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杭州日报》:余宏达:以艺术诠释人生

作者:孙乐怡   编辑:林新钧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19-04-11

作者:孙乐怡   编辑:林新钧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时间:2019-04-11

竺可桢像

苗家姑娘

人物名片

  余宏达,号抱墨,又名虹达。1977年生于浙江杭州,1993年师从顾生岳先生。1998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导师胡寿荣。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秘书长、任伯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现代工笔画院特邀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记者 孙乐怡

  近日,余宏达观音画班迎春展在杭展出。展览共展出余宏达观音画班11位学员的作品共28件。导师与学员群策群力,联手将一段时间来的所学、所思、所悟呈现在大家面前,相互交流学习,作为导师的余宏达认为,“这样的艺术交流形式既是大众审美的体验,也是一种自我的修行。”

  艺术在生命中生根开花

  “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拿笔画画的感觉。”小学开始在少年宫学画,余宏达一直认为画画是一种天赋。

  余宏达正式进入专业绘画高中学习后,高一时却因病而先后休学两年,其间饱受病苦折磨,五年的高中生涯与不寻常的经历让他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生。16岁那年,他拜人物画大家顾生岳先生为师,“有时候学画时他怕我肚子饿,提前先热一个包子等着我。”顾生岳先生的人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一直激励着余宏达一直向上,“老师对于我人物画技法的提升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也是继承他浙派人物画的一脉。”

  虽然艺术之路刚刚出发就遭遇坎坷,回归健康生活后,余宏达的艺术之路越走越顺。他信念坚定、画艺出众,技法打下了扎实基础,开始向着一个画家的梦想进发。1998年,余宏达考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浙江画院担任专职画师,至今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同时,作为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秘书长,六年来,余宏达主要负责组织策划筹办浙江省人物画活动,为浙江省所有人物画家,尤其是年轻画家和地方画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以及学术相互交流的平台。

  “人物画创作对于我们当代学院派画家来说,就是继承与发扬。”余宏达说,“所谓继承,是对传统绘画的技法以及传统绘画规律的了解,所谓发扬,是近一百年来,对人物、对西方美学,以及西方科学的解剖结构,对人物画的引进所进行的发展。在他看来,解放以后人物画又达到了一个新高潮从而形成了浙派,这就是对传统绘画进行再一次发扬。

  顺其自然的“佛系”心态

  沉下心来做艺术,余宏达对传统绘画进行不断揣摩,从而在作品中展示出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和创作特质。借由色彩的表达来捕捉内心状态,余宏达追求大雅大俗。他喜欢用沉稳又有冲击力的饱和色。在绘画中审美和技法都是从工笔重彩中走出来的,余宏达更偏向重色。过程虽然很难,但他一直在努力。

  佛性与观音文化早已在余宏达的生命中生根开花,他一直将观音画作为自己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创作题材和研究课题。在2011年、2013年先后合著、独著了两本观音画技法书,2017年应邀为复建杭州虎跑观音殿创作大型观音故事瓷板画,设计主体雕像,在各大院校做人物画讲座,弘扬文化,以艺术诠释佛性已成为他的使命,多年来,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了一点小小的心得,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这些小成绩也激励着他继续坚持下去。“我会更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观音的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结合传统与现代,挖掘出更多观音画的东西,让观音形象更生动丰富,更有韵味。”

  在日常生活中,读书、赏画时也会产生一些灵感。因此余宏达经常四处探访名胜古迹,因特别喜爱佛教题材,常去寺庙观看壁画与彩塑,那些生动而又神秘的形象、观感都会对创作产生影响——“画面在脑子里浮现,很快就能投射到作品当中去。”在他看来,艺术首先要体现真善美。“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我对于美的理解。”他说,“欣赏美,正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一个阶段,通过教学,包括社会上的普及性教学初步掌握审美的理论知识,从而逐步加深对美的感受。这也是对美的一种直观享受。”

  笔墨当随时代,余宏达希望创作出更多新时代新风貌的作品。最近,他正在创作大幅作品,“一方面为全国美展做准备,另外一方面想通过创作把自己近十几年来在技法融合上完全形成一种属于我自己的一个技法,通过放大创作进行长期深入探讨。”此外,关于社会普及的美学教育,余宏达说自己还会持续做下去,“一切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