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聚焦

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新春看展·元宵赏灯 邂逅别具一格的中国年

作者:孙乐怡 陈友望   编辑:朱奕琳   来源:杭州日报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2-25

作者:孙乐怡 陈友望   编辑:朱奕琳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时间:2021-02-25

       亲人团聚,友朋来往,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置酒备席。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既是自然节律周期交替之初始,又凝聚着民众的家族共识与文化认同,是开启来年生活的新起点。

       如何将传统中丰富多彩的年俗回到当下,如何让当代的年轻人对“中国年”产生兴趣,将“中国年”过得更有意思?近期杭州有多场关于年的展览,以不同的形式传递新春的祝福,大家可以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别样年味。

曾仪 福字

李沿 瑞兽拜年 新年海报设计

孙佳妮 红包 年夜饭

       创新年俗 还原传统年味

       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主办的 “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日前在杭展出。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表示,“科技的发达极大地遮蔽人与自然的距离,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市,让我们感受不到四时的变化,传统常常要从日历中提醒才能来临,几乎所有人奔波在城乡生活的路上无暇顾及,而无人带领的年轻一代则被商业渲染的西方节日所牵引,我们与节日的关系,日益迷蒙遥远。”这样系统的展览,有欢乐有沉思、有视觉有形象、有礼仪有礼物,更有吃有喝,这既是对春节现代化的一个初步探索,也是一个最佳展望未来的方式。杭间说,“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最初的探索,来展现中国年的文化内涵、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从而吸引社会大众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

       系列展分为“日用皆道——年的艺术”“张灯结彩——春节的视觉”“大过中国年”等三个展区。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馆员金晓依介绍说,展览结构丰富,形式多样,从传统到当代,从日用到设计,从仪式到社交,从看展览到购年货,集合了传统的年文化艺术,包括了全国16个省市近60种还在生产和使用的与年相关的民间工艺,以及当代设计,聚合了全国北部、西部、东部的艺术院校,展览综合了年文化习俗中方方面面环节,不仅能看能玩更能体验购买,是一场相当有趣的展览,带给观众一个丰富的视觉感受。

       在浙江美术馆展区展出的“日用皆道——年的艺术”收集整理了传统“中国年”相关的一些文化样本,通过时空、仪礼、器用、娱戏、馈赠五个板块来呈现,对传统生活年俗中的衣、食、住、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展示与解读,以便让今天年轻的一代人了解传统中的“中国年”。展览总策划之一、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介绍,“中国年”在线下基本构架的展览之外,同时也结合了文旅部2021年的“欢乐春节”推出了线上对外展览项目。当下,云展、云课堂、云演出更是盛行。浙江美术馆精心制作的春节主题展览“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和“春之幻:综合艺术展”在官方中英文网站同时上线。“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展览从中国年俗形象视觉设计的角度呈现,通过时空、仪礼、器用、娱戏、馈赠等方面,对传统年俗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角度进行展示,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中的“中国年”,展览与中国五个艺术院校合作,展示了“新年画”“新门神”“新年海报”“新福字”“新红包”“新民间玩具”等,还制作了一批中国春节主题的动画和短片,以剪纸动画、指偶动画和情景化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年轻人对中国年文化的全新解读和奇妙创意。“春之幻:综合艺术展”线上展览融动画、视频、图片以及互动小游戏为一体,通过“画中的春节习俗”“江南的春天”等板块,将中国春节民俗活动、中国书法、中国美食、中医药、传统水印木刻年画、春节题材绘画作品、非遗制作表演技艺等内容,呈现给海内外的观众。

       针对当下中国传统年俗礼仪逐渐被遗忘的情况,展览对于中国传统年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过年相关诗词、过年的传统习俗、过年的食单等内容,为观众提供了一份过年手册参考。春节的习俗背后是对于天地时序变换的反映,是在特殊的时空阶段,获取生命能量的一种方式。展览文化顾问余世存认为,“春节体现了中国先民的一种时空观,春节乃是择时唤醒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节日。”因此,在展览的第一部分便强调时空,将春节放置于特殊的时空节点中,以宇宙和气候为背景,进行解读和阐释。此外,展览还设置了专门的亲子模块和儿童嬉戏区,其中包含燕车、泥咕咕、泥叫虎、布老虎、傩面具、舞狮、舞龙等玩具供观众体验,年画《儿童骰子游戏:选仙阁》被制作成大地棋,孩子们可以以身体为棋子,在大地棋上欢乐蹦跳。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放爆竹、发红包、吃饺子、舞狮舞龙、民俗表演、文艺演出,春节的习俗和活动丰富多彩、欢乐祥和。

       满堂春色 翰墨丹青描绘时代新篇章

       日前,由杭州国画院主办的“满堂春色”辛丑新春中堂楹联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展出。楹联展以“满堂春色”为主题,采用中堂楹联这一传统文化样式,集中呈现了114位书画家120件精品力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笔墨丹青不仅表达了对伟大祖国和英雄人民的赞美,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讴歌,同时也饱含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对新征程的无限期许。

       本次展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展出的书画作品面貌各异、题材丰富。中堂画既有寓意吉祥祝福的传统题材作品,也有展现时代新风貌的现实题材创作;楹联内容以经典名联为主,真草篆隶行五体皆备。作者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表达了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丰富多姿的作品构成了姹紫嫣红的满堂春色,营造出浓厚的春节气氛。

       喜迎元宵 花灯与美食相伴

       年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或称元宵节,也在“年”的范围之内,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极尽欢乐,同时吹响新一年征程起航的号角。

       俏皮可爱的“猪猪腊肉灯”,自带USB连接线的玻璃生肖灯,“长桌宴”上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人口水直流,五谷杂粮诉说着许仙与白娘子的唯美爱情,烤羊排上描绘的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场景……日前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区展出的“张灯结彩:春节的设计”展览,展出全国东南西北五个设计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师生创作作品。

       春节在当代的适应性发展,是本展览最重要的话题:春节在当代有何种形式?对于春节的顶层设计如何继承和扬弃传统?新时代的视觉语言是否有超越传统年画、剪纸的力量?伴手礼如何能融入拜年的习俗?仪礼消失后,价值共同体如何建构?春节色彩的发展和突破可能性?围绕着一系列的问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基础上,五大设计院校师生以作品展现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师生们从中国人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将中国传统年俗符号进行提炼创新,创作出了一系列的视觉设计、产品设计、视频影像、交互装置等作品,从年轻人对传统理解的崭新视角,搭建出多个代表中国家庭新年俗的体验场景。这个展区展示的是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原创力与当下高校艺术教育的知识生产力,体现着年俗文化在新时代的多样性。通过充分结合地区文化,展品在设计上将民间工艺和高校的教学进行了结合和再创作。该展区由于校园假期管制的原因,暂时不对外开放,后续将推出线上展厅,并于年后预约开放。

       “大过中国年”特展在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余杭瓶窑老街)展区展出。自然造物以“发现中国民艺之美,复兴中国传统民艺”为品牌理念,从商业逻辑出发,将中国民艺传统的部分保留,用现代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再设计。通过搭建平台合作、策划展览等方式,把具有传统手工艺基因的文创产品融入商业平台,将中国传统民艺转化为新价值。本展区以“大过中国年”为主题,展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的田野考察案例与一批新年俗文化产品,反映着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在当今人们生活中的时代现场。

       元宵节过后,年才算是真正过完了,在这一年中过得最慢也最快的日子里,使得人们在欢庆、热闹之余,也特别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今之视昔,人们对于新年的希冀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就这样代代相传、年年有余、岁岁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