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四十年|吴海燕获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奖

作者:方舟 孙施妍 董楚玥   编辑:张玉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10-17

作者:方舟 孙施妍 董楚玥   编辑:张玉   来源:    发表时间:2018-10-17

  10月1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公布了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奖,我校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教授获此殊荣。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是全国性的纺织行业组织。此次,为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经联合会评选领导小组审定,在全国范围内表彰了一批为纺织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人物介绍

  吴海燕,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浙江创意设计协会主席、浙江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并留校任教至今。

  她是著名设计师更是名师,责任与追求、传承与理想、实践与教育,始终以独特的视角与判断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活化当下生活为设计教育的理想追求。她是管理者更是策划者,擅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是树立制度维护教育;她以望闻问切方法在实践前沿中为诸多知名品牌和企业提供设计咨询与服务;她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活化当下生活的研究成果——“东方国”品牌持续推到国际舞台上,成为杭州、浙江乃至中国文化人的一张名片。

  此前,吴海燕教授曾接受CAA全媒体工作室记者采访,作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教育嬗变演化的亲历者,她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桑绸锦绣 设计东方

  ——访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教授

  杭城的一个春日,云澹天青,远望见吴海燕老师,一席黑衣,发髻随意挽着,眉学春山,脸上神情也一样清淡。一行人移步至吴老师的东方国设计馆,老师于一楼为我们展示了丝竹棉麻的作品。床具,织物,配合图案的妆饰,或富丽繁华浓密精细如太白诗,或轻灵简约清净淡雅似片玉词,江湖百业市井百态,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古典风情画卷于眼前徐徐铺陈,日月为印鉴,云雨做题跋,水天一色成为裱配装帧。画卷中的那些悠远的人影,也仿似有了生命,活了动了,说着笑着,引人入胜。

  行至二楼,是吴老师团队的工作室,其间设计师们正细细研究着头巾纹样的创新。学生们环绕着吴老师,听她娓娓道来。这三十多年间,她作为设计师,见证中国设计行业日新月异,作为教师,见证美院莘莘学子往来不绝,桃李成林。

   传统活化于当下

  吴海燕老师口中反复出现了一个词:活化。此间有工艺的活化,图案的活化,地缘的活化。

  工艺譬如印染、织造。传统手艺的一条条经纬,或于繁复中见盛大,或自素淡中显优雅,皆出自艺匠之手。图案则有中国博大精深的纹样,图案学。例如清代锦缎上最常用的花纹,都有其吉祥寓意。比如蝙蝠乃福气之象征,牡丹代表富贵,荷花意指如意和合,绣球花则取团团圆圆、滚滚向前之意,都在表达着幸福生活连绵不绝、源远流长的祝福。这些纹样的叙事性之丰富,任何文化都难以比肩。

  地缘,就是地基因。譬如巴黎有梧桐,中国有青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一方生灵孕育一方文化。吴老师在1993年参加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时,也曾苦恼,如何消减外国评审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她最后坚定地选取了丝和竹为主题,丝竹生在中国,制作材料即体现了文化,她还在藤竹编织的手镯上添加了敦煌壁画的元素,这是她亲身赴敦煌,细细临摹的图案,设计有了自己的故事,才会有感情,才会有灵性。这部《鼎盛时代》获得了所有外国评委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大赛唯一的金奖。

  吴老师强调,传统元素并非生搬硬套而是需要通过我们现代的眼光,为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古人的生命比不得牙雕不败,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而曾经存在于他们生命中的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已随时光远去,无处探寻。所幸为后人留下一些可供展颐之物。虽饱历岁月风雨,故人往事湮灭不可考,幸而它还在这里,将自身的存在转为了时代的记忆。对待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保护是第一步,而发展活化才是真正的传承。需知中国传统文化如同一块旃檀,需搁置在香炉的隔片上,方可碧烟杳杳,终日不绝。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古韵常在,活化才可绵延不绝。将历史与现代,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传统审美与当今潮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今日的风气能够裹挟着百年前的气息,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文化气韵由此氤氲。

  东方智慧的坚守

  吴老师的品牌东方国成立至今,从未停止过传播中华文化的脚步,期间有无数品牌如H&M,MAX MARA的设计总监前来参观,皆赞不绝口。因一件融会贯通的产品,如琴瑟合奏,每个人群都会产生共鸣,耄耋老者视它为旧日好时光,而于青年,未尝不是一场怀旧的体验,这领域阔大神秘,却又永远敞开着怀抱。

  吴老师谈及赴国际考察时的经历,她伫立于大英博物馆前,只觉泛涌不尽的心酸,那满满当当雍容绝丽的文物,竟只沉睡在异域他乡,这场景,国人若见之,必不能忘。为这原因,吴海燕老师毅然放弃薪资优厚的商业设计师之路,坚守学院阵地而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的留存生长。时人近三十年来耽溺西方而忽视本土,这也是她自畴昔至现今努力扳正的一点。

