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乡村美育:更长效更多元更接地

作者:高素娜   编辑:朱奕琳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20-10-11

作者:高素娜   编辑:朱奕琳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时间:2020-10-11

        加强乡村美育的呼声由来已久。作为审美教育的时代责任,美术在乡村美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一方面,美育为乡村和边远地区的乡民,尤其青少年埋下了“美”的种子,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体验;另一方面,以美术为重要内容的美育在整个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受困于经济、师资等多方面因素,乡村美育远未达到理想境地。如何满足乡村民众对美的深切需求?如何建立乡村美育的长效机制?如何为乡村美育聚力开源?如何更好推动美育助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和公益组织正积极探索,努力使乡村美育有担当、接地气、有特色、显活力。

       切中需求

       美育更接地气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万泉镇阳坡小学,地处偏僻村落,雨季山体滑坡,冬季大雪封山,但严苛的生活条件并没有阻挡学生们的求知热情。这里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孩子们很渴望真正意义的美术课。今年8月,天津美术馆文化扶贫项目组来到这里,不仅捐赠了美术书籍,还带去了建筑和版画体验课。“新颖有趣的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尝试和创作的愿望,他们很快就熟悉了美术材料的特性,并准确掌握使用方法,创作出了充满童趣又各不相同的作品。这些孩子对美术的热爱,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美育对农村学生心灵的滋润和梦想的浇灌。”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说,“扶贫先扶智”,美育普及要悄然播下“美”的种子,让美的梦想在大山里、村落间落地生根。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宁静、和谐的氛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竟有几分相似。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将“艺起来”活动带到这里,让村民和艺术家们一起“玩”起了泥巴。“只要用心观察生活,追求真善美,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在“泥巴教授”、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蒋志强的鼓励下,村民和孩子们手中的泥巴慢慢“变”成了蝌蚪、乌龟、杯子、树叶、雪人……他们发现,原来自己也有“变泥为宝”的绝技。“艺术并不高高在上,而是真真切切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育普及要推倒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那面墙,透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将‘公共’‘民众’‘艺术’三者巧妙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提高乡村居民的美学修养,让乡村的艺术气息更为浓郁。”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说。

       2000年前,家住温州地区的民众想要看上一场像样的名家展览,必须要坐公共汽车,连夜奔波12小时到省会杭州才能一饱眼福。这种情况,直到2004年温州博物馆新馆建成才略有改善,但缺少优质展览资源仍困扰着当地。而这种困扰,也一直持续到2009年浙江美术馆建成开馆。“如何利用自身藏品与全省地市县等基层美术场馆建立长期展览机制,将优质的美术资源送到基层,向更广泛的城乡地区普及美育知识成为浙江美术馆的重要课题。”浙江美术馆乡村美育项目人刘佳波说,2013年底,浙江美术馆正式启动“流动美术馆”项目,迈出了高端美术资源走向基层的第一步。2014年始,该项目陆续收到浙江各地基层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加入申请,至2019年12月,第23家流动美术馆在舟山美术馆挂牌,浙江美术馆完成了该项目在全省所有地市层级的布点。“从山地到海岛,6年时间里,流动美术馆项目年均策划和实施展览20余场,惠及观众近20万人,形成了省市县区到村镇文化礼堂的垂直展览系统。基层民众再不用跑到杭州,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一流的艺术作品。”刘佳波说。

       “授人以渔”

       乡村美育更沉潜有力

       本土教育力量的成长无疑是乡村美育生态发展的核心。埋下“美”的种子固然重要,但如果后期不培育、不浇灌,也很难开花结果。因此,如何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使乡村美育能够接地气、能生长,实现“输血”和“造血”等,成为乡村美育工作更重要的命题。

       作为我国开展乡村美育最早、最广泛和最深入的艺术机构,浙江美术馆在近10年里开展了大量乡村美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组织专业辅导和对口帮扶、挖掘当地美术资源、开展乡村艺术公开课、打造流动美术馆、推出乡村美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各种特色美育课程,浙江美术馆不仅让乡民体验到一流的公共艺术,也在弘扬乡土文化,提升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美术惠民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2017年,鉴于浙江省嘉善县自2013年开始在全县村镇文化礼堂实施宣传文化员制度,浙江美术馆启动了‘美术馆+乡村美育振兴计划’,并与嘉善县文化局合作,将该县100余名宣传文化员吸收为‘小角见大师’美育项目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美术展览讲解和美术体验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浙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杜群介绍,“小角见大师”项目旨在通过一幅优秀美术作品的展出,长期、系统地在乡村文化礼堂开展美育活动。“截至目前,该项目年均授课90余节,培训乡镇文化宣传员110余人次,累计参与500人次,初步建立了系统的操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同时,既提高了文化宣传员的文艺素养,也帮助地方政府文化部门提升志愿者素质,同时带领他们在乡村文化礼堂普及美术知识,开展美育活动,实现了外在美(村庄美化)与内在美(心灵美化)相结合的双重效益。”杜群说,为挖掘乡村美育资源,浙江美术馆还在全省精选了50个村落的5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他们的口述访谈,建立当地特色文化的影像档案,并结合该档案开展绘画、雕塑、篆刻、手工艺等相关艺术活动,受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

