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木刻民眸 国美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师生集体创作致敬英雄

作者:孙乐怡    编辑:姜秦淮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20-04-16

作者:孙乐怡    编辑:姜秦淮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时间:2020-04-16

木刻民眸

国美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师生集体创作致敬英雄

记者 孙乐怡 通讯员 胡心云
 

 

       4月1日晚,版画系黑白木刻创作小组微信群仍在活跃着,“刚收到一位研究生同学发来的三张不错的作品,立刻转到了群里,供大家学习交流。”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王超正进行《木刻民眸》创作课的线上指导。

       中国美院迅速转化思路,化危为机,主动拥抱教学方式变革,推进网络教学课堂创新,构建国美在线教学共同体,在网络这一延展的境域里进行知识结构的重塑,调整教学创作方式,增益教学内涵。为响应筹备“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展”特展的号召,3月9日,版画系黑白木刻创作小组微信群建立,这是师生们第一次在线上进行大规模创作。“线上模式消除了空间上的隔阂,和老师、学长学姐们在一个微信群里,打破了班级、年级的限制,随时分享各自的创作进度和心得。”版画系大三学生唐菲凡的创作对象是医护工作者。“我想用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去捕捉口罩和护目镜下所透出的辛劳与坚韧。”

       此疫情主题木刻组画《木刻民眸》,由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曹晓阳、绘画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方利民指导,版画系副主任王超老师领衔组织创作组,并由版画系教师张晓锋、闵罕参与辅导的版画系师生集体创作。

       自上世纪20年代末现代版画在中国兴起,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版画作品,成为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最抢眼的视觉符号。中国美院的前身——国立艺专是中国现代版画的策源地之一。鲁迅先生在1931年于上海成立“木刻讲习会”,开启了中国近代版画史著名的“新兴木刻运动”。年轻的版画家使用现实主义手法,用雕版的形式表明政治观点,描绘周遭生活,进而在随后的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中唤醒民众,唱出时代的呼声。“它的火线气息、战斗意志,使之带着真实人生的硝烟、东方古国的质朴,成为真正代表中国现代性的艺术创作。”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重负重觅九十载——献给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之路》中曾这样描述新兴木刻。

       鲁迅先生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疫情蔓延的危机时刻,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意义。“在抗疫一线有众多90后的年轻医务工作者,身为同龄人,无论是否身处抗疫前线,我们都是亲历者。身处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理当以一技之长回报社会。”

       在创作组微信群内发起的网络动员会上,带队老师王超勉励学生们。仅22天后,他就收到了来自版画系本、硕、博学生们参与完成的300多张作品。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在美院度过的博士一年级在读版画系学生黄剑波此次创作了十多张作品,刻画的对象除了医务工作者外,还有交警、安保人员、志愿者等等,“这次的创作和以往的集体创作不同,当我在搜集创作素材时,那些画面给我很大的冲击。驰援武汉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和我们同龄的90后、00后,他们对我的触动很大,最终我将这些感受都融入了木刻刀下的一双双坚毅的眼眸中。而线上的沟通和创作给予我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激发出更多的个人表达特色。”

       穿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时空,一代代国美青年学子拥有同样强烈的黑白力量和举刀向木的赤子之心。他们延续着老一辈的使命精神和战斗传统,在危机时刻奋起,扛起时代的使命,以刀代笔,记录下一双双面对危机时的眼睛。他们刻画的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社区的志愿者,渴望求生的患者,更是你我身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普通的公民。这一双双眼睛透露出的坚守、渴望、关怀和勇气穿透木板、屏幕直抵每位观者的心灵。

       面对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学校积极进行线上教学与创作,将举办“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展”特展,以此献给举国上下战斗在前线的抗疫英雄,赞颂无数医护工作者“朴素的执守”,彰显我校"为人民而艺术"的理想。版画系积极参与此次疫情主题创作,“这是版画的社会归属,是美术史对版画的选择,同时也是版画人的一份责任。”王超表示。而此次木刻组画创作——《木刻民眸》并不是版画系首次站在历史最前线。

       从2011年《最前线——庆祝建党90周年浙江省美术展览》、同年8月“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到2016年《大学望境》特展——东方颜貌,从2017年“最前线——‘五水共治’下乡采风、教学、创作行动”中师生奔赴治水的核心现场,刻画一系列治水英雄谱,到2019年 “野草——献给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特展的举办,版画系师生们始终以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承担起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以激情冷峻的艺术方式,用肩负时代担当的有力臂膀,刻画出一双双反观当下的沉静“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