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闲雅叙:「享受武夷岩茶的快乐」

作者:文/张同芳 摄/常德军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7-03-18

作者:文/张同芳 摄/常德军   编辑:张同芳   来源:    发表时间:2017-03-18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自开幕以来,吸引众多媒体及茶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报道,引领一股中国茶文化热潮。展览以学术为依托,视觉体验为叙述方式,展现中国文化在茶艺术中的表达。展览从茶具经典研究到新茶具创作呈现,从茶艺术、茶空间中谈哲匠精神,体会东方美学,感受东方的生活方式。 

  从茶艺术精神的展现,到茶艺术雅境的体验。展览主办方于3月17日举办主题为:「享受武夷岩茶的快乐」的雅集活动。活动有幸邀请到武夷岩茶名家刘宝顺、刘国英、刘安兴、王国兴、王顺明、王国祥、陈拯、陈孝文、陈起、黄圣亮、叶福新、叶海滨,特邀国家级制茶大师陈德华及中国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俞永明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亲莅雅集现场,与来宾互动交流。活动现场设大红袍,水仙,肉桂及名枞四组茶席,全天供来宾盲品名家之作。此次雅集是「人在草木间」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展览的收官之作。  

活动现场 

「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策展人之一、雅集活动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林勇主持雅集交流活动 

武夷岩茶名家王顺明发言 

  王顺明表示,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这场以艺术为依托,以美学为载体,以武夷岩茶为引的活动,是匠心精神与东方艺术的碰撞。品味每泡茶,解读每泡茶,以自己个体的感知,解读自我人生与社会。当然,我们希望茶的未来不仅仅停留在解渴这一浅显层面,更要登堂入室,进入人们的视野和日常生活中,让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由此可以说本次活动是茶空间的拓展与延伸,坚信茶的明天会更好。 

武夷岩茶(大红袍)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解读武夷岩茶

国家级制茶大师陈德华、中国茶叶研究所前副所长俞永明与茶友对话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与嘉宾合影 

交流会现场 

许江为展览与雅集书作对联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交流会致辞中说,首先欢迎品茶大师、茶人以及热爱中国茶艺术、茶文化的朋友们,在此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正是空气中渗透着的水分,孕育了江南的春天,从杭州往西北方向的径山寺,据传茶圣陆羽在此地撰写出《茶经》。一杯人情,百代经典,这就是中国的茶文化,一盏浅浅的茶,茶汤温香,温暖着我们的心。在一个最平常的瞬间,让人心得到安顿,此所谓禅茶一味。此次「人在草木间——茶文化生活展」已展出3月有余,此刻茶汤正沸、茶香正浓,种茶、制茶、品茶的专家与茶文化爱好者一同游历展览,沉浸在茶文化的氛围之中。 

艺术家代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林海钟教授发言 

  艺术家代表、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林海钟在交流发言中讲到:茶与中国画的相似之处在于察细微、尚意境,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妙处。茶作为日常之需而进入平常百姓家,融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喝茶便成为一种茶文化现象。中国画,亦讲心画,讲求平和之心性,人格之修养,德行之完善,艺术之修炼。 

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诗人叶卫平致辞 

  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诗人叶卫平在交流中谈到:茶即是人在草木之间,它不只是物质,更是精神、灵魂的化身。记得曾与日本友人探讨茶文化,说到中国的茶有「三道」,一、养生之道:茶中富含微量元素,适当饮用具有养生之功效;二、养性之道:茶文化中仪式感,使人内心安定,故此达到修心舒压、怡情养性;三、养魂之道:品茶过程中的冥想,更是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 

  活动最后,许江主持笔会,参加雅集的艺术家们挥毫书写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