       “这些美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春泥计划’等艺术项目,不仅让他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团结协作,也对今后的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嘉善县陶庄镇汾南村宣传文化员钱婷娟说,乡村美育的一大难点在于,乡村地区专门从事美育工作的志愿者不多,且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参与美育活动的村民年龄跨度较大,无法实现以年龄段或更为精准的方式开展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实现乡村美育建设的自身“造血”,浙江美术馆的尝试不仅打破了招收志愿者的地域局限,也从源头上改善了乡村美育志愿服务的品质。同时,通过美术馆的专业帮扶、组织培训等,也使乡村美育志愿者全面了解了美术展览和美术体验活动的实施流程,可以顺利地在乡村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体验活动。这一举措不仅开阔了基层群众和孩子们的眼界,也为城乡美育资源的平衡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多主体发力

       为乡村美育赋能开源

       人有远虑,方解近忧。面对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地广人稀、文化素质较低等客观现实,如何通过精准帮扶促进乡村美育均衡发展,唤醒村民的内在激情和创造力关乎长远大计。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美术馆、高校和艺术组织加入到乡村美育的工作中,不断拓展乡村美育的广度与深度。由四川美术学院等主办的“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致力于乡村美育的“蒲公英行动”、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的“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民建云南省委会的“芭莎课后一小时”……虽然这些组织的美育推广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他们的探索和实践无疑为农村美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补充。

       加强美育师资、丰富乡村美育资源无疑是提升乡村美育水平的必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大量鲜活的艺术资源蕴含在百姓的生活之中,因此,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也是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广州市北部的从化区,是广州的农业农村大区和广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全区70%以上的学校都是乡村学校。近年来,从化区教育系统坚持将课程理念与农村实际有机结合,在开展好传统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对乡村美术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乡土资源开发培训,把各具特色的农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文化特征纳入教育传承的内容,开发了“创意稻草节”“竹编工艺”“太阳之染”等特色课程。这不仅是对从化农村生活经验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也使教育保持了亲近自然、融于自然、取材自然的乡村属性。

       山东省烟台美术博物馆自2016年起策划打造了“基层美育共享机制”,除大力推广校园美育和城市社区美育外,还与烟台市莱山区明泉村、牟平区水道镇合力打造了两处“乡村美术馆示范点”,与烟台SOS儿童村合作共建了“流动美术馆示范点”等,常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书画、摄影展览以及非遗项目传承活动,以期形成具有精准性、主动性、联动性和持续性等特点的美育共享机制,深受村民群众喜欢。“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仅靠内部实施力量单薄,缺乏服务的连贯性和持续性、覆盖面窄、形成不了合力、达不到‘大众美育、全民共享’的预期效果。”烟台美术博物馆馆长张硕说,乡村美育建设需要联合学校、社区、乡村等基层形成合力,统筹推进,方能真正迎来“放牛班的春天”。

       以上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乡村美育需保持开放性与传承性,一方面合理利用乡村环境资源,引导民众认识自然美;另一方面引导民众从乡土民俗、乡土文化、民间工艺中认识艺术美、生活美,进而认识社会美。

       审美启蒙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浸润。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美育不仅需要一次次促动,更需要长久积累,并最终通过艺术让乡村充满美的光芒。

2019年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试点单位,嘉兴市嘉善县陶庄镇汾南村成功入选。据杜群介绍,陶庄镇汾南村党总支于2018年12月与浙江省美术馆党总支签署了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在浙江美术馆的助力下,该村已建成“姚‘窑’”主题互动馆,并已开展乡村美育活动30余次,内容涵盖四季乡村美育、传统节日思想教育、艺术大师作品欣赏、国学教育延伸等,受益村民百余人。同时,还多次组织开展“十佳善人家”“五星文明户”评比等美德美育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举办第十届全民读书节、汾湖民间艺术节、姚溇母亲节百家宴,开展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端午民俗暨汾湖龙舟表演活动等,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优质美术资源下沉和挖掘乡村特色艺术,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深化美丽乡村内涵建设。”杜群说。

       振兴乡村,需要认识乡村之美、建设乡村之美。近年来,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也在乡村居民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如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深度参与了贵州省兴义市雨补鲁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其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民面貌等方面建设给予大量帮助;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以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等乡村转型共建为载体,不断发展村社艺术、公共艺术、现场艺术等,创新艺术介入乡村的多样化方式。

       同时,从许村计划到青田范式、从羊蹬艺术合作社的艺术实践到为乡土振兴的西南田野创作社,从“川西近代史”的安仁古镇到松阳的建筑传奇、从艺术的有限介入到艺术的深度融合……10余年来,艺术家们跨越南北地域的乡村实践使艺术进入乡村或者艺术乡建成为一种趋势,并得到不断推动。这种趋势也使乡村审美得到不断推动,进而又反哺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乡村审美的提高将对乡村改造、乡村面貌的提升发挥巨大作用。在当前众多的艺术乡建中,村民已由原来的被启蒙者、旁观者变成了艺术创作的主动参与者,这是质的改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孙振华说,艺术进入乡村不仅提升了村民的艺术自觉,也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变成了更具现代感的新方式,这也是艺术在乡村审美功能建设中产生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看来,认识乡村之美只是认识乡村、理解乡村、求解乡村问题的原点。“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是对乡村文化之根的定位。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认真领会和贯彻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尤其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乡村从美学角度振兴的美学价值,这必将有助于我们在生态文明转型、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守护乡土故园,维系乡情乡愁,振兴乡村文化,使乡村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潘鲁生说。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蒋志强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雕塑公开课。  (图片由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提供)

许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松烟镇。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渠岩的“许村计划”以艺术和节庆的方式,试图重建乡村地方与区域、世界的互动关系,艺术在其中作为连接人与人关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村的社会网络、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待周遭世界与人群的态度。图为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