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芳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周年校庆特展开幕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阅读:     发表时间:2019-10-28

作者:宣传部   编辑:赵雨岑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9-10-28

10月28日上午,九秩芳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周年校庆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特展作序并在开幕式上讲话。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钱晓芳、胡钟华、刘正、姜玉峰、高世名、傅巧玲、徐国强,校友代表吴山明、董小明、徐芒耀、胡振宇、张定钊、傅维安、潘鸿海、邬继德、周瑞文、傅永达、梁绍基、顾盼、张树贤等,兄弟院校领导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长丁松坚、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李晰、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解危,历届附中校友、校领导、曾经在附中工作过的同志和退休教职工,中国美术学院相关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附中全体师生员工,媒体记者们参加特展开幕式。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俞芳秀主持。

参加开幕式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讲话

许江表示,今天迎来九秩芳华——附中九十周年校庆特展,与此同时《国美之路大典——附中卷•九秩艺圃》煌煌四卷也出版面世。

这次展览,第一个特点是结构清晰,文案梳理深入。附中的肇始,虽是迫于低谷,却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长路,开启了附中人才培养的先河。如是成长的道跡,既是中国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始,又是现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历史的生动写照。第一部分“先河”,正是这种创始与写照的生动展示。中国美术教育的诸多第一始于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1929年 “一八艺社”与1933年“木铃木刻研究社”的崛起中附中的中坚力量,可以看到上世纪50、60年代附中素描、速写的基础训练热潮,可以看到上世纪80年代先锋艺术运动在附中楼中的同楼共振现象,可以看到新世纪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即附中总体教学模式中的多元成长。附中的成长成为美院发展的一面镜子,成为大学变化的一把尺度。

开幕式现场

第二个特点是脉络深远,资料充分。我们在这里看到附中历史上的诸位名师,还看到众多附中学子的代表之作。这些作品记录青春成长,记录携手之子的伟大的扶助和养育。正是这样的纵贯一个世纪的师与生,将艺术教育延伸到少年的成长,养育他们的身躯,铸炼他们的心神,并塑造了美院的深厚的根基,筑建“炼钢厂”一般的精神熔炉。

第三个特点是场面宏大,情深意长。这个展的一楼是长河浩浩,长路漫漫。二楼是先碑巍巍,成长烁烁。四楼是忆声朗朗,视屏闪闪。附中人含有一份激情、温情,在所有附中人的叙述中,最为深切回想的是与老师们的父子情深。正是“附中”这一学院中深具人性光彩的教育形态,伴随着多少艺术青春的成长,使得附中自己成为了一种出身,成为了一种身份,成为了一种生命的称谓:附中人。

这个展览是附中人的深情总览,这套图卷是附中人的家园朔望。从这里我们看到附中人最青春的身影,最优秀的创造,最动人的成长,最令人珍惜的人性的力量。

校友代表吴山明教授致辞

校友代表吴山明教授深情回忆了当年在附中的考学、求学之路,也表达了在附中受教育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其今后的艺术创作与教学生涯。他说我很幸运在当年考学时遇见了一批负责任、有热忱、怀理想的美术教育家们,他们看重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教导他们艺术创作应来源于生活。附中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一直保持着深深的情谊,既是导师情,更是父母情。附中是优秀艺术家的摇篮,而大学是殿堂,附中将持续为各类艺术院校培养优秀学生,输送优质人才。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主持工作副校长张俊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主持工作副校长张俊表示,今天当我们梳理附中90年的校史,再次重温开拓者的创业精神和他们为之付出巨大心血的办学思想时,我们看到,林风眠秉持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精神而开办附中的原意终于完整地展开在我们面前: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以艺术陶冶国民的情感,培养人类高尚的心灵,振兴民族精神的办学宗旨。展览完整地呈现了附中自建校以来九十年历经磨难而复生的成长历程,系统地展示了历代附中师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成果,并在今天这个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中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展览现场

 

附中人——《附中校庆特展》序

许  江

2019年10月8日

 

去年,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年。今年,美院附中迎来九十年校庆。

金风玉露,银汉暗度。一所大学的诞生,带入一所中学,并擘画出艺术学习的特色路径,其中各有艰难、备受磨炼。如是成长的道跡,既是中国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肇始,又是现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历史的生动写照。

