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在“滑疑之耀”司徒立绘画作品展中感受“光之形态”

作者:孙乐怡   编辑:姜秦淮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1-14

作者:孙乐怡   编辑:姜秦淮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时间:2019-11-14

“直到现在,几十年来,我都围绕着光做功夫。”

在“滑疑之耀”司徒立绘画作品展中感受“光之形态”

 

艺术家 司徒立

 

 

兰花 布面油画 158cm×113cm 2007年

 

二十四诗品之劲健 布面油画 150cm×250cm 2010—2011年

 

澄明 家居物事系列 纸本木炭 156cm×116cm 2002年

 

记者 孙乐怡

       11月12日,“滑疑之耀——司徒立绘画作品展”在杭州光达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蒋梁策展,光达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油画系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协办。

       展览主题“滑疑之耀”一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描绘一种光的状态:这种光时有时无,非真非假,无法捕捉,又包容万物,幽而不耀……司徒立的绘画,古意、幽深、静穆,而光是其绘画始终的主题。正如司徒立本人所言:“直到现在,几十年来,我都围绕着光做功夫。”

       本次展览展出了司徒立创作的静物画、室内画和风景画40余幅。早在20岁时,他时常被不断流变的水中折射的天光所吸引,画过很多关于水的油画。1975年,他离开香港刚到巴黎,画的第一幅油画作品《走廊》就是对光的描绘。区别于印象派绘画中的光,其绘画中的光更多地具有一种属于古典式静观的内在本质。印象派画家的主题是光和色,但他们用一种急促的笔触来捕捉自然的外光,画面常常明媚、灿烂、跳跃,是一种瞬间的、没有时间性的光。相比之下,司徒立画的不是瞬息万变自然的外光,而更多地具有一份内在的坚实和宁静,呈现出更为恒久的时间性和实质性。司徒立绘画中的光既具有古典静观的内在特质,也具有基于视觉的真实本质,同时还具有一种物的诗意的东方意境。

       司徒立早年的素描,就极重视“光”的营造。那种“光”,不仅指明管廊的晦明,指明几案上的时光的积尘,而且让书桌上孤立的瓷瓶嗡然开窍,发出岁月的回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现在这‘光’落在崇山之上,这尤让我想到《庄子·齐物论》中借南郭子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那种大块噫气,万窍怒号,那种窍穴万状、风歌唱喁,正被你图将好景。那群山画得如此认真,如此投入,命着画笔去逼索幽微的、难以确定的光耀。正是这‘滑疑之耀’,引领着某种本真的万劫不复的沉醉。”在他看来,司徒立近年来的新画,如同一曲渊默长歌,更是向着诗进了一大步。“这种进阶是以这种‘光’的营造、是以这种不简乱的画风来展示表现之力的,是在‘滑疑之耀’的渊默跬积之中而趋向自由,从而实现崇山的沉醉。这种沉醉是画者的幸运,是诗性的造诣,也是我们心向往之的共同境界。”

       本次展览正是对司徒立光的绘画表现的一次梳理,也是其近10年来首次系统性的个人研究展。据策展人蒋梁介绍,本次展览分为争执之光、恍惚之光、澄明之光、葆光、辉煌之光等5个“光之形态”来进行呈现。“司徒立绘画中的光不是瞬息万变的自然外光,它具有一份内在的坚实和宁静,呈现出更为恒久的实质性。这是一种既属于对象又属于自身本性的沉淀着的品性。所以他的画静谧、单纯,意境深远,令人与自然契合。对司徒立来说,画光是一种古典式的静观的体验,它是一种生成和充盈,如同中世纪的修士,在灵修中静观神圣之光的显现。这体验导致他画面的光充裕但不耀眼,也不给人明媚、灿烂的感受。相反,这光常常是潜隐光亮而不露,和光同尘。它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的永恒性,并以真诚与单纯来感受、汲取现实中的诗性意义。”

       11月16日,“视觉之思”系列讲座(第十一期)“人性中的静谧之光:从司徒立的绘画谈起”将在光达美术馆艺廊举行。讲座将由策展人蒋梁主讲,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来解读司徒立先生绘画的特点及其独有的诗性价值。

       展览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光达美术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