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文化之光:馆藏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文献展”在象山开幕

作者: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04-03

作者:   编辑:张同芳   来源:    发表时间:2018-04-03

  4月2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主办的“艺术的文化之光:馆藏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文献展”在我院象山馆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我院研究生处、专业基础教学部、图书馆、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艺博物馆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图书馆全体馆员、校内外师生共八十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美术学院开幕式由张坚馆长主持。

嘉宾合影

  兄弟院校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曹庆晖、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孟凡玉、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飞、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馆长阮海红和原馆长王志华、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利群、浙江图书馆工会主席詹利华,杭州电子大学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刘亚,以及特邀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翎共同出席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致辞

  胡钟华在致辞中首先向展览开幕表示祝贺,并谈到了图书馆对大学的建设发展、教书育人、科研创作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他指出,我校的前辈以自己开阔的胸襟和卓绝的学术眼光来建造学院的图书馆,其购藏十分注重艺术图书的学术品质,展现出先锋性及全球视野和眼光。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富有胆识的先锋意识激励着当下学人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继承与发展。馆藏的书籍和文献实物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承载,图书馆举办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文献展可以吸引学生们更多地走进图书馆,了解学院历史、热爱学院文化,形成一股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基地,让他们站在深厚的历史文脉中不断攀登艺术文化的高峰。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坚致辞  

  张坚就此次文献展的缘起做了说明。他表示,展览所陈列的藏书,伴随着学校的颠沛流离而幸存下来,既是书籍,也是见证这个学校文脉和历史精神的文献和物证。面对它们,我们怀有一种强烈的敬畏之心的。这些书也反映了这个学校前辈们宽阔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视野、选择甄别的眼光。他们了解当时世界上前沿的思潮和动态,是对标世界一流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同时,这个展览也对图书馆的历史进行了回溯。张坚将本次展览宗旨概括为“温故而知新”,既是为读者而做的,也是为图书馆人自己做的。图书馆要在传承历史精神和价值的基础上拓新。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杨振宇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杨振宇教授作为一名爱书人动情发言,谈到战争动乱年代,人和书都非常脆弱,尤其是书,比人还脆弱,这些书的命运就像民族命运,当薪火还在,民族和学院的精神就在。如果没有这些书籍,历史就会苍白很多;如今留下了这批书,国立艺专的灵魂还能被看见。书的生命甚至比我们的生命还要绵长,文明也可以通过书籍存续下去。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孟凡玉致辞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孟凡玉教授致辞,展览中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感、带着前辈大家温度的书时,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团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这么有序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非常有借鉴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何鸿致辞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何鸿教授曾是浙江美院的学生,何鸿深情表示,自己很感恩中国美术学院和当年的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如今时常把学生带到图书馆来上课,从图书馆走出去,那是一袭书香。开卷有益,如果不到图书馆,就寻找不到这个民族留下来的文脉。

 

  当天下午,在象山图书馆四楼教研室,结合本次展览主题举行学术报告会,分别由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坚教授、上海美术大学李超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曹庆晖教授主讲。

  张坚教授主讲题目为《杭州国立艺专时期的图书馆》。他揭开了一些尘封的图书馆的历史碎片,内容包括:文献展的来龙去脉;杭州国立艺专图书馆在校园中的位置;国立艺专藏书的荟聚与损毁;国立艺专图书馆人的群像;刘开渠先生编写《中国绘画书籍概要》;国立艺专图书馆藏书的特色与学术品质以及国立艺专图书馆管理等方面。

 

中国美术学院张坚教授主讲 《杭州国立艺专时期的图书馆》

  李超教授主讲题目是《看不见的“国立艺术院”——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与转化》,李超老师认为对于近现代艺术史研究需要将艺术之“物”与历史之“物”相结合,除了关注艺术家的作品,还需要注重各种遗迹(故居、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等)以及文献如手稿、影像。对文献的深入挖掘将使过去很多看不见的历史细节浮出水面,解开国立艺术院早期作品之谜。李超教授的讲座还重点介绍了1928年至1937年期间国立艺术院艺术运动社推出的重要学术刊物《亚波罗》。他认为所有这些文献都需要建立数据库,使艺术遗产向艺术资源转化。这些资源平台也将由艺术资产向艺术资本转化。

 

上海美术大学李超教授主讲《看不见的“国立艺术院”——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与转化》

  曹庆晖教授以《美术馆里的艺专风云》为题,对这一主题的关注是从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和西画)两个展览开始的,由于最早要对馆藏作品、作者对应校史进行分期,促使他着手对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及其校史沿革进行深入的研究。讲座中曹庆晖教授对这段历史娓娓道来,不同的艺术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各自的历史情境中做出了不同的风格选择。他认为我们现在对艺专时期的艺术家的很多认识都是模棱两可的,因此要在第一手资料基础上整合资源,加强档案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一定要争取看得见、摸得着,不能总是隔着窗户纸去想象。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曹庆晖教授主讲《美术馆里的艺专风云》

  “艺术文化之光”系列学术活动还包括4月10日的两场学术讲座,由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冯春术主讲《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民国美术文献掇英》、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朱甜主讲《艺术知识之光——国立杭州艺专图书馆发展历程》。展览将持续到5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