林风眠和艺院创立的一代先师们,大多数和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一样,领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痛恨帝国主义蚕食中国的狼子野心和封建统治阶段的腐败无能。因此,他们是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追随者,也是艺术救国理想的实践者。蔡先生提出:艺术是“改造社会的工具”,甚至认为“美学与科学是养成国民实力的两大工具”。林风眠高呼:振兴中华,改造民族劣根性,“艺术是调剂感情的唯一利器”。林文铮更是直呼:“艺术运动就是想把这种神圣的美感广播给全体民众!”其时,艺院的教授们大都二十多岁,一腔热情,激情担当。他们以创造“新时代的艺术”为己任,成立全国性的“艺术运动社”,“以团结全国艺术界的新力量,致力于艺术运动,促成东方之新兴艺术为宗旨。”他们向着内容封建、落后、形式因袭、陈旧的旧艺术发生怒吼,他们要求中国艺坛进行彻底的改革,大胆地创造,在中华大地开出一片新的艺术花果。

正当其时,蔡元培先生离职,艺术教育备受轻视,艺院改制三年。林风眠先生等认为艺术教育年限太短,且普高毕业生一般艺术修养较差,于是创设为专门培养后备生的艺术高中部,学制三年。毕业后升入专科学习。此即美院附中的肇始,虽是迫于低谷,却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长路,开启了附中人才培养的先河。

即是先河,中国美术教育的诸多第一自此始。作为最早的附中,大学的许多教授均在此兼课。附中寄生大学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小鱼摹着大鱼的诸般本事,大学的品质与意趣深深濡染着少年。林风眠先生提倡的爱自然、善观察、勤练技,深刻地塑炼着艺术青春。无论是1929年“一八艺社”与1933年“木铃木刻研究社”的崛起中附中的中坚力量,还是上世纪50、60年代附中素描、速写的基础训练热潮;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艺术运动在附中楼中的同楼共振现象,还是新世纪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即总体教学模式中的多元成长;附中的孩子成为学校的一面镜子,迅疾直射出学院的风气激情,率真呈现榛莽初芽的生机活力。在大学的大楼大树之中,在学府的节庆仪礼之时,最响亮的是附中的笑声,最忙碌的是附中少年的身影。他们把大学的空气采集而来,化作“桃之夭夭”的春息,化作“灼灼其华”的生意,并以一种精神的状况存持在稚嫩而火热的身躯里,经受青春的发酵,在未来的某时,勃然喷发而为灿然的创力。在所有附中人的叙述中,最为深切回想的是与老师们的父子情深。这是这一年龄的孩子们一生世的记忆,是他们从身体到精神的、如家如父的久远依恋。正是“附中”这一学院中深具人性光彩的教育形态,伴随着多少艺术青春的成长,使得她自己成为了一种出身,成为了一种身份,成为了一种称谓:附中人。

附中人自有一份气质。他们比一般的入学生更早知学校,更多识老师,更深懂画艺。所以他们都往往有几分“傲”。九十年前建校甫始,大学重视基本训练,尤突出素描的学习。为加强素描的基础,当时就把高中部的主要时间致力于素描。解放后的50、6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附中几次大发展都伴随着素描的热潮。世纪初滨江过渡的几年,我常去附中楼观看他们的教学,深觉附中在素描、速写上的整体用力和热情。那时素描的入门是很肃穆的。老美院关于“炼钢厂”的数十年激辨已然沉淀为夯厚的共识。美院数十年的爱自然、善观察、勤练技的心性哺育借诸素描成为绘画之道的圭臬。与此同时,不仅苏派、法派,还有具表、设计素描等等,道技不一,意识纷呈,经由学术的细脉,附中的课堂竟也有诸多不同。纤风拂动,飞星传播,大学的十八般武艺,附中同学早有琢磨。待得进入大学,便有班斧入门的亮技的激动。几多回山迴水转的磨炼,这附中生好生了得,眼界与上手均不一般。如若跟班几位大学师长,偷读几本秘籍宝典,那谈吐中总有莲花跳沓、先锋叠出,无不令人相看刮目。便是后来读研、留校,也是附中人先登捷足,抢占龙门。纵观全国艺坛之上,附中人也比比皆是,群星灿烂。如此现象,溯其源,正在于生命中早早输入的附中气质。这种气质使他们成为学业坚定的明白人;这种气质使他们拥有体察自然、捕捉生机的识力和脚力;这种气质使他们把握个性发展的高点与定力;这种气质使他们渐成事业成长的领头雁。凡艺坛树人之美,专于附中矣!

