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做客西湖论艺

作者:文/张雨晴 周也 摄/申博 厉大川 孙笛扬 王梓梣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6-05-13

作者:文/张雨晴 周也 摄/申博 厉大川 孙笛扬 王梓梣   编辑:张同芳   来源:    发表时间:2016-05-13

陈导的个人魅力与美食的诱惑令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5月13日,「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做客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的「西湖论艺」第二十四讲——至味在人间。讲座同时邀请到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教授作为嘉宾,与陈导一同为美院的「吃货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陈晓卿与高世名对谈至味人生

宣传部副部长王益老师向陈晓卿导演赠送许江院长亲笔签名的画册

  陈导称自己为“美食爱好者”,而非“美食家”,他喜欢生动的街边店,不研究繁缛的宫廷菜。他似乎更愿意在普通人身上发现他们的不平凡之处,收获快乐和共鸣。陈导说起了在《舌尖》的拍摄过程中找到的一种童年的味道——西瓜酱。这种“发甜的香味”被他称为“童年记忆的一种延续”。

  的确,人生经历与食物密切相关,生活中美妙且深刻之处往往就在于所遇到的人或者所吃的食物这样的点滴之中。普通的民间美食可能说不上有什么高大上,但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是百姓对美好生活最真诚的体验。

  大众所认识到的陈晓卿,大多是《舌尖》总导演的这一身份。其实,除了纪录片导演以外,他还是央视制片人、摄影师、美食专栏作家。在《舌尖》之前,陈导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如获电视“星光奖”二等奖的《远在北京的家》、获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的《龙脊》……陈导谈到了自己纪录片制作的经历和故事,同时也与我们分享了他在当时所接受到的触动。

  《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拍摄过程,并没有我们外行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拍摄流程文本大纲的制定过程就不知花费了节目组多少心血。“寻找”更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中国地大物博,美食文化更甚,要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中去寻找最适合节目拍摄的、能够打动大家的美食与文化、技艺和传承故事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

  「心传」一集中,黄土高原上的陕北农民老汉张世新掌握一手空心手工挂面的好手艺,用这门手艺拉扯大五个孩子,故事传递出满满的感动。剧组为了找到这般最原汁原味、最能打动人的美食故事费时费力,终于在离开黄土高原前一天找到了主角。“非常遗憾,挂面爷爷在拍摄时已经患了骨癌,尽管剧组也为他捐了款,但他还是在看完这集节目首播后一周就去世了。”陈晓卿无尽感慨。

  讲座现场播放的「舌尖」片段中,一道扣三丝、一道油爆河虾的出现就已让现场吞咽口水声四起,不少观众感叹:听陈导的讲座,哪怕吃饱喝足来了也还是会馋。

  “仅这一道扣三丝剧组就整整拍摄了27小时,”陈导透露道,“因为整道菜的工序需要9小时,一旦最后掀盖的镜头没有拍完美,那就得重来。”陈导还谈到了火候以及刀工,这不仅仅是饮食的重要要素,而且也是人们为人处事中需要特别注意之处。

  在导演被朋友们戏称“扫街嘴”,“吃货”的乐趣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这部纪录片有着成熟的模式,真实的反映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各种好吃的,而且可以了解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

  陈导在讲座中也分享了许多关于“吃”的心得,讲座中有一段时间似乎变成了“吃货们”之间的经验交流,满场欢乐。陈导还总结了路边好饭馆的特点——1.老板脸臭,经常看不着他们的好脸色;2.记性极好,客人所点之菜以及口味总是记得很清楚。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教授在对谈中强调了陈晓卿美食观的核心——至味在人间。他总结了两点体会,一点是人间情味,另一点是匠人精神。书名短短五字,由各种美食的玄奇味道而入人间烟尘的喜怒哀乐。其实,日常生活的尘埃里有传奇,普通人的不平凡值得关注。对于美食,味是一种觉,是一种醒悟。味更是一种道,味之道,通向人情世故,是对世间之情的理解。在一道菜中,能吃出人间情味、也能吃出乡愁。“我的故乡只有一小块,它在我的舌头上。”陈导很喜欢他的一位读者所说的这句话。

  此外,在反复劳动中体会到的别样乐趣,在自我欣赏中找到自我价值,何尝不是充满情怀之人的一大羡慕之事呢。片中的李伯荣大厨,到八十岁仍不愿放下锅与勺,这是作为一名匠人的骄傲与坚忍,值得所有同学的尊敬和学习。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