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发许江院长重温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体会:《人民之心 葵园之颂》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0-21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9-10-21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组织召开“心系人民 书写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文艺各领域名家深情讲述5年来的生动实践,围绕文艺如何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抒写畅谈体会、分享经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座谈会上讲话,其发言摘编刊载于10月18日《人民日报》副刊。现登录全文,以飨读者。

人民之心 葵园之颂

——写在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五周年之际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又是秋深十月,艺坛独特的秋硕季节,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已历第五个年头。举人民中心之旗,树中国精神之魂,艺坛呈现万千变化,大批艺术精品应运而生,一代优秀画家逐渐成长,艺术创作的核心团队比肩而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讲话》对一代艺坛卓越的引领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砥砺奋进。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溯望人类文明长河,俯察艺坛创作实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的文艺思想。这一思想既有宏博高远的理论观点,又有声情并茂的文化叙述。“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讲话深刻地指出了“人民”在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这个主体不仅是一个被记叙、被表现、被服务的核心对象,更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更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不是那个被服务的文艺之外者,而是一族一地文化精神的源头,是艺术创造生生不息的主语,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真正的言语者。“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生活的本质与底蕴在人民那里,只在人民那里。我们要深入生活,把我们的身体浸润进去,把我们生命日常交付进去,在那里与万物相汇,在那里与人民交融,纳人民的呼吸、发人民的呼喊、述人民的心声。

五年来,文艺界积极践行讲话精神,高擎人民中心之旗,奔赴基层,深扎生活,深耕大地。我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秉持人民思想,深耕中国社会,坚持深入生活来推进艺术与教育实践,便是生动的案例。“下乡采风”历来是文艺工作者和艺术院校深入生活的基本课程和重要传统,广大师生们踏着新时代节奏而行,深入村镇社区、深入生产建设第一线,切身地接触社会现实,面对面地接触人民大众,将自己融入社会改革和治山治水的社会运动中。同时,学校大力实施“千村千生计划”,师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大地田野,参与到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的最前线,他们或从百姓故事出发,搜集民间的奇闻异志;或从乡间风俗出发,描绘各地的风土人情;或从日常劳作出发,表现社会生产关系;或从建筑形态出发,描绘城乡场所精神。同时,学校以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对接农村文化礼堂、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培养乡土活化的情感和基础,重建特征鲜明、多样生动的乡土生活,通过不断生长着的人民智慧,建构一种符合人民当代生活需求的生机勃勃的“新乡土”。

下乡写生

学校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创作和教育主张。乡土学院不是一般的画画写生的点,而是跬积历史与社会经验的、反复奔赴的乡园。这样的持续而深入的体验,摒弃 “蜻蜓点水”式的写生采风,倡导一种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进行“社会素描”的开放课堂,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用鲜活的生命经验磨练现实感受力,用画笔和镜头在社会运动、社会改造、社会创新的沃土中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在共同生活、共同经验、共同命运的体悟中创造与人民血肉相连、感同身受的艺术。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千名学生为全省抗战老兵绘制肖像,举办“绘兵纪”展览,传沧桑记忆,塑历史风神。2016年,浙江全省推进“五水共治”,2000多名师生分赴水乡湿地,为万名河长画像,为千里碧河写照,并在无数素壁白墙上留下秀丽图画。

五水共治最前线展览现场

五年以来,中国的美术界高举振兴民族艺术、抒写民族精神的旗帜,始终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葆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每一年都围绕国之大局,凝练一个主题,写照时代,雕塑历史,讴歌人民。广大美术工作者响应时代召唤,关切人民期待,秉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主体精神,聚焦各类主题性创作题材,以艺术智性重构历史现场,以艺术真实再现民族栋梁。2015年圆满完成为共和国劳模塑像的“时代领跑者”工程创作任务,2016年成功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展”,2017年完成“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国家艺术创作工程,同年隆重推出“最美中国人”大展,2019年以高级研创班的方式推出精品,举办“献礼新中国七十年”大展。艺术创造者们通过重走长征路、为当代英模造像等活动,在火热生活中领受英模情怀,在改天换地的现场重温人民的力量。手挥长卷,胸荡浩气,一批优秀的时代力作联袂推出,一批生动的人民形象亮相中国。

百年追梦展厅现场

与此同时,各省也推出重大题材创作工程。浙江美术界连续三期组织“百年追梦”创作工程,牢牢把握“塑人”、“动人”、“感人”的创作要求,将画笔既探入历史烟云、又拂动新时代的现实命题,深情讲述今天的故事,刻划今天的现场,表现今天的面貌,塑造今天的人民,前前后后催生出六十余件浩瀚巨制。日出烟霞,云飞苍茫,艺术家倾力创作,画卷内外流淌生动故事。油画家孙景刚教授在创作《火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作品时,他的父亲在家乡病危,却不让他回家陪护,要他专心画好这张画。老人是一位经历过战火磨炼的老干部,孙景刚每天拍一张创作进展的照片给老人,但老人未能看到作品的完成。孙老师回家悄悄剪下一缕老人的头发,庄重而深情地洒在画面战火中飘扬的红旗上。他说:“我的艺不够,不传人,但道传人。”斯言可佩,意涵久远!人民的绘画不仅感人,而且揪心。

百年追梦展厅现场

对艺术家而言,“人民”是有根性的。这种根性是创作的活水源头。葵既是令我们热泪盈眶的青春记忆,又是我们常望常新的生命写照。从在小亚细亚荒原上第一次遭遇葵园至今,我每年都会访葵、种葵、追葵、画葵,迄今已经十六个年头。在葵园创作早期,我把葵植入浑茫天地,以“俯瞰”的姿态成就一种历史的“远望”,用仿佛逶迤长歌的葵园地平线唤醒人们的青春记忆。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之时,我的《东方葵》展正在国博展出。总书记的人民文艺思想深深感染着我,鞭策着我,我更加珍惜葵园现场的真实感悟,更加珍视葵园苍茫中的人民形象。我广泛地从民间大地收集那些带有中国时代沃土的气息,灌注到我的葵园之中。葵的草木之心牵连着人的生命日常的显现,呼唤着一种以艺术劳作深耕生活大地的民学精神,一种面向时代砥砺前行的人民意识。渐渐地,我的葵园化变为生命的广场,数百枝在特定的骨架上蔓生、成长的“东方葵”,以诗性的力量写照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图像;近年来,我又用众多峥嵘昂扬的葵头,刻画出人、民、群、我的肖像。

葵颂展演现场

今年十月国庆,我锻造了二十尊葵盘,列阵杭州的“红太阳广场”。群葵穿空,势若星拱。一花一面,一花一山。在此,草木与山壑,花盘与人民溶塑在一起。广场盛开铿锵花朵,葵园点亮城市记忆,在我们与天地之间,葵化身人民,演绎一场献给共和国的激情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