附中人还含一种温情。吴冠中先生一生难忘附中头口奶。在他慨然书写的“母校万岁”中,相当一部分是寄给附中的。十年前,正是在赴附中八十年庆的路上,我接到吴先生捐献七十多幅画给母校的电话。是巧合?是命定?那个机契带来的何止是大会上宣布时数分钟的掌声,何止是之后《东西冠中》的大展。它带来的是附中那先辈与后生冥冥之间莫得其涯的眷恋,是代代相传的神圣脉络与嘱托。我的老师,也是吴冠中先生的同乡徐永祥先生,生前向我多次深情述说附中当年在反左之时,收留莫朴先生、王流秋先生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今日忆起,噎心催泪。徐芒耀先生深情回忆的王流秋先生于孤寂中弹奏的《致爱丽丝》的贝多芬钢琴曲,今天还有人在弹吗?附中毕业辗转多年回校当领导的,施绍辰先生是第一人,他对附中的发展卓有贡献。他的小提琴声还在附中人的记忆中绕指萦心吗?

今天的附中,在艺考风潮的挟持之下,几经风雨,几番欣愁,但却依旧坚定地筑牢教学平台,培养优质生源,探索办学新路,铸炼教学模式。去年,美院出版《国美之路大典》,煌煌三十九卷,成为中国大学学术出版的盛事。今年,附中九秩纪念,接续上洋洋四大卷。历代名师谆谆召唤,曾经的先河,持续勇立潮头。附中人于九洲汇聚,怀同样心愿而共祝福、无别离。九秩不易,艺圃之胜者于是为最!

本次校庆特展以「九秩芳华」为主题,通过先河、铸基、名师、成长、坚守、根植等关键词,梳理附中的学术脉络和精神光谱,彰显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社会美育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通过梳理优秀校藏作品,展览回顾了附中90年教学背后绘画观和基础观的主导因素及其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展出毕业生的代表作,展现出一代代附中师生的成长与开拓。

展览现场

20世纪30年代,国立杭州艺专的教师同时在高中部与大学部任教,高中部与大学部也保持着专业的流通与学制的连贯。当时艺专高中部的课程相当于我们现在附中和大学部的素描全部过程。林风眠“严格的基础、自由的创造”,尤其以推崇“自然美”的审美核心,强调基础绘画中的感受力,突出绘画者的主体特质,尤其推崇写生与概括。在现存不多的文献中,1932级学生邵景濂的一张素描,让我们得以窥探林风眠时代的“附中风貌”。

校长林风眠

孤山罗苑   1929年

1936年毕业班摄于杭州

新中国建立,20世纪50年代美术学院复办附中,素描教学围绕着契斯恰科夫体系展开。洪世川、潘鸿海、顾盼等附中学生的珍贵的校藏作业,大致勾勒出这一时期的素描习作所呈现的视觉特质。

1956年,潘天寿先生专门来附中讲课,为附中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富艺术自觉性的格局和视野。从此,以强调线性为特征,以“中国绘画”为内在的素描观念和素描方法得以在浙江美院附中的课堂教学中展开影响。这一时期,姚巧云、徐永祥、马玉如等大学毕业已在附中任教,从姚巧云几幅自藏的素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实体感”,而马玉如在七十年代初编著的《素描技法》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种富有个人思考的素描教学,也能从中发现与方干民、倪贻德、舒传曦等学院名师相连通的绘画语言。五十年代附中的青年教师们,他们在大学阶段所汲取的艺术养分,与在附中长期的教学经历相融炼,形成了一种艺术品格和为人师者的双重自觉。

展览现场

20世纪80年代在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同样携带着了学院丰富的绘画知觉和艺术基因,在他们的指导下,陈彬、张巨雷、弋利强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留下了一批经久耐看、堪称作品的习作。在绘画的基础领域,他们以艺术的审美精神,确立了附中开办以来的又一个高峰。

 弋利强

速写与构图既是基础教学的两翼,更是观察生活、面向社会的方式。创作能力从下乡写生开始,在生活的第一现场睁开双眼,通过一段段下乡采风和田野课堂,锻炼培养起敏锐的眼力、生动的笔力、精确的表达。

