做出了这些“山水”主题的作品。
相比之下,日本艺术家小岛修简直充分体现了宅男的属性。他的作品是一堆玻璃和粘土的混合物,看起来好像是在哪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发现的地质层,恐龙化石或许就在其中。
他创作的这块“岩石”重达1200斤,而且完全是实心的,不像其他陶艺家那样习惯于把作品做成空心。略显内向的小岛修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这样解释他的想法:“我觉得如果做成空心的,就有一种虚假的感觉。我好像还没有发现有其他艺术家这么做。”这日本艺术家还真是挺“实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