  作为DIA设计智造大奖的舞美设计总监和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吴海燕老师更是关注科技与设计的结合,她很欣赏“可以喝的书”这件作品,这件作品既为人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又考虑到了人群的文化需求,以人为本这个出发点就是难能可贵的。DIA的会场布置,看似与寻常电视录播的舞台大不相同,因每个细节,深入推敲,都蕴藏着玲珑心思,连嘉宾的水瓶都有与大赛主旨契合的设计,可见用心。不若飞花逐水流,而是如青松站定不轻移,不做一眼望到底的设计,也不做无甚可推敲的人。

  身为设计艺术学院的院长,她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充分吸取并调动各界资源,引领设计学院走在国际化的前沿。带领师生赴海外举办“设计东方”全球系列巡展、与丹麦哥本哈根皮草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设计领域大师来为学生开课、积极促进学生作品登上国际展示舞台,还有最近正在筹备的国际工作站,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的优秀设计师,也致力于吸纳优秀的学子,共同为中国传统精华的发扬而穷一己之力。

  走出校园的历练与执着

  吴海燕老师对学生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历练。她一直鼓励学生不论大几,寒暑假,哪怕只有些微闲暇,也要争取去各个地方调研实践。作品如同美人,皮相骨相,美与不美差别只在毫厘之间,对“妙”的把握,只能靠自己的体会,不能指望老师连细微的对美的感觉也一并传授。在历练中,作为美院人,也要重视美术功底,功底不扎实,作品难有灵气,容易胶柱鼓瑟陈陈相因,刻鹄不成尚类鹜。

  作为设计师,目光一定不能局限,吴老师一直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设计并非自扫门前雪,也需要玩跨界,譬如设计一件服装,并不单单只是服装,可以尝试延伸到纺织品,陶瓷,甚至最后落入一种生活方式。吴海燕老师当年的毕业设计,就是改造未经设计的留学生宿舍,一个空旷又枯燥的空间。她为了制作灯具,数次到嘉兴的灯具市场与师傅合作商议,巨细靡遗,印染织物的时候又常赶赴苏州,坐定在方寸工作案前,一坐就是一天。跨界的设计充满了趣味,这件作品若能保存至今,必也是不落下乘的。岁月带走了它,她仍觉得遗憾。

  与吴海燕老师交谈过程中,她分享了设计生涯中很多的感悟,然而于我,最深刻的感悟,是老师满目星星点点的光彩。从不怀疑自己的道路,从不费力揣测他人所图,因为她扎根于脚下的土地,才有如此的笃定。是笃定,也是自信。艺术这条一个人的路,她独行至今。所以谈及合作伙伴时,自有一段气度:有那个幸运,遇到志同道合,愿意一起为发扬中华文化而努力的伙伴,如此,可以方便同行一段路,若不是,那么,不必费力再耽误。走了那么远的路,倚仗的,是心中的“我执”,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虚影。有人钟爱中国传统,是叶公好龙,而有那么一些人的钟爱,是尾生抱柱,一生挚爱。对眼前这个提起丝竹棉麻仍语调欣然,仿佛有说不尽的情话的前辈,我想,岁月洗练,水落石出,剩下的是一条笔直而干净的大路。

  采访手记

  听闻约到了吴海燕老师的采访,几个小记者都十分紧张。前不久才在DIA论坛峰会上见到她,彼时她是唯一的女性嘉宾,在演讲中有着十足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但真正走进东方国的时候,我们又接触到了另一面的吴老师。在为我们介绍她的作品时,仿佛是在看自己孩子一样的慈爱,学生们满满的都是少年人特有的稚嫩的疑惑,向她提的问题很多,超出了预定的时间,她也没有不耐。知无不言,言而不尽,丝毫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冷”,谈及中国文化,语气里流露的是骄傲,但又夹杂着些许沉痛。她热爱至此,一生都付与艺术,摊着手笑道“一穷二白”的时候,我无言,只有尊敬和鼻酸。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黄永玉先生的采访,他做酒鬼酒的设计时,就一门心思扑在酒厂里,满心满眼都是作品。谈起报酬,付之一笑,自盛得下一方荣曜,载得了一种风流。这是艺术家的风流态度,更是艺术家的认真执着。

  我想,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扬东方丝国之文化,与千万热忱的学子一同,弃花间喝道,摒斫却垂杨,观吴绫蜀锦,赏齐纨鲁缟。吴海燕老师展示的作品,虽未饰以金阙之珠,却有制以鲁班之巧。莫不是熟能生巧?莫不是因爱而多一窍?愿越来越多的后来者,能跟随前辈的脚步,一同领略东方精神谱系之奥,追寻东方设计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