审美、气韵、印象、感觉、调性、光线、冷暖、透明、覆盖、沉着、空⽓、⼲湿、厚薄、堆叠、涂抹、研洗、微妙、精彩、协调、⾊系,书写、构体、精心、⽓势、徐疾、壮怀、雄浑、精严、韵律。色彩、书法等感性的精研与协调,潜藏在师生双眼与双手中。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具有特别丰富而辩证的办学传统(教学理念),而附中四年的学习,正是青年学子深入绘画和艺术的本体经验,获得凝萃的元感知力的重要阶段。

展览现场

从附中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晰地探见,苏派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方干民、倪贻德、博巴、舒传曦等学院名师的绘画理念,潘天寿“双峰并立”“两端深入”艺术教育思想,浙派人物画的笔墨和语言等,在这些艺术思想、绘画观念的之间,形成了中国美术学院独有的关于基础教学言明或不言明的“讨论”。

附中早期毕业生董希文曾有过类似的表达:“我们应该学习前人全心地从事艺术的精神,那种在自己作品上一笔下去几乎要负几千年的责任的精神。”

回望过去的九十年,我们应高度自觉,究竟从何处入手,更好地引导、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或大艺术家”?

林文铮曾说:“学校是一座炼钢厂,而不是兵工厂。炼钢厂要为钢的质量负责,千锤百炼,使之成为优质的钢。然后让他们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随各人的个性与际遇,发展专长,卓然成家,可以为大炮、为飞机、为步枪、为手榴弹,这就是兵工厂。”

从建校之初一八艺社、木铃木刻时期胡一川与彦涵等附中学子深入社会生活的最前线,到罗工柳、董希文、肖传玖、王朝闻、卢鸿基为新中国奠定了国家形象、主题性和历史性创作的视觉基调。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创作带动基础教育,到附中毕业的艺术家们的用画笔塑造了连环画、宣传画等一批流传经典的社会记忆与视觉形象。

 木铃木刻集 封面

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九十年历程中,我们应充分关注、发觉“基础观”的观念结构和层次,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多种样态、多重路向的素描基础观得以展开,其原因更多地建立在艺术思想和文化精神的视野和格局之上,建立在问题意识的真切程度和技艺实践的深度,而不仅仅围绕着那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狭义的作为绘画造型手段的“基础”。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艺术和绘画的进步和发展,究竟依托哪一种“基础观”和“当代性”,才能够继承中国美术和绘画教育中最为珍贵的内在品质,以使我们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能够更负创造性地开启艺术和现实的外在疆界。

附中人常言“我们是大学里的中学,我们是中学里的大学”。

附中的独特之处,不仅正在于专业技艺的传授,更在于师生之间生活情味与艺术真知的相互保存——在附中人的心目中,始终有一些师长,他们是附中的精神旗帜,有的是任课教师,有的是知名校友,有的曾担任校长或院领导,代表着附中人的形象,引导着学子们的心灵走向艺术的炽暖与光明。

附中校长马玉如老师曾说过:“用心教给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我觉得是我们附中的魂。我们一直是这个样子下来的。”

从孤山到南山,从滨江到象山,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师生们始终根植学院、与时代同行,为中国美术学院乃至中国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多元博采”“中西并重”“宽厚铸基”的教学方法,培植理想的艺术信念,附中为中国艺术培养人才无数,各个时期的毕业生纷纷成长为不同领域的领航与中坚力量。尤其不能忘记,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等第一代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正是从附中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

展厅分别以“先河-铸基”“名师-成长”“孤山-象山”三组陈列,呈现附中九十年的面貌。

元气淋漓,浩气勃发。附中师生们始终保持着的天真持久,取法乎上的精神,保持着艺术创造力的潜能。从基础美术教育的坚守,到开启艺术的自由实践,一种连通90年的气质与心灵,让“附中人”呈现为一个超个体的生命。

这一切,让时间在迁移中成为了背景。

▌展览作品:

花开三春回山来 施绍辰

致吴冠中 朱德群书

邵景濂 1928年

《祖国万岁》胡振宇

大风浪里炼红心高而颐 宗文龙 董小明 梁平波

艾青 书法

《开国大典》董希文

地道战 罗工柳

南昌起义

佛头 张巨雷

《到前线去》胡以撰(一川)

勇士